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郑成功是明清之际的民族英雄,曾率军赶走了荷兰人,收复了台湾。从1661年四月郑成功率两万五千大军进攻台湾开始,到1661年十二月二十日荷兰统帅揆一正式递交投降书,一千多荷兰人硬是在台湾坚守了八个多月。面对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荷兰人是依靠什么力量坚守了八个月呢?
背景
郑家是明朝末年在东南亚地区占据垄断地位的海盗商人家族,靠垄断东南亚地区的海上贸易起家。明朝灭亡后,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投降了清朝,郑成功率父亲的旧部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成为了反清复明主要武装力量的领袖。郑成功势力最大时曾统帅几十万军队,占据东南沿海数个省份,势力一直到达长江沿线。1659年,郑成功组织北伐,遭遇清军突袭,损失惨重,使郑成功的反清复明斗争遭遇重大打击。此后,郑成功控制范围逐渐缩小,最后能控制厦门、金门等几个孤城,郑成功开始考虑收复台湾岛作为反清复明的基地。
1661年四月,郑成功率两万五千名士兵横渡台湾海峡,经过八个月的苦战,一直到1661年12月20日,拥有兵力优势的郑成功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军事力量对比
荷兰人在台湾的海军力量只有四艘军舰,分别是赫克托号、斯格拉弗兰号、白鹭号和玛利亚号,其他都是一些小船。但是荷兰人的军舰船只高大,两边遮盖坚固,而且在侧翼都装有几十门大炮。荷兰人的首舰赫克托号排水量达600多吨,装载有9门铜炮和27门铁炮。荷兰人在陆地上则沿海岸修建了几处威力巨大的炮台,在离海岸不远处修建了坚固的热兰遮城。
荷兰人士兵的装备已经进入了热武器时代,普通荷兰士兵则全部装备有先进的步枪,有的甚至还有瞄准镜。但是荷兰人在台湾只有一千五百多士兵,这些人中还有八百人是服役到期即将退役的,因为郑成功的到来才又被拉回来。
郑成功统帅的海军拥有多达几百艘军舰,但是每条军舰的排水量都比较小,而且一艘军舰一般只能装有两门铁炮,并无法装设在侧弦,所以难以对荷兰军舰造成实质性的打击。郑成功的船的优点是船小比较灵活,可以很方便的掉头,在顺风的情况下速度也比荷兰军舰快。
郑成功的军队主要还是以冷兵器为主,主要依靠弓箭、马刀等武器造成杀伤,少量装备的火器也缺乏稳定性。郑成功的精锐部队是他的弓箭手,他们射术精湛,能远距离射中荷兰人,是能对荷兰人造成的主要威胁。郑成功的主要优势就是他第一次进攻台湾就率领了两万五千名士兵,大约是荷兰人的十七倍,东南沿海还有十几万的援军待命,在人数和综合实力上占据巨大优势。
台江海战
郑成功率军来到台湾,首先和荷兰人的四艘军舰在台江遭遇。荷兰人的四艘军舰其实有战斗力的只有赫克托号和斯格拉弗兰号,玛利亚号是一艘快速帆船,速度比较快,但是战斗力不足,另一艘白鹭号则是一艘通讯船。所以两军开战,玛利亚号和白鹭号就先开到了远海,只剩下赫克托号和斯格拉弗兰号独自面对数百艘郑成功的军舰。
荷兰人的军舰开始发挥了他们船坚炮利的优势,上来就击沉了三十多艘郑成功的小船。而郑成功的军舰则对则对荷兰人无能为力,那郑成功又是如何取胜的呢?
后来一位赫克托号的幸存者曾记载过,由于赫克托号在炮长的舱房内也装设了一门大炮,而炮长的舱房又连通着火药室,在战争期间,开炮的火花溅到了火药室内,结果引爆了火药室,造成了大爆炸,所以赫克托号就沉没了。斯格拉弗兰号见到赫克托号沉没,自己孤掌难鸣,所以赶紧往外海开去,和另外两艘船会和,去巴达维亚(现印度尼西亚)求援去了。
所以,其实郑成功的部队根本没有击沉任何一艘荷兰军舰,只是依靠“船海战术”,才熬到了赫克托号忙中出错,自己发生了爆炸,这才吓跑了荷兰人的舰队,取得了台江海战的胜利。
热兰遮城之战
剩余的荷兰人看到郑成功人多势众,只能退缩到了坚固的热兰遮城之中。
这里就不得不介绍一下这座热兰遮城堡了,热兰遮城堡才用了当时欧洲流行的“棱堡”设计理念。热兰遮城的城墙建设的像海星一样,目的是城墙上的火力可以照顾到不同的方向,并消除了城墙角等火力盲区,同时迫使敌人进入城墙之间火力交叉的地区,这样就要受到多个方向的火力输出,躲无可躲。棱堡再搭配上荷兰人步枪可靠、稳定、持续的火力输出,郑成功想要依靠士兵的勇敢和人数的优势夺取这个城堡无异于痴人说梦。
郑成功组织了几次正面进攻,毫无疑问,只能是损失惨重,惨败而归。热兰遮城堡看起来坚不可摧,依靠正面战场是无法强行夺取了。热兰遮城既然无法强行攻下,郑成功就改变了战略。他派出大部分军队在台湾各地屯田种地,征收钱粮,准备跟荷兰人打持久战。
