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隆武元年(公元1645年),隆武帝坐在行宫大殿的龙椅上,有些焦躁不安,文武官员分列台阶之下,在低声议论着什么。
八月的福州潮湿炎热,殿内湿润的空气中有一股淡淡的海腥味,殿外屋檐下的惊鸟铃被海风吹得叮当作响,远方隐隐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台风即将来临。
一阵脚步声从殿外传来,越来越近,42岁的福建总兵郑芝龙身着织金蟒袍,步履生风地走上大殿。他身后跟着一位少年,一身白袍银甲,身材高大,英气逼人。
郑成功(1624年-1662年)
隆武帝未等二人走到台阶之下,提前从龙椅上起身迎接,他身体微微前倾问道:
“爱卿,这就是你的儿子郑森?”
郑芝龙粗糙黝黑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一道道深深的皱纹是多年海上风浪留下的痕迹。他直直地立于台阶之下,略低下头答道:
“禀陛下,正是吾儿郑森。”
隆武帝见郑森面如冠玉,目若朗星,一表人才,他对郑芝龙说:
“朕早就听说你儿子文武双全,去年在南京国子监读书的时候,老师钱谦益说他的文章声调清越,不染俗气,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隆武帝转向郑森问道:
“郑森,你对当今天下大势有何见解?”
郑成功跪在台阶下回答:
“今半壁江山被清军所占,皆因人心尽失,叛臣当道,陛下乃中兴之主,必当任天下之智力,争天下之归心,收拾人心,以固其本,大开海道,兴贩各港,以足其饷,然后选将练兵,号召天下,进取不难矣。”
1645年形势图
虽是第一次面对皇帝,但郑森没有丝毫的慌乱,他不卑不亢,对答如流。隆武帝听后非常满意。
“真是少年英雄啊!”
他边说边走下台阶,来到郑森面前,拍着他的肩膀说道:
“只可惜朕没有女儿能许配给你啊,朕今日就赐你国姓,改名成功”。
在明朝,皇帝赐姓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也是臣子一生最大的光荣。当年有一位朱棣皇帝的贴身侍卫马和也是被朱棣赐姓“郑”,从此“郑和”这个名字光耀史册。
郑和(1371年-1433年)
郑成功父子二人赶紧下跪感谢皇上隆恩。隆武帝回到龙椅上,他话锋一转,焦急地问道:
“郑芝龙,前方奏报满清的骑兵已经突破闽浙防线,马上就要进攻福州,敌人已经到家门口了,你是福建总兵,兵权在你手上,为什么还不出兵?”
此时虽是正午,但密集的乌云让殿内的光线如傍晚般灰暗,隆隆的雷声震得宫殿颤动。
郑芝龙表情凝重,不怒自威,他回答道:
“皇上,福州三面环山,一面靠海,易守难攻,清军长途奔袭而来,只有避其锋芒,坚守福州,保住福建,才能保住明朝的江山社稷。”
郑芝龙的回答铿锵有力,毫不退让。
隆武帝长叹一声,摇摇头说道:
“郑芝龙,朕是靠你们拥戴才当上的皇帝,如果不能恢复大明江山,那你们让我做这个皇帝又有什么用啊!”
说完拳头狠狠地砸在龙椅上。随着一声响雷,殿外下起了倾盆大雨。
郑芝龙依然直直地站在殿下,闪电映在他面无表情的脸上,织金蟒袍的袖口被从殿外吹来的风扯动着,他没有回答隆武帝。文武官员也都沉默不语,殿内的寂静让殿外的雨声显得更大。隆武帝望着殿内的文武官员,有些无奈,他转向郑成功,满怀期许的说道:
“郑成功,朕今日赐你成功二字,就是希望你日后能够不负众望,抗击满清,复兴大明,一举成功!”
第一次见到皇帝就获得如此器重,郑成功连忙跪下说道:“臣一定不负陛下恩典,必当为复兴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年仅21岁的郑成功说出这番话,看似只不过是平常地向皇帝表忠心罢了,没想到这段话却成为他一生悲剧命运的开始。
听儿子说完这番话,郑芝龙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悦的表情,他好像也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为什么郑芝龙不愿意出兵抗清?
为什么隆武皇帝会如此器重郑成功?
