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毛泽东诗词——军旅第一诗:《西江月·秋收起义》

毛泽东诗词——军旅第一诗:《西江月·秋收起义》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2-13 07:58:12
阅读:
毛泽东诗词——军旅第一诗:《西江月·秋收起义》

西江月·秋收起义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

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为词牌名,由李白《苏台怀古诗》的“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的诗句得名。《西江月·秋收起义》在毛泽东生前没有公开正式发表。

毛泽东诗词——军旅第一诗:《西江月·秋收起义》

1927年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赶回湖南部署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下设三个团,于同年9月9日起在修水、铜鼓、平江、浏阳一带举行武装起义,举行了武装起义,点燃了秋收起义暴动的革命烈火。十月,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成功地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西江月·秋收起义》采用赋的艺术表现手法,具有鲜明的纪实特色,堪称为史诗,咏颂了革命初期的工农革命武装暴动的壮举。其语言通俗,节奏紧凑,气势磅礴,刚健有力,比喻形象,富有文采。上阕写秋收起义队伍的组成和暴动计划的进攻方向,下阕着重写秋收起义爆发的原因、强大声势与深远影响,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秋收起义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史料。

毛泽东诗词——军旅第一诗:《西江月·秋收起义》

为什么说《西江月·秋收起义》是毛泽东的军旅第一诗呢?

从秋收起义在中共党史上的历史地位来说:1927年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开始时虽然也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但在遭遇挫折后,毛泽东适时地率领部队走上一条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所以秋收起义在中共党史上的历史地位是至关重要的,《西江月·秋收起义》尽管只有短短的50个字,却真实地再现了秋收起义的历史,具有诗史价值。

从毛泽东的革命生涯来说:秋收起义是毛泽东直接领导发动的第一次军事斗争行动,是其革命生涯的一个重大转折。尽管毛泽东早年就投身革命事业,但当时毕竟是一个文人,一个穿长衫的革命家。秋收起义“霹雳一声暴动”,使毛泽东的个人角色和人生道路发生了重大转变,穿长衫的毛泽东开始带兵打仗,从此开始了军旅生涯,逐步成为一个用枪杆子改写中国历史的叱咤风云的军事指挥家和战略家。

从毛泽东的诗词创作风格来说:《西江月·秋收起义》具有分水岭的意义和价值,自此他的诗词内容和创作风格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江月·秋收起义》之前的毛泽东诗词,尽管也写得心潮激荡、慷慨激昂,也在为中国的前途命运忧患与呼号。但所抒发的更多的是一种“书生意气”,这种“书生意气”与毛泽东在秋收起义之后的“横槊赋诗”相比,无论在内容、题材和风格上都存在极大的差异。

毛泽东诗词——军旅第一诗:《西江月·秋收起义》

继《西江月·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引兵井冈山,创立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胸怀中国革命的理想、壮怀激烈,诗词风格也为之一变,他的诗词不再是单纯摹景抒情,而是转入纪实,走向战争。“旌旗”、“围剿”、“炮声”、“敌军”、“风烟滚滚”、“横扫千军”、“鏖战”、“弹洞”等词,开始在毛泽东诗词中频繁出现。诗词成为他亲历的战争风云的真实写照,成为他讴歌人民战争的壮丽史诗,同时也记载了毛泽东的革命战争峥嵘岁月。

1962年4月,毛泽东将《清平乐·蒋桂战争》连同《采桑子·重阳》、《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录寄《人民文学》发表时,曾作了如下简要说明:“这六首词是1929—1931年在马背上哼成的,通忘记了。《人民文学》编辑部的同志们搜集起来,寄给了我,要求发表。略加修改,因以付之。”

所以,单从诗词艺术角度衡量,《西江月·秋收起义》算不上毛泽东诗词的精品之作。但是,纵观中国革命的整个进程、毛泽东的人生经历以及毛泽东的所有诗词作品,《西江月·秋收起义》都具有划时代的不朽意义,堪称毛泽东的军旅第一诗。

毛泽东诗词——军旅第一诗:《西江月·秋收起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