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我们讲讲郑国。在春秋时期,郑国是较早闪亮登场的诸侯国,其国力及影响力在第三任国君郑庄公时期达到较高水平。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郑庄公时期郑国的整体情况。
一、郑国概况
郑国建国是比较晚的,在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宣王把他的弟弟姬友分封到了今陕西华县一带,国号“郑”,爵位伯爵(周实行五爵制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公、侯、伯、子、男),姬友是为郑桓公。
这里要说明一下,春秋时期称呼国君是有一定惯例的,如果不加谥号,则需要严格区分爵位,例如,郑国国君应称为“郑伯”;但如果加谥号,则不需要区分爵位,可以一律尊称为公,例如,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等。
郑桓公在幽王时期成为幽王的司徒,他亲眼目睹了幽王的无道,意识到周王室即将衰落,镐京所在的陕西一带并不安全,因此,计划将郑国东迁至河南。但公元前771年,申国、缯国联合犬戎攻入镐京,郑桓公被杀身亡。
桓公死后,其子郑武公即位,秉承父亲的遗志东迁河南,于公元前769年灭郐国,公元前767年灭东虢,基本控制河南十邑之地,公元前765年郑国正式东迁到了今河南荥阳、新郑一带,国都设置于新郑。
从地图上看,郑国在周都城洛邑以东,国境与周王室直辖领地接壤,其控制下的虎牢关,更是洛邑东部的重要门户,因此,郑国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负责把守周王室的东大门。
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时,郑武公与晋、秦、卫等国一起派兵护送有功,郑武公也因此得到重用,当时,周中央政府设置卿士一职,辅佐周天子管理天下政务,职权类似于后世的宰相,郑武公就被任命为卿士。另据“清华简”记载,“郑武公亦正东方之诸侯”,即郑武公还成为了东方各诸侯国之长。
综上,郑国在郑武公时期得到了比较良好的发展,为以后郑庄公的纵横捭阖打下了基础。
二、庄公初立
郑武公娶了申国女子为妻,是为武姜。这里要明确春秋时期对女性的一种常见的称呼方式——丈夫的谥号加自己娘家的姓,郑武公的谥号为“武”,申国国君的姓是“姜”,合称“武姜”。
武姜为郑武公生了2个儿子,公元前757年生第一个儿子的时候难产,婴儿的脚先出来了,把武姜吓了一大跳,武姜因此为其取名为“寤生”(意思是倒着生出来的),并且特别的讨厌这个孩子;公元前754年生第二个儿子的时候比较顺利,取名为“段”,武姜比较喜欢这个小儿子。
按照当时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姬寤生被郑武公确立为郑国太子,但是武姜不喜欢他,多次向郑武公建议改立姬段为太子,郑武公都没有答应。
公元前744年,郑武公去世,14岁的姬寤生即位成为郑国国君,是为郑庄公。
三、姬段势力膨胀
在郑庄公时期,姬段的势力迅速膨胀,我们具体来看看:
(一)受封京邑
郑庄公即位后,武姜依然毫不改变自己的态度,继续厌恶郑庄公,溺爱姬段。她要求郑庄公给姬段一块上好的封地,而且狮子大张口,上来就想要制(虎牢关)。虎牢关乃是郑国国内数一数二的战略要地,地势极为险要。对此,郑庄公有清醒的认识,他委婉的拒绝了武姜的请求,庄公认为,制这个地方太险要、不吉利,当年东虢国君就因它而死,除了制之外,要其他地方都没问题。武姜于是为姬段要了京(今河南荥阳以南),姬段也因此被称为“京城大叔”(大叔,又作太叔,含义应该是国君的第一个弟弟)。
按照当时的制度,一国的国都必须是该国最大的城邑,其他的城邑最大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而姬段所在的京超过了郑国国都新郑的三分之一。此时郑国大夫祭仲(氏“祭”,名“足”,字“仲”,一说排行“仲”,又称“祭足”)站出来提醒郑庄公,京的规模不合制度,要小心武姜和姬段势大难制。郑庄公对此的回答是: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左传》隐公元年)