1644年-1645年,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明朝换了三个皇帝。
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煤山自缢,明朝灭亡。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投降清朝,引清军入关。
1644年形势图
1645年5月,清朝豫亲王多铎率军南下,破扬州,攻占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等人殉国,明朝遗臣在南京拥立的弘光帝被清军所杀,南明弘光政权灭亡。
1645年7月,由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在福州拥立隆武皇帝,使南明政权得以延续。
南明政权风雨飘摇,皇帝颠沛流离,半壁江山被清朝占领,朝廷栋梁大部分或投降清朝,如洪承畴、吴三桂等,或战死沙场,如孙传庭、史可法等,将星陨落,人才凋零。
隆武帝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忠于南明的人才,他看到少年英雄的郑成功,又是大权臣郑芝龙的儿子,自然会尽力拉拢,为己所用。郑芝龙对这一切看在眼里,心知肚明,也乐于让儿子得到皇帝的赏识。
但郑芝龙担心自己性格耿直,涉世未深的儿子被隆武帝利用,因为他很清楚,南明这艘大船已经是千疮百孔,随时都会沉没,郑芝龙不能让郑氏家族被拉着陪葬,他必须等待机会另寻出路。
很快机会就出现了。
南明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二月,清军大举南下,兵锋直指郑芝龙的势力范围福建,与此同时清朝派洪承畴前来招抚郑芝龙。
洪承畴(1593年-1665年)
洪承畴和郑芝龙是福建同乡,也曾是明朝的高级将领,在崇祯朝任兵部尚书和蓟辽总督,是郑芝龙的老上级,后来兵败被俘投降清朝。
洪承畴带着清朝顺治皇帝的圣旨来到福州,在总兵府内与郑芝龙彻夜密谈。顺治皇帝封郑芝龙为闽浙总督,是统领东南沿海的封疆大吏,位高权重,如果郑芝龙接受招抚,需亲自去北京谢恩。
此情此景,郑芝龙仿佛回到了18年前,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他接受明朝的招抚,从海盗头目变成为明朝的高级军事将领。
崇祯皇帝(1611年-1644年)
郑芝龙十八岁就闯荡江湖,浪迹于澳门,日本和菲律宾。经过十几年的摸爬滚打,他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海上武装走私集团,控制着几乎整个中国的海上国际贸易,与日本,荷兰和葡萄牙都有密切的贸易往来。
当时在东南沿海进行贸易的商船都必须悬挂郑氏集团的令旗才能够出入,每艘商船需向郑氏集团上交2000两黄金的税,每年光这一项的收入就达到几千万两白银。
郑氏集团拥有军队40万,战船数千艘,是当时中国最强大的海军力量。郑芝龙掌握着这个史无前例的海商帝国,垄断了远东海上贸易,富可敌国。
眼下郑芝龙要做的选择,不止关乎他个人,更关系到整个郑氏家族和南明政权的命运。
深夜,窗外下着大雨,在总兵府摇曳的烛光中,洪承畴看出了郑芝龙的犹豫,他比郑芝龙年长11岁,历经明清两朝,宦海沉浮几十年,他以兄长的身份对郑芝龙说道:“以兄愚见,眼下有上中下三策,供君思量:
1. 力保东南,自立为王
废掉隆武帝,以闽浙为根本,广开航路,囤积军需粮饷,先保住地盘,发展势力,再自立为王。然强如李自成,张献忠等匪首都已被清军打败,贤弟一隅顽抗,不得天时,弑君篡位,不得民心,此下策也。
2. 抵抗清军,鱼死网破
誓死保卫南明政权,抵抗清军的进攻,虽得到明朝忠臣的名号,但福建战火一开,难免生灵涂炭,两败俱伤,郑氏家族也难以保全,此中策也。
3. 挟隆武帝,归顺清朝
挟持隆武帝归顺清朝,有了南明皇帝做投名状,贤弟又何止区区一个闽浙总督,封一个镇南王都不为过。沿海百姓也能够免于战火,功德无量,你就是大清的第一功臣,此为上策也。
洪承畴的这段话入情入理,让郑芝龙难以反驳,但郑芝龙也是混迹官场几十年的老狐狸,他知道洪承畴还有一段更重要的话没有说,如果郑芝龙挟持隆武帝归顺清朝,一旦大清统一了全国,郑芝龙就没有了利用价值,他手下几十万兵马反而成为朝廷的隐患,兔死狗烹的道理,郑芝龙当然明白。
郑芝龙该如何选择?
