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猛书法作品
满纸云烟走龙蛇——谈侯猛书法艺术
文 / 刘金凯
记不清是什么时候认识侯猛的了。只记得那是一个炎热的夏季,恰逢省书协搞全省书法展,一场大雨下过之后,给久久被热浪浸袭的人们带来一丝凉意。在观看书展过程中,有一幅行书作品写的苍劲有力,一看落款叫侯猛,便有了些许记忆,这是他留给我的最初印像。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关注他的作品,也越来越引起我和他见面的欲望。终于我们在一次书法雅集上相识了。
侯猛书法作品
侯猛是个快言快语,极具心思的人,也是一个书、画、印多能之人。三十来岁,在艺术圈中就被大都认可,实属不易。这应该得益于他的天赋和家境。他出生在冀中平原上的一个农村的普通人家,家境贫寒,全家都为生计奔波,而从小的他就对书画产生了浓厚兴趣,只是在舅舅的指导下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长大成人后,为了摆脱家庭的困难,他在社会上当过勤杂工,大多是没有赚到钱。社会的艰辛教育了他,要想做成事,只有踏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他过早地成熟了。在最为艰难的时刻,他又想到了他善长的书画艺术,他下定决心刻苦修炼。在几年之内,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国书展上连续入展,这引起了众多书家的关注,同时他也结识了不少朋友。
侯猛书法作品
侯猛才思敏捷,聪颖好学,他的书画和篆刻极负个性。近期他准备出版自己的篆刻集。从他的篆刻中能够看出他的心境。当他深知自己的艺术坦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发出的是感叹是“人生不易”;当他回忆自己走过的人生路途时,他又发出了“烟云供养”和“心似孤云”、“做沧海之散人也”的呼唤;当和朋友交往中,他又确定了“交会两三贤”识人的原则,这充分反映了候猛内心深处的真实写照。常言道:“书至浑然方入境,人到无求品自高”,侯猛与书法艺术将终生相伴,难解难分。他别无所求,只求得自己在书法艺术上不断上升到一个新高度,用心境来塑造自己的书法艺术灵魂。他认为:灵魂是可以互补的。书法艺术创作只靠技法层面上的发挥和个人原始的创作激情是不够的,这只是形而上的,书法艺术是“真、善、美”的集合体,是“阴阳”呼吸的生命体,你对它认知多少,它就会在创作时返还你多少,来不得半点虚假。所以,书法艺术也是在形而上的时候,逐渐结合社会经验的提升,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正如文学家那样,一个时期写形式上的东西过多了,要回归到现实的手法写作,那样就会呈现螺旋式上升。书法技法上的以及一些只能意会的兆象,真正的创作激情往往是含而不露的,是自然发生的,好像在平静的大海上忽然涌起一阵巨浪,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觉冲击力。
侯猛书法作品
书法艺术如同一个“十”字架,只要你背在身上,总是觉得沉重的。十字的横画是广度,是书法艺术的基础,这需要时间和阅历作支撑。十字的竖画是深度,就需要在练习书法的同时,在知识的深度和技法上下功夫。
侯猛时时刻刻在探索书法艺术的规律,在欹侧变化中寻求一种和谐美,如同音乐的抑扬顿挫的韵律美,舞蹈的婀娜多姿的曲线美,凡此种种,他的书法、绘画和篆刻艺术的营养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相互提高,在广度和深度上达到一定“火候”,这种高境界就会水到渠成。
侯猛书法作品
侯猛注重书品与人品的修炼,力求达到二者的完善结合。古往今来,书品和人品,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古人云:字如其人。凡善书画者,不但重其笔墨,更会追求自我人格的完善。黄宾虹说:“人品的高下,最能影响书画的技能。讲书画,不能不讲品格,有了为人之道,才可以讲书画之道,直达以至于至善。”所以,人的品格是需要磨练修养的,追求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人格,需要有很高的修养和广博的学识。“技近乎道”就是这个道理,即通过写字的“技”去通乎其“道”。少了学问道德,那就很难立脚。可以说,自古以来没有无学问的书家。在这方面,侯猛正在做,而且越做越好。
侯猛书法作品
侯猛的书法创作是高产的,而且真草隶篆行样样精通,我惊叹他对毛笔的驾驭能力,用笔的轻重、疾徐,线条的曲直、疏密等各种变化把握的比较到位。尤其是他对线条浓淡润涩的巧妙处理总能给他的作品增添光彩,他的成功往往胜在细微之处的处理。在他的作品中所构成的线条、墨色的丰富形态中,我们不但能体察到书写者的技法,同时也能感受到他在笔墨行进过程中倾注的激情,这是欣赏侯猛书法留给我最深的印象。他的书法作品所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首先,技法娴熟更具激情是他的第一个特征。侯猛的作品看上去激情四射,但不狂放。因为他的情感的宣泄是比较理性地受他的技法控制着,我不敢说这肯定是他的优点,但觉得这是一个书家成长过程中应该经历的一个阶段。《书谱》云:“凛之以风神,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品味侯猛的书法线条,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孙过庭这几句话的深刻内涵。
侯猛书法作品
其次,大气而隽永是侯猛书法的另一个特征。由于他的创作激情和扎实的基本功底,他的作品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也是他能打动观众的一个重要方面。旭宇先生赞扬说,侯猛有才气,其书有二王功底,大气磅礴,痛快淋漓。然而时下不少大气的作品往往经不起推敲,留下一些瑕疵为人洉病。常言道:“大字在气,小字在精”,侯猛不论大字或小字,都能明显地感受到行笔的气势,更值得称道的是即使是大幅作品的细节之处也让人耐看,意味深长。古人说的“致广大而尽精微”,在侯猛的书法中得到了充分地显示。