前一句话“多行不义,必自毙”特别出名,我们现在还在用,郑庄公认为姬段多行不义之事,必将走向自我毁灭。后一句话“子姑待之”(你姑且等着看吧)则耐人寻味,既然郑庄公也认为姬段在做不义之事,那作为姬段的国君和哥哥,郑庄公为什么不去制止,而是要静观其变呢?我先提出这个问题,暂不回答,继续来看事态发展。
(二)扩充领地
姬段在得到京之后并不满足,继续暗中扩充领地,据《左传》记载: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意思是说,姬段让郑国西部和北部的边境城邑,在向原有领主履行义务的同时,私下也向姬段履行义务。
此后,姬段又进一步采取措施: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
意思是说,姬段干脆把郑国西部和北部的边境城邑直接拿过来变成了自己的城邑,其势力一直延伸到廪延(今河南延津)。
我们来看一下地图,新郑基本位于郑国中间,姬段的京在新郑西北,而廪延在新郑以北,是郑国边境城邑,紧邻黄河,黄河以北的朝歌就已经是卫国领土。
此时,郑国另一位大夫公子吕(字子封)也站出来提醒郑庄公要小心姬段,公子吕认为,一国不能同时承受两位国君,要么干脆把国君之位让给姬段,否则就要除掉他。公子吕同时提醒庄公,姬段现在力量已经比较强大,有很多人支持他。
郑庄公对此的回答是:
无庸,将自及。(不用管他,姬段会自食恶果)
不义不暱,厚将崩。(姬段行不义之事,是得不到人们支持的,他将会毁灭)
事态发展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郑庄公为什么还不去制止,还在静观其变呢?他到底在等什么?不急,答案马上就要揭晓了。
四、郑伯克段于鄢
(一)姬段谋反
姬段势力膨胀之后,野心也相应的大了,他想要用武力来夺取国君之位。他准备了武器,集中了军队,计划袭击新郑,而他的母亲(记住,同时也是郑庄公的母亲)武姜准备做内应,要开城门接应姬段入城。(武姜的行为值得所有二孩的父母反思,偏心不能偏到这种程度)
这整个的计划及行动日期都被庄公掌握了,这时,请注意,直到这时,郑庄公才开始行动,《左传》原文:
公闻其期,曰:“可矣!”
行文至此,我们再回头看我之前提出的问题,我相信大家都有答案了吧?
庄公为什么之前迟迟不动手,而此时才动手?因为庄公要抓姬段公然造反的现行,以犯上作乱的重罪一招治死姬段,永除后患。此前,无论是姬段的京邑的规模不符合制度,还是姬段悄悄扩充自己的领地,这些虽然也不合法度,但都是小罪,如果那时候庄公就出面制止和惩罚姬段,其结果无非就是批评教育,把京改小一点,把姬段私下扩充的领地没收,如此而已。只要姬段还在,在偏心的武姜的支持下,就仍然会对郑庄公构成重大威胁。现在情况不同了,姬段要率兵攻打国都新郑,推翻国君,这是明明白白的“谋反”,这在后世乃是十恶大罪的第一条,春秋时虽然还没有“十恶”之说,但谋反也绝对是毫无疑问的死罪,郑庄公可以无所顾虑的彻底铲除姬段。
(二)庄公发兵
于是郑庄公就出兵了,“命子封(即公子吕)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这个“车二百乘”是个什么概念呢?春秋时期的战争方式以车战为主,各国的主要兵种是车兵,而车兵的基本编制单位叫做“乘”。
根据杜预的注释,“古者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即一乘的构成是:兵车1辆,甲士3人,步兵72人。若据此推算,则200乘的兵力约为1.5万人。不过不同时期不同诸侯国的具体编制方式未必完全一致,因此仅供参考。
具体作战时,3名甲士在兵车上作战,一字排开,居中者负责驾驶兵车,居左者持弓箭远程攻击,居右者持戈或矛近身搏杀。72名步兵在兵车周围,跟随兵车作战。
这种作战方式,有点类似于现代战争中的“步坦协同”(步兵与坦克协同作战)。
公子吕率领200乘兵车进攻姬段的京,京人的表现很给力,“京叛大叔段”,京人背叛了姬段,姬段在京待不下去了,这才撤退到了鄢。