与清军决一死战,必定家破人亡,毕生心血建立的海商集团也付之东流。
投降清朝,又不甘心将手中几十万兵马和巨额财富拱手献出。
经过一夜的深思熟虑,郑芝龙终于想出了对策,为了走好这条路,他决定上演一场父子决裂的大戏。
郑成功出生于日本九州平户藩,母亲是日本女子田川氏,他直到7岁才被父亲郑芝龙从日本接回福建。出生于这样的海盗兼军阀的大家族,从小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教育,喜欢读《春秋左传》和《孙子兵法》。
他曾说过“挥尘谈兵效古之英豪,究心天下封侯非所愿”郑成功天资聪颖,文武兼备,其权谋术数受之于父,果敢刚毅传之自母。
郑芝龙也花了很大心思培养这个儿子作为自己一生事业的接班人。郑成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一直是父亲和家族的骄傲。
但是郑芝龙知道儿子性格刚烈有余而弹性不足,遇事容易热血冲动。他一定不会同意父亲投降清朝的选择,而郑芝龙恰恰就需要儿子郑成功坚持抵抗清军的决心来完成这出大戏。
第二天,一场父子决裂的大戏正式上演。
郑成功听说父亲要投降清朝,他来到父亲的房间,对郑芝龙说道:
“儿子认为,闽浙之地不同于北方,这里地形易守难攻,清军的骑兵并没有优势,只要广开海道,备足粮饷,训练兵马,可以与清军一战。”
郑芝龙早已料到儿子会说这样的话,他故作严厉地对儿子说:
“你年纪轻轻懂什么,隆武帝赐你国姓,你就要真的为他卖命吗?现在扬州和南京都已失守,如果福州再失守,我们还能退到哪里去?”
郑成功针锋相对地说道:“从来都是父亲叫儿子效忠国家,没有父亲让儿子叛国的”。
郑芝龙加重语气说道:“森儿,识时务者为俊杰,现在清军势如破竹,明朝官兵望风而降,就连你的老师钱谦益也投降了清朝,我也是从大局考虑,这件事不要再说了。”
郑成功连忙跪在地上,抓着父亲的衣角,哭着说道:
“父亲,虎不可离山,鱼不能脱渊,希望父亲三思而行啊,如父亲此去北京有什么不测,儿子只有戴孝为您报仇了!”
郑芝龙没有回答,他转身拂袖而去,郑成功跪在门口,泪眼朦胧中望着父亲的背影慢慢淹没在大雨之中,没想到这竟是他见父亲的最后一面。
这就是郑芝龙选择的出路,自己投降清朝,去北京做人质。让儿子继续效忠南明,在福建坚持抵抗。只要郑成功在东南坚持抵抗清朝,郑芝龙在北京就没有生命危险,因为清朝也想利用郑芝龙来牵制,劝降郑成功。
如果把郑芝龙杀了,那么郑成功孤注一掷,发动手下几十万大军北伐,清朝也难以应对。清朝对郑成功边打边拉拢,希望以最小的代价招抚郑氏家族的势力,统一全国。
1646年形势图
这样,在郑芝龙--郑成功--清朝之间形成了一个势力稳定的三角关系,商人出身的郑芝龙精通这样的利益博弈,他让自己做叛徒,让儿子做忠臣,同时让儿子接管了郑氏家族的权力,保留了与清朝博弈的资本。父爱如山,郑芝龙这一步棋真是深谋远虑,用心良苦。
郑成功不理解父亲的选择,但他要做忠臣孝子,虽然父亲投降了清朝,他也要全力保住父亲的性命,要做明朝的忠臣,就必须有足够的势力来抵抗清军。于是在公元1646年,父亲郑芝龙北上降清的同一年,郑成功在福建竖起抗清大旗,召集郑芝龙旧部,成为南方抗清的主要力量之一。
从1646年起兵抗清到1661年收复台湾,郑成功这15年的抗清斗争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646年-1650年
郑成功召集郑氏家族旧部,夺取了金门和厦门作为抗清的根据地。发展海运,港口通商,经济实力增强。隆武政权覆灭后,郑成功奉永历政权为正朔。
1649年形势图
第二阶段:1651年-1656年
郑成功的部队发展到十几万人,这个时期抗清的策略是以战养和,战和并用。郑成功的部队与清军在福建有多次小规模的战斗,郑成功几次激战都击败了清军,威名大振,与西南的抗清力量孙可望、李定国遥相呼应,计划联合起来对抗清军。
在抗清的同时,郑成功也与清朝有多次和谈,清朝顺治皇帝曾亲下敕谕,封郑成功为海澄公,并将泉州、漳州、潮州和惠州四府赐予郑成功。
而郑成功提出的条件是:让清朝割让福建、浙江和广东三省的土地,效仿朝鲜的制度,不剃发,不受清朝调遣,俨然一个独立王国。
如此苛刻的条件,清朝自然不会接受,双方就这样且战且和僵持不下。
1655年形势图
第三阶段:1657年-1661年
郑成功在此阶段先后三次出兵北伐,沿长江而上,水陆并进,企图夺取南京。此时清朝统一全国的大势已定,对郑成功的军事压力也越来越大。随着郑成功三次北伐的失败,他面临的处境也越来越艰难。
起兵抗清十几年来,郑成功没有一天不是殚精竭虑,如履薄冰,手里只有金门和厦门两个据点,随时有被清军吞并的危险。为了效忠明朝,为了保住远在北京父亲的性命,他必须坚持抵抗下去。
出路在哪里?
