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你是谁的哎”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中山狼传》是一篇寓言式的小说。它遍过东郭先生救狼而几乎遭狼所害的故事,谴责了背恩负义、狼心狗肺的恶人,讽刺了善恶不分、兼爱济物的愚者,寓意鲜明,可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教育。小说中的中山狼,是现实生活中某种类型人物的概括。它当道而立,逞凶狂叫,被大猎于中山的赵简子一箭射中,带箭而逃。简子驱车追赶,它的处境十分危急。恰巧,墨家值徒东郭先生北适中山以求仕,与狼遭遇。狡猾的中山狼抓住墨家派爱学说的偏颇,并加利用,还广征博引,以毛宝放龟、随侯救蛇的故事来利诱和打动东郭先生,想方设法求得东郭先生的帮助和掩护。
东郭先生虽未被它的利诱所打动,但为了实践墨家“兼爱为本”的主张,却冒着很大的风险把狼藏在书袋里,而且还骗走了赶来打狼的起简子。中山狼得了1中山狼跳出书袋后,既不向东郭先生致谢,更不象它所称引的龟蛇那样设法报恩,而是露出狰狞的本相,咆哮着要吃东郭先生,并且还讲出了一套吃人的“道理”:“先生既墨者,摩顶放踵,思一利天下,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完全是一派强盗逻辑!中山狼的原形毕露是东郭先生没有料到的。他本能地与狼搏斗,且得且退。他谴责中山狼负心,而中山狼却回答说:“天生汝辈, 固需吾辈食也!”这对东郭先生来说,是对他兼爱思想的否定与批判;而对中山狼来说,则更加暴露了它的凶恶残暴的本性。
为迁延时间并求幸免,东郭先生提出“事疑必询三老”的建议。中山狼同意了。但它迫不及待地硬逼着东郭先生去问老木和老字。草木禽兽无知,竟然站在狼的一边,这就更加助长了中山狼的凶狂。它几次“鼓吻奋爪,以向先生”,东郭先生的处境十分危险。幸亏遇上杖蔡老人主持公道,但中山狼并不善罢甘休。它在老人面前巧言强辩,既造谣说,“先生救我时,束缚我足,闭我囊中,压以诗书,我鞠躬不敢息”,好象有意要压死它;又诬蔑说,“(东郭先生)蔓辞以说简子。其意盖将死我于囊,而独窃其利”,好象有意要闷死它,从它身上得到什么好处。它还气势汹汹地说:“是安可不垤?”为了达到吃人的目的,它颠倒黑白,造谣诬陷,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小说通过中山狼遇难时摇尾乞怜,得救后咆哮吃人,以及在杖藜老人面前的巧言强辩、血口喷人等不同处境下的几番脸谱变换,十分成功地则画出中山狼的虚伪、狡诈、凶残、无耻的性格。小说中的东郭先生是一个典型的迂夫子形象。他是基家学说的信徒。墨家的“兼爱为本”,主张不分对象地去爱人济物,其本身就有偏颇和缺陷,而东郭先生更是教条主义地对待这一-学说,把它施诸中山狼身上。这就必然要造成救狼反被狼害、好心而得恶报的后果。东郭先生对于狼的本性是了解的,他对赵简子说:“都人 虽愚,独不知夫狼乎?性贪而狠,党豺为虐。君能除之,固当践左足以效微劳,又肯讳之而不言哉?”他不但了解狼的本性,而且还知道藏狼会“犯世卿,忤权贵”,得罪赵简子,弄不好还会招来杀身之祸。
可是他信奉墨子的兼爱学说信奉得发了昏,竟然冒着生命的危险保护起连他自己也很清楚的“性贪而狠,党豺为虐”的中山狼来了。中山狼得救后,竟然鼓嘴奋爪,要吃东郭先生,并且再次搬出墨家兼爱济物的学说,要东郭先生牺牲自己的身躯来填饱狼的肚皮。然而东郭先生尚未迁腐到如此地步。由于中山狼的变脸,反而使他的头脑变得有些清醒了。如果说他过去对于狼的本性有间接的、理性的认识的话,现在却获得了直接的、感性的认识。他奋起与狼拚搏。始则角力,继则斗智,终于在杖藜老人的帮助下,把狼刺死。不过,在最后刺狼的关键时刻,他还犹豫了一下,只是在杖藜老人对他说明了利害关系,分析了仁者与愚者的区别之后,他才总算明白过来,最后终于操刃殪狼,弃诸道上而去。这-笔写得很有风趣,也很符合东郭先生的性格逻辑。
小说中的赵简子、杖藜老人以及老杏、老字都是条件人物,在作品中各有其不同的作用,而且各有其自身的形象意义。没有赵简子的大猎中山,就不会有中山狼的中箭而逃,就引不出整篇故事。没有杖藜老人的出现,就不会有东郭先生的得救,狼的被刺,矛盾的合理解决和故事的圆满结束。而且杖藜老人形象自身又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作品的正面力量、主导思想亦即作品想要表达的主题。老杏、老字的出现除了使小说的故事情节变得更加曲折离奇外,它们自身也有着小生产者的狭隘、自私、不关心别人的某些性格特点,显然也是现实生活中某种类型人物的概括反映。这篇小说在艺术上的突出之点是形象描写生动,情节曲折多变,而且二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小说一开头写赵简子追赶负伤逃窜的中山狼,写来声势浩大,气氛紧张。接着写中山狼巧遇东郭先生,花言巧语向他求救,以及东郭先生慢条斯理、小心翼翼地掩藏中山狼,不但写出了中山狼的狡猾欺诈,同时也写出了东郭先生的迁腐可笑。就情节发展来说,则是渐趋舒缓。赵简子赶来后,对着东郭先生大发雷霆,迫令他讲出中山狼的去向,并以杀头相威胁,情节至此再度紧张。由于东郭先生的好说歹说,总算把赵简子打发走了,情节发展又趋缓和。不料中山狼出囊之后即刻变脸,张牙鼓爪要吃东郭先生,中山狼与东郭先生的矛盾陡然而起,情节发展又掀起新的波澜,并构成通篇的高潮。
在这情节发展的高潮中,不但表现了中山狼的背恩负义、以怨报德的凶残、丑恶的嘴脸;而且也表现了东郭先生的警醒,显示出东郭先生在性格上的发展和变化,为最后在杖藜老人的帮助下把狼杀死,提供了必要的性格依据。总之,在情节发展的起伏变化中展现形象性格,由形象性格的矛盾冲突去开展和推进情节,二者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成为这篇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中山狼的故事流传比较广,在马中锡之前就有宋人谢良根据民间流传的故事所作的《中山狼传》,与马中锡同时的康海曾作《中山狼》杂剧。《中山狼》 杂剧中丈人有几句道白:“先生说得也是,那世上负恩的好不多也。那负君....那负亲的....那负师的.....那负友...负亲戚的.....你看世上那个负恩的,却不个个是中山狼么!”可以帮助加深理解这篇小说的主题。
- 上一篇:中秋节了,看看全国各地的月亮
- 下一篇:今日中秋,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