鄢在什么地方呢?杜预认为在鄢陵(今河南鄢陵),我觉得这种说法有问题。我们来看地图,鄢陵位于新郑的东南方向,而我们前面说过,姬段的封邑京在新郑的西北方向,按说姬段在京遭到来自南面新郑的进攻后,应该往北跑才对,怎么反而跑到南面的鄢陵去了呢?因此,我认为,鄢与鄢陵应该是2个地方,鄢应该也在新郑的北面才对。
郑庄公继续进攻鄢,姬段在鄢也待不住了,只得逃离郑国,逃到了共国,“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共国在哪里呢?在今河南辉县一带,已处于黄河以北,距离地图上的朝歌不远。因为姬段跑到了共国,因此又被称为“共叔段”。
至此,《左传》关于郑庄公与姬段争斗的记载就结束了,《左传》并未明确提及姬段的最后下场。但《公羊传》和《谷梁传》都认为,“克”就是杀的意思,“克之者何?杀之也”。另据《竹书纪年》记载,“郑庄公杀公子圣”,有人认为,此“公子圣”可能就是姬段。此外,姬段的儿子公孙滑后来逃到了卫国,可见,姬段这一派在共国也没待下去。根据这些信息综合判断,我认为,在姬段逃到共国后,郑庄公仍不罢休,继续进攻共国并杀死了姬段。
(三)战事总结
表面上看,郑庄公在整个事件中,啥也没干,就是冷眼旁观,实际上,庄公是个城府很深、老谋深算的国君,庄公能快速平定姬段之乱,我认为,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
1、团结了一批心腹
这很好理解,祭仲、公子吕等人,就是庄公的心腹,正是有了这批心腹,庄公才能掌控整体局势,不至于大权旁落。
2、充分做好情报工作
姬段的一举一动,完全在庄公掌握之中。这里说的情报工作,还不仅仅是祭仲和公子吕向庄公汇报的那些信息,请大家注意,在姬段马上要兵变的时候,“公闻其期”,即庄公知道了姬段的兵变日期,兵变讲究的就是出其不意,这么机密的情报都被庄公掌握,姬段一开始就败了。
3、预先做好战备工作
姬段的兵变,并不是大摇大摆的进攻国都,而是轻装偷袭,《左传》说“将袭郑”,根据《左传》的用词规律,袭就是轻装偷袭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庄公居然能够迅速集中兵车200乘,先于姬段采取行动,抢先进攻京,“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可见庄公早就做好了战争准备。
因此,细读之后,我认为,庄公实在是个老手,表面不动声色,暗中早已准备就绪,表面松松垮垮,暗中早就布好棋局。和庄公比起来,姬段实在差的太远,焉能不败。
(四)母子和好
消灭了姬段之后,郑庄公面临的比较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自己的母亲武姜。
盛怒之下的郑庄公最初的处理办法是,把武姜安置在一个叫做城颍的地方,并发了毒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意思很明确,至死不相见。
但很快郑庄公就后悔了,毕竟是自己的亲生母亲,何况在讲究孝道的春秋时期,与自己母亲关系不和,对国君影响也不好。但话已经说出来了,不好回转。
此时,郑国一个名叫颍考叔的官员进见郑庄公,在吃饭的时候,颍考叔把肉都挑出来留着。庄公很奇怪,问他缘由,颖考叔说,自己的母亲从未吃过国君赏赐的食物,所以想把肉拿回去给母亲吃。
这一下触痛了郑庄公,庄公就把自己和武姜的事情都告诉了颖考叔,并且说自己现在很后悔。颖考叔说这很简单,挖个隧道,挖到地下泉(黄泉最字面的意思就是地下深处的泉水),在那里与武姜相见不就行了吗。
说干就干,郑庄公就在那里与母亲武姜相见,且各自赋诗一句:
庄公: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武姜: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
于是,母子尽释前嫌,和好如初。《左传》原文:遂为母子如初。
这里要说一句,完全的和好如初是不可能的,心里的芥蒂肯定还是有,但是从表面上来说,母子又能平和的相处了。
五、郑卫交恶
姬段之乱在郑国国内的影响暂时平息了,但是整个事情并没有完全结束,姬段的儿子公孙滑没有死,他出逃到了卫国。卫国在哪里呢?我们再看看那幅地图,黄河以北朝歌那一片,大致就是卫国。