侯猛书法作品
再次,率真而不刻意是侯猛书法的第三个特征。侯猛的书法创作往往在构思酝酿阶段需要耗费很长时间,但最终的作品总是以遣兴的方式呈现出来,字里行间的错落一任自然,要能这样从容地实现创作,除了要有丰富的笔墨技法,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的认识。他的临摹日课能够长期坚持,临习二王、颜真卿、米芾、杨维祯、王铎、黄宾虹等人的名碑和名帖,所以用笔、用墨方法及布局等都很丰富,行草书中浸透着篆隶古法,写篆隶时也流淌着行草书法的特点。他喜欢古诗也爱写诗,对古代经典的研究很有见地,遇有疑问,总要找到答案才能彻底解决,因此他的作品中很难找到常人容易犯的硬伤错误。
侯猛书法作品
侯猛最擅长行草书,在广泛汲取晋唐宋名家丰富营养的基础上,也曾刻意临摹明清书风,作品中甚至还能找到一些痕迹。他在五六年前创作的作品还是很前卫的,离传统远一些,随着书法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回归传统了,这是他不断走向成熟的表现,这要归功于他的文化素养,正是这些素养使他在书法的认识上高人一筹,同时也使他的作品洋溢着书卷气,没有沾染不良之风。
侯猛书法作品
侯猛书法作品非常讲究“气”的运动,也讲究线条质量。“气”是宇宙自然的生命,也是中国书法生命的内在精神。这种精神是与自然界的规律相通的,是天人合一的。艺术来源于自然界的认识。刘熙载《书概》云:“书要兼备阴阳二气,大凡沉着屈郁,阴也;奇拔豪迈,阳也。”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也是一门线条的艺术,与气的宇宙最相合的线的艺术。也就是说,书法的线条是有生命的,仿佛在运动。书法的线之流动犹如天地间气之流行。气之流行而成物,线之流行而成字,侯猛书法重在“气”和“线”的运用,这正是迎合了天地间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气息、气势、气韵”是侯猛用气书写的三大特点。
侯猛书法作品
首先是气息。气息是作品创作时整体的连贯感。即胸有成竹,意在笔先、技法娴熟,方能气息连贯。侯猛的书法是平日对传统的认识与探索、生活阅历、文化修养和先天气质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气息是格调的真观体现。格调高的作品的气息,流露的是自然、清和、沉着、静穆、高古、鲜活等特点,侯猛做到了,他的作品体现的是扎实的传统功底和良好的文化修养与自然流露的性情。另外,侯猛具有独特的眼光来审视古人的作品,抓住古人的精髓,用敢于创新的精神状态去体现当今社会的审美趋向。
侯猛书法作品
其次是气势。气势在书法中是作品整体精神面貌的体现,也是作品成功的关键。有力感才有生气,有气势才有力量。张怀瓘《文字论》云:“气势生乎流便,精魄出于毫芒。”力是书法美的基础,书法艺术的美在于线条,而线条的质感产生于力。侯猛的作品体现的是阳刚之美、骨格之美的力量,这种力量充斥着长久的含而不露、蓄势待发的意味。
再次是气韵。气是宇宙的生命,韵是这种生命的节律。对于书法来说,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气韵生动”。即用笔的提按、轻重缓急,结体的正欹、疏密,墨色的浓淡枯润,章法的黑白布局等等,正是这些调和使线条产生了“韵味”。侯猛的书法在字里行间有了韵外之致,所表现出来的又是自然的阴阳调和,流露出自己的气格和神韵。
侯猛书法作品
侯猛深知学书是一个“由不工求工,再求不工和既雕既琢,返朴归真”的过程,同时是学养长期积累的过程,如苏轼的“无意于佳而佳”的扎实的笔墨功夫和学问文章为操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保持着“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良好心态,始终不逾地守望着自己书法的精神家园。
侯猛书法作品
侯猛
号散石,1976年生于河北献县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展览部副主任、社会服务部副主任
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省直分会副秘书长
河北云龛艺术馆馆长
河北省九届青联委员
展览
2013年获河北省艺博杯首届行书大展三等奖
2013年获首届高远杯书法大赛二等奖
2010年获“嘉海杯”全国书法大赛金奖
2008年书画回乡展
2008年水墨联盟书画展·广州行
2005年“艺术河北”进京展 中国美术馆
2003年“杏花村杯”全国电视书法大赛
2002年荣获石家庄市委、市政府颁发的“文艺繁荣”奖
2002年全国首届兰亭杯书法篆刻作品展
2001年河北首届旅游杯书画大赛 获三等奖
2001年河北首届捷安特杯书画大赛 获三等奖
2000年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
出版
2010年《侯猛书画印辑》
2009年《侯猛行草古诗长卷》
2008年《侯猛山水——七零后水墨》杂志
2008年《侯猛书画作品集》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8年《名片2008》侯猛卷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8年《水墨联盟系列》晨曦出版社
2007年《侯猛画卷》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6年《中国当代艺术名家》侯猛卷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年《中国书法》杂志
2002年《侯猛篆刻卷》中国文联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