直-9是哈飞引进法国SA-365N“海豚”2专利、研制生产的双发轻型多用途直升机。1980年10月正式引进专利生产,1982年完成了首架直-9直升机的装配。1988年起,开始实施国产化。1992年1月16日,国产直-9型(直-9A-100)首飞。1992年底直-9国产化整机技术鉴定结果表明直-9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了72%,并投入批生产。
用于人员运输、近海支援、海上救护、空中摄影、海上巡逻、鱼群观测、护林防火等,并可作为舰载机使用。军事用途包括侦察、近距火力支援、反坦克、搜索救护、反潜、侦察校炮及通讯。
结构特点
Z-9的旋翼系统由4片复合材料桨叶,星形柔性旋翼桨毂组成,其尾桨为涵道风扇尾桨,由一个桨毂和13片模锻的轻合金桨叶组成。Z-9的另一大特点是尾梁两侧装有平尾,平尾两端各有一块垂直端板,可以改变飞机的飞行性能。Z-9的起落架为可收放的前三点双腔油-气减震轮式起落架。
动力装置为2台透博梅卡公司的“阿赫耶”1C涡轴发动机,单台功率为522干瓦。
研制历程
我国于1980年10月正式引进专利生产,1982年完成了首架Z-9直升机的装配。后经哈飞长期努力,发展出多个型别,包括基型直-9,最初的专利生产型。
从1988年起,我国开始实施Z-9国产化。1992年1月16日,首架国产Z-9型(Z-9A-100)飞上了蓝天,随后顺利完成了各项试飞科目。在1992年底的Z-9国产化整机技术鉴定会上,鉴定结果表明Z-9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了72%,可投入批生产。Z-9目前的型别有以下三种:Z-9,最初的专利生产型,至1990年底协订的50架已全部生产完毕;Z-9A,继Z-9后继续生产的型别,相当于SA-365N1;Z-9A-100,国产Z-9型,也是目前的生产型。
至1990年底与法国协议签订的50架已全部生产完毕,其中28架为基型直-9;另外还有20架为直-9A,直-9后继续生产型,相当于 SA365N2;随后哈飞生产了两架直-9A-100,初步尝试了直-9生产的国产化。1993年9月,哈飞又与法方签约生产直-9过渡批22架,另外哈飞还生产了8架直-9民用型。
使用情况
直-9于1999年获出口马里的定单,2000年交付。2000年获得毛里塔尼亚和马里续购的意向订货,实现了国产直升机出口“零”的突破。2001年4月16日,直-9、直-11直升机和涡轴-8A发动机首次获CAAC适航证。2003年12月30日,直-9最新改型——H425民用直升机首飞成功,标志着哈飞民用直升机技术迈向了整机研制的方向。H425最大起飞重量4250千克,航程800千米。采用先进的民机设计理念和国际标准,整合全球航空技术资源,可靠性、经济性和适航性较佳。选用了新型发动机、传动系统,加装抗坠毁系统。
2007年6月14日,首批出口老挝的两架Z9A直升机从云南西双版纳机场起飞,于当天下午北京时间5点20分成功降落在老挝首都万象。这次转场是出口的Z9直升机首次采用空转方式,并由中外双方飞行员共同完成。
警用型号直-9也已经开始交付,警用型加装了搜索雷达、GPS、探照灯、警报器、电动绞车和相关通信设备,飞行性能较直-9其他型号有较大放宽降低。
型号演变
直-9B于1992年1月16日,中国试飞了大多数零件自己制造的直-9B。
直-9C舰载型实际上是以直-9为基础改进的,和法国“海豚”的舰载型“黑豹”无太大关系。
直-9G是中国解放军拥有专用武装直升机前的一个过渡,能提早培养解放军陆军航空兵武装直升机队伍,待武直-10研制成功即可大展拳脚。从2000年向马里出口了2架直9武装型直升机以来,目前为止已向马里、毛里塔尼亚、老挝、巴基斯坦等国家出口了18架直升机。
直-9W是供中国自身军队所使用的武装直升机。
直-9WA是直-9W的升级版,机身改为黑色涂装,该型机换装了不穿透机舱的弯梁式器挂梁,与老型号的扁担式相比,具有挂弹多、拆卸方便的优点。
武直-19是哈飞研制的轻型武装攻击直升机,其设计源自于直-9W,采用串行式座舱布局、四页复合材料旋翼、函道式尾桨、外置4个武器外挂点和改为后三点式起落架等武装直升机的典型特色。
名称:直-9
首飞时间:1992年1月16日
服役时间:1983年
研发单位: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
气动布局:单旋翼
发动机数量:双发
飞行速度:亚音速
技术数据
乘员:14人
机长:13.46米
旋翼直径:11.93米
机高:3.21米
空重:1,975千克
发动机:透博梅卡公司“阿赫耶”1C涡轴发动机
最大起飞重量:4,000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飞行速度:324千米每小时
最大航程:1,030千米
- 上一篇:做学术的八个层次
- 下一篇:郑成功四代人都有啥贡献?这个人讲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