卫国出于削弱郑国的考虑,不但接纳了公孙滑,而且还帮助公孙滑出兵攻打郑国,夺取了廪延。郑国与卫国关系恶化。
郑庄公自然不是好惹的,他当时是周王卿士,有权调动王室的直属军队,因此,公元前722年当年,“郑人以王师、虢师伐卫南鄙”,郑庄公率领周王室的直属军队、西虢的军队进攻卫国南部边境,次年(前721),郑国再次进攻卫国。郑国长达10余年的对外拉锯战就此拉开帷幕。
以上是《左传》开篇第一个完整的事件“郑伯克段于鄢”的始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春秋笔法
最后来说说出神入化的春秋笔法。本文洋洋洒洒数千字介绍的这一事件,在孔子编写的《春秋》中,只记载了六个字:
郑伯克段于鄢
表面上看,完全是客观记载呀,郑庄公在鄢地击败了姬段。但是,这六个字,除了“于”字之外,其余五个字都表达了孔子的褒贬评价,这种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就叫做“春秋笔法”。
那孔子在“郑伯克段于鄢”这句话中蕴含了什么褒贬呢?由于孔子没明说,导致后世注家说法不一。我拜读各家解释后,简单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郑伯:为何点明郑庄公本人呢?要知道,郑庄公是以国君的身份调动军队去平叛,是国这个层面的行动,为什么不说“郑克段于鄢”,非要点出庄公呢?根据我上面的介绍可知,郑庄公是有机会在姬段万劫不复之前出面批评教育和挽救这个弟弟的,但庄公没这么做,反而静观其变,看着姬段走向深渊,这个结果,是郑庄公个人想要的,左丘明认为,庄公这是有失教化(称“郑伯”,讥失教也),是要承担责任的,所以点了庄公的名,以示批评。
段:为何直接称“段”?姬段是庄公的弟弟,为何不说“郑伯克弟段(或公子段)于鄢”?我认为,如果强调姬段是庄公的弟弟,那么,庄公杀了自己的弟弟,读者可能会因此同情作为弟弟的姬段。然而,姬段自身是有重大问题的,他野心膨胀,要兵变夺权,完全没有一个弟弟应该有的样子。左丘明所谓“段不弟,故不言弟”,不强调姬段是庄公的弟弟,体现了对姬段的批评。
克:根据《春秋》的行文习惯,“克”一般用于国与国之间的征战,对于国内斗争,更多的用“杀”,《左传》关于“赵氏孤儿”的相关记载“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就是典型例证。庄公与姬段之间的斗争很显然是国内斗争,为何不用“杀”,而要用“克”呢?我认为,在这场斗争中,庄公没有尽到国君对臣子、哥哥对弟弟应尽的教诲责任,而姬段也完全没有作为臣子和弟弟的样子,他们之间的斗争,俨然是二国之间的战争,左丘明所谓“如二君,故曰克”,用一个“克”字,同时批评了庄公和姬段。
鄢:鄢就是个地名,这也能寓褒贬?还真能。请注意,根据我上面的介绍,庄公与姬段在三个地方交战,首战于京,再战于鄢,此后,姬段逃出郑国、逃到共国,庄公追击,三战于共。但是,在孔子笔下,丝毫不提姬段出逃的事情,写到鄢之战就停了,为什么呢?请注意,根据春秋时期的伦理,臣子非公事出境是有罪的。如果《春秋》记载了姬段出逃到共,字面上就只强调了姬段的罪行,而实际上,姬段的这个下场,庄公和姬段都有责任。因此,如果写了姬段出逃,就分不清责任,很为难,索性不写,左丘明所谓“不言出奔,难之也”。
以上就是著名的“春秋笔法”以及我个人的一些解读,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大家是不是觉得很好玩儿?在目睹了春秋笔法的真容之后,我想给大家提以下建议:
第一,不要随便写个稍微含蓄一点的文字就冒充说是“春秋笔法”。不把人弄得云里雾里,不搞出个三五家注家专门注释解说、且互相打架,是不好意思称“春秋笔法”的。
第二,如果你看到有人出版不带注释的《左传》,买之前要慎重,因为你会有很多地方读不懂。如果你看到有人出版不带注释的《春秋》,千万别买,因为你肯定完全读不懂。
- 上一篇:知我者定当谓我心忧
- 下一篇:魏根深:中国古代有多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