要与清军长期对抗,必须寻找金厦二岛之外的根据地,郑成功将目光投向了海峡对岸的台湾,台湾与大陆有海峡相隔,正好发挥郑成功水军的优势,清军难以进攻。
荷兰人绘制的台湾地图
此时台湾已经被荷兰人占领了三十八年,成为荷兰在东亚一个重要的海上贸易港口。1661年3月,郑成功率领3万士兵,一百多艘战船向驻守在台湾的荷兰人发起进攻。
郑成功的战船与荷兰人的战船数量比为15:1,占据绝对优势,经过八个月的艰苦战斗,1662年2月,荷兰人终于投降,郑成功带领军队占领了台湾岛。
郑成功收复台湾作战图
郑成功收复台湾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对抗西方列强取得的胜利,这一仗打出了中国人的精神,在荷兰人眼中的中国军人瘦弱干瘪,胆小懦弱,一听到炮声就像一群绵羊一样趴在地上束手就擒。而郑成功手下的士兵个个高大威猛,作战英勇,完全颠覆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军人形象。
郑成功从一个普通的抗清将领一跃成为伟大的民族英雄,个人声望和郑氏集团的势力都达到了顶峰。
然而一场剧变马上就要到来。
纵观郑成功15年的抗清历史,始终是以发展自身势力,扩大控制地盘为目的,没有向清朝发动过大规模的生死决战。郑成功与清朝始终处于一边抵抗一边和谈的状态,双方保持着一种微妙的默契关系。
就在郑成功收复台湾的两个月后,这种默契关系被一个人打破了。
这个人就是吴三桂。
公元1662年4月,吴三桂在云南昆明将永历皇帝处死,南明政权覆灭。此时郑成功虽占有台湾和金厦两岛,但已经失去了效忠的对象,再也不可能复兴明朝,抗清也就没有了意义。
同时,郑成功多年的抵抗终于让清朝失去了耐心,郑芝龙被清朝杀害,父亲去世的消息从北京传来,他再也无法为父亲尽孝。从忠臣孝子变成孤臣逆子,这巨大的变化如晴天霹雳彻底击垮了郑成功的心理防线。
他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郑成功说道:
“自国家飘零以来,枕戈泣血十有七年,进退无据,忠孝两亏,死不瞑目,何使孤臣至于此极也,吾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
公元1662年6月,年仅39岁的郑成功在台湾含恨而逝。
郑成功终其一生“处无可如何之境,得未曾有之局,以其螳臂之势,纵横大敌,逐红夷于海上,辟地千里,为有明硕果之仅存”。
郑成功的“失败”是在其个人层面,戎马一生,仅保二岛,三次北伐,都成虚行。试图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却成为孤臣逆子,英年早逝,悲剧一生。
郑成功的“伟大”在于他为中华民族的性格中注入了一股浩然的英雄之气。中国人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统治,看惯了朝代兴衰更替,大部分人都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奉行实用的利己主义,有小家而无大家,这在明末崇祯一朝表现得尤为明显,大量文臣武将投降清朝,直接推动了明朝的灭亡。
郑成功有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理想主义性格,他身处明末乱世,一生坚持忠孝礼义,做忠臣孝子,为复兴明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收复台湾,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
郑成功不同于传统的英雄形象,他生于日本,死于台湾,纵横海上,漂泊一生,海上汹涌的波涛并没有浇灭他为国为民国的一腔热血。
公元1699年,在去世38年之后,郑成功的遗骨被迁回福建老家安葬,康熙皇帝亲自为郑成功题写挽联: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一股浩然英雄气贯穿于郑成功三十九年用热血燃烧的生命里,至今仍在海峡两岸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