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芨芨草
【文为原创】
又是一年中秋到!俗话说:月怕十五,年怕中秋。中秋一到,似乎,离过年就不远了。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据说过中秋的风俗,起于唐朝,而兴于两宋。到明清的时候,已经和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并驾齐驱。
中秋为农历八月十五,正值月半时节,当晚圆月挂天空,月朗星疏,人间一派温暖祥和的气氛。
自古以来,佳节、明月,都成为诗人笔下常出的产物,描写中秋的诗词也数不胜数。其中,最著名又最让人熟知的莫过于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也成为当代人最喜欢在月圆之夜吟诵的作品。大到晚会,小到家庭聚会,都会或吟或唱。
月圆人聚首,于是中秋,也成为家人团圆的日子。很多在外工作的人,都会选择在这一天回家。因为工作而无法回家的,也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节日对于亲人的思念。
其实,苏轼写这首词时,还有一个引子“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也就是说,他不止是在中秋之夜写下月圆的美景,还借由文字来表达自己心中的一份思念与牵挂。
“兼怀子由”,子由是谁?他是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也就是说,苏轼在写这首词的时候,想起了自己的弟弟。那时,苏轼和弟弟苏辙已经7年没有见面了。
古时,男人多以功名为自己的毕身追求,苏家兄弟也不例外。苏轼的父亲苏洵因为自己年少没有用功读书,五十多岁才出仕。所以,他十分重视对儿子们的教育。同时,苏洵也有着别人所没有的眼界:他总是带着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外出游历,开拓他们的眼界。兄弟俩的秉性相近,所以感情很好。
苏洵因为自己年轻时没有入仕,所以很早就让两个儿子参加考试。后来,苏轼和苏辙兄弟都功名及第,入朝为官。不过,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兄弟俩都被贬到不同的地方去任职。加上古时,交通不便,相见的机会自然是十分少的(贬官没有圣旨,是不能私自离开岗位的)。
也正是这个原因,被贬之后,苏轼和弟弟苏辙一别,竟有7年不曾见面。想起儿时围绕在父母身边,合家团聚的情景,苏轼总是无限感慨。“兼怀子由”正是苏轼对于弟弟的深切思念之情。
我曾经不明白,为什么经常会在中秋晚会,或者元宵晚会上出现这首词?原来,不仅是因为苏轼的这首词写得好,还有他在背后所隐藏的浓浓的亲情相思意。而这份情意,不正是中国人对于亲情重视的体现么?
中秋佳节,月圆之夜,在能够团圆的,也有不能团圆的。所以苏轼才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感叹。我们今天,也同样有很多因为工作,或者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回家团聚的人。
比如,守边的战士、坚守岗位的各行各业的人、离家遥远放假时间太短而无法归家的人,这些人,也成了家人的牵挂与思念。
中国人是重情的民族,特别是对于自己的亲人,更是挂念。所以,中秋,春节,就成了团圆的希望。特别是春节,离家再远,也要长途跋涉回家聚首。中秋,因为放假时间短,所以相比之春节,能够回家的人少了很多。
于是,通过各种形式来表达思亲的就有很多很多:电话,网络,寄明信片,甚至如苏轼那样写下诗词来寄托思念的。
中秋是华人的中秋。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过中秋的习俗。而那些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人游子,也是祖国母亲的孩子,他们也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的兄弟姐妹。
所以,用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表达这份情意,也是再合适不过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