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荆关,始建于战国时代,秦汉时称上谷关,宋辽时称金坡关,后因岭上紫荆盛开,改名紫荆关,同居庸关、倒马关统称为“内三关”,自古就是华北平原的重要门户之一。
紫荆关一向被称为“畿南第一雄关”,它南面以十八盘道为险阻,北面近以浮图隘口为门户,远以宣化、大同为藩篱,一关雄踞中间,群险翼庇于外,山谷崎岖,易于戍守,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之险,明进士尹耕《紫荆关》诗云:“汉家锁钥唯玄塞,隘地旌旗见紫荆。斥堠直通沙碛外,戍楼高并朔云平……”
紫荆关1996年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有东、西、南、北四门。南门是由盘道进关的首要门户,南门额题“畿南第一雄关”,现已不存。北门,即“河山带砺”门,门额共两层,上题“河山带砺”,下题“紫荆关”。
关城的整体布局以城内真武山为中心,城墙依山起伏,向四外延伸,大城套小城,城外有城。外围城墙西到犀牛山顶,东至孤松树梁,南到南天门,北临拒马河。既可对外联络指挥,又可自身防御,具有较高的军事价值。这里地势显险要,自古以来都是进入华北平原的重要门户之一,为兵家必争之地。
紫荆关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是研究长城关隘建筑,古代军事科学的重要遗存。今日的紫荆关已成为一处风景秀丽的旅游名胜。到这里来的游人除能领略到紫荆关雄姿外,一定还会对这里的景物传奇故事产生兴趣。
摄影:曾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