荷兰人被围困在热兰遮城堡中,虽然敌人无法攻破城堡,但是他们却面临着补给不足的问题。毕竟热兰遮城堡面积就这么大,饮水、食物等都供应不足,如果坚持下去,不用郑成功主动进攻,他们就要主动投降了,他们现在坚守唯一希望的就是巴达维亚派来的援军了。
上天眷顾,打败援军
1661年七月,围困在热兰遮城中的荷兰人真的等来了他们的援军。巴达维亚总部派来了六百多名士兵,十一艘军舰并携带了大量的补给、弹药,向热兰遮城进发。而这个时候,郑成功的部队任分散在台湾各地屯田,在热兰遮城附近只有三千多人。这个时候如果让巴达维亚的援军进入了热兰遮城,那么郑成功就真的危险了。
也许真的是上天的眷顾,荷兰援军抵达台湾时,正赶上台湾遭遇强台风袭击,荷兰人的舰队无法在热兰遮城附近登陆,只能到澎湖去躲雨,而且还有一艘军舰在沿海搁浅了,人员都被郑成功俘虏了。这样,郑成功得到消息,赶紧组织军队集合,在八月份集合海军主力以逸待劳和荷兰援军大战一场,依靠着人数优势,打退了荷兰援军。这样,热兰遮城堡里的荷兰人彻底失去了希望。
十二月二十日,荷兰在热兰遮城的指挥官揆一正式向郑成功投降,宣告了荷兰人的全面的失败,荷兰人从此退出了台湾。
从1661年四月份郑成功抵达台湾开始进攻,到最后十二月二十日荷兰人正式投降,用了足足八个月的时间。郑成功开始就率两万五千大军进攻台湾,到后来又陆陆续续来了四五万援军,却拿一个热兰遮城堡无能为力,最后只能靠围困战术,困了荷兰人八个月弹尽粮绝才主动投降。可以说郑成功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只能是一场惨胜。
荷兰人仅仅只有一千多人,面对于郑成功的数万大军,面对于几十倍于自己的敌人,却能够死守热兰遮城八个月,坚持抵抗不投降,其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 第一、技术领先,留有后路
荷兰人在热兰遮城堡采用领先的“棱堡”设计理念,易守难攻,荷兰人的军队又都装备有步枪大炮,装备精良,能够保证对郑成功攻不下热兰遮城堡。技术和装备的领先给荷兰人灵活的选择,进可以选择弃城逃跑,退可以选择死守热兰遮城。
这一条非常重要,因为热兰遮城给了他们一个稳定的后方,给了他们一个退路。他们知道,如果一旦在海上打不过郑成功,他们还能够退入热兰遮城堡,而不至于被郑成功的部队击溃活捉。而郑成功进攻热兰遮城堡损失惨重更给了他们信心,他们觉得自己性命无虞,自然不愿意投降了。
- 第二、长期经营,心理优势
荷兰人经营台湾三十多年,依靠数千的荷兰人就能够统治几十万的汉人和当地土著,在心理上其实有着巨大的优势,不到迫不得已是不会向郑成功投降的。
荷兰人统治台湾岛时,曾向台湾岛的几十万汉人和土著居民征税。那些早早就在台湾定居的汉人却很少进行过抵抗,这给荷兰人造成了中国人懦弱不敢抵抗的形象,所以即使郑成功几万大军来袭,荷兰人也敢于进行正面抵抗。
对于荷兰人对当时中国人的印象,曾在中国沿海抢掠过得荷兰人威廉.庞德古就曾说过。他说中国人很少听到过枪声,一听到枪响就怕的要命,所以在以往中国沿海抢掠时,他们很少遇到有效的抵抗,当他们以少打多的时候根本不用害怕,只要放一排枪,打中几个人,剩下的人就会惊慌失措的逃命了。
当然,这一次他们面对的是东南沿海第一海上集团郑成功的精锐部队,但是长期以往中国人给他们的印象,给了他们足够的信心,让他们面对几十倍于自己的军队,也能坚决抵抗。
- 期待援军,留有希望
一千多荷兰人能够坚守八个月,支撑着他们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就是巴达维亚总部的援军了,这个才是能支撑他们坚持下去最重要的精神动力。
这里的关键还在于郑成功和荷兰人的台江海战,郑成功虽然占据数量优势,却无法正面击败荷兰人的军舰,让荷兰人逃出了三艘军舰到印度尼西亚的荷兰人总部求援。而这三艘军舰则寄托着一千多名荷兰人所有的希望。
他们坚守在热兰遮城堡里,一直缺少水源和食物补给,正是逃跑求援的三艘军舰给了他们希望,他们每天忍饥挨饿,盼望着援军能够早日到来。后来援军也被郑成功击败了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有了精神的寄托,所以最后只能弃城投降。
郑成功虽然收复了台湾,但是从郑成功和荷兰人的战斗中,我们可以发现,明朝末期,中西方的军事差距已经很大了,当荷兰人已经全面进入热兵器时代的时候,中国人打仗还主要依靠弓箭骑兵,最后只能靠着人数优势慢慢把敌人磨死。可悲的是这个时候中国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清王朝甚至还做着天朝上国,闭关锁国的美梦,所以只能是越来越落后,一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时,就只能落后就要挨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