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成语叫“中流砥柱”,形容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能挺身而出,起到支柱作用的那些坚定而独立的人,就像屹立于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那黄河中的砥柱山在哪里呢?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起源于青藏高原上青海省境内的巴颜喀拉山脉,一路浩浩荡荡宛若一条黄龙奔流五千多公里,流经九省(自治区),最终注入渤海。千百年来黄河作为母亲河,虽然哺育了炎黄子孙,但是也经常喜怒无常,泛滥的黄河也给人们造成不少灾难。
在地图上看黄河,让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大“几”字形。黄河由陕晋交界南流至陕晋豫三省交界处,折向东流。在这个大“几”字的拐弯处,有个城市叫三门峡市,隶属于河南省。中流砥柱的砥柱就位于三门峡市东北约50里的黄河河道之中。
在三门峡大坝下游约200米远的河道中,有个突出水面的小山头,这个小山头就是中流砥柱中的“砥柱”。枯水期时,它露出水面一二十米;丰水季节,它只露出一个尖顶。看到这个小小的山头,是不是有点感觉大失所望?和想象中的在黄河中经受千百年惊涛骇浪而岿然不动的砥柱形象有点相去甚远?
相传在古时华夏大地洪水滔天,三门峡一带更是因为砥柱山阻挡了水路的畅通,黄河洪水肆虐。大禹治水时将阻挡河水的砥柱山劈出人、神、鬼三门,对水路进行疏通,解决了水患。北边是人门,中间是神门,南边是鬼门。因此,那里的峡谷就有了非常形象的名称叫三门峡,这也是后来三门峡市名的由来。
郦道元的《水经注》中记载:“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于水中若柱然,故曰砥柱也。” 大禹劈开的三岛被称为人岛、神岛、鬼岛。不过,此三岛在上世纪50年代修建三门峡大坝时被炸掉,作为大坝的坝基了。其实在三岛下游不远处还有三岛,其中一个就是我们所说的中流砥柱,另外两个名字叫炼丹炉和梳妆台。
三门峡谷象征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中流砥柱这一大奇观,自古引来无数的游人游览,其中不乏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更是多不胜数,他们在那里留下了无数的诗作。如唐太宗李世民曾为中流砥柱题诗:“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 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也留有《砥柱》一诗:
禹凿锋鈚后,巍峨直至今。
孤峰浮水面,一柱钉波心。
顶压三门险,根随九曲深。
拄天形突兀,逐浪势浮沉。
等等诸如此类的诗文题字多达七十多篇,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尽管中流砥柱引来众多文人墨客人的游览,三门峡谷三门六岛的存在对于历代的劳动人民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三门峡是黄河沿线的最后一道峡谷,汹涌的黄河之水到此流速甚急,加上乱石暗礁密布,这里行舟非常困难。三门之中只有北边的人门最宽,尚勉强可以行舟。中间的神门和南边的鬼门狭窄,尤数鬼门最险,进入鬼门的船只很少有不触礁出事的。这对水运作用比较重要的古代,影响是巨大的。
汉朝时,中原各地的钱粮要通过漕运运至关中,三门峡中流砥柱这里便是很难逾越的艰难之处,朝廷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对此处的河道进行处理,始终未能解决问题。后来的曹魏、晋朝、隋朝,都曾派官员进行河道的浚冶,还是没能解决问题。唐朝时,为了保证都城长安的漕粮供应,漕舟到了三门峡就漕粮上岸改为陆运避开中流砥柱那段险道,过三门峡以后再用水运运至长安。这样中途转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效率很低。
唐朝经过贞观之治以及开元盛世,唐玄宗时人口达到唐朝顶峰期,长安城成为人口过百万的世界最大城市,江南运来的漕粮眼看就供应不上了,让皇亲国戚饿肚子哪能成?当时作为转运使的裴耀卿遂在三门峡东西各建一个粮仓:集津仓(东)和三门仓(西)。中原、江南运来的漕粮存于东仓,经过陆路运至西仓,专门有船只从西仓往关中运粮。这样做不必受漕船过多停留河道的限制,效率就能稍微提高一些。可见,在当时的生产技术水平下,还真是拿中流砥柱那段河道没办法,倒仓只能说是当时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
金朝灭北宋后,完颜亮迁都燕京,为攻南宋曾想再次迁都开封,从关中伐巨木建开封皇城,巨木结成木筏通过黄河运输,很多掌控巨木筏的工人在中流砥柱那里筏毁人亡。清朝时康有为去陕西,经过三门,曾做诗立志要铲平三门诸岛,疏通三门航道造福人民,不过后来没有机会实现他的抱负。
1957年,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工程的建设,三门岛的人岛、神岛、鬼岛这些困扰了国人千年的障碍,最终在隆隆声中被铲平变成大坝坝基,不过象征中华民族坚强精神的中流砥柱依然还在。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图帝
- 上一篇:中秋节的月亮
- 下一篇:铸就中国体育强国梦 打造首个中华养生福地奥运冠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