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郭先生和狼》:以兼爱为底色的心灵拷问
仁陷于愚,君子不与
《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当不明是非的“滥好人”,遇到了忘恩负义的“白眼狼”,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透过周东申先生的版画作品,重温一下这个寓意深刻的经典寓言吧!
《东郭先生和狼》 9cmX14.4cm 2016
东郭先生和狼得故事家喻户晓。东郭先生把兼爱施予恶狼身上,因而险遭厄运。这一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也存在着东郭先生式的问题。一个人应该真心地爱人,但丝毫不应该怜惜狼一样得恶人。
——周东申
该作品题材选自明代马中锡所著《东田先生》一文中的《中山狼传》,着重表现了东郭先生救了中山狼,却被中山狼张嘴舞爪要将其吃掉的故事情节。原文如下:“先生举手出狼,狼咆哮,谓先生曰:‘适为虞逐,其来甚速,幸先生生我,我馁甚,馁不得食,亦终必亡而已。与其饥饿死道路,为群兽食,无宁毙于虞人,以俎豆(读音zǔ,两中都是盛食物的器皿)于贵家。先生既墨者,摩顶放踵,思一利天下,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遂鼓吻奋爪,以向先生。先生仓猝以手搏之,且搏且却,引蔽驴后,便旋而走,狼终不得有加于先生,先生亦极力拒,彼此俱倦,隔驴喘息。先生曰:‘狼负我!狼负我!’”
《东郭先生和狼》(局部)
从图像叙事的角度,周东申先生以写实的手法、用实景还原的方式,将恶狼与东郭先生的故事还原在一个原野之中,细致地刻画了路边的野草、石块、布口袋以及散落在地的书籍;将文学作品中狼“鼓吻奋爪”的语象转换为一只恶狼张开血盆大口、仰天长啸的图像;将东郭先生“隔驴喘息”的语象转换为东郭先生因惧怕而瘫坐在地、右手捂头、左手朝狼摆手、口中连说“狼负我!狼负我!”的图像。如此令人身临其境的画面,既通俗易懂地展现了“恶狼被救不仅不感恩,反而要吃掉东郭先生”的故事情节,又发人深省、深入思考。
《东郭先生和狼》(局部)
从形式构图分析,该作品为方形构图,一只鼓吻奋爪、张开血盆大口、仰天长啸的恶狼位于画面左侧,面露疑惑、被吓得瘫坐在地的东郭先生位于画面右侧,画面中心是狼张开的血盆大口。本应高大勇猛的人,却变得弱小无依;本应惧怕人类的狼,却如此张牙舞爪,要置人类于死地。恶狼的强悍有力、肆无忌惮、扬武扬威,与东郭先生的虚弱无力、胆小无辜、唯唯诺诺形成鲜明的对比。作品在人类与动物、善与恶、好与坏的对比中,突出了狼的忘恩负义、东郭先生的善恶不分,进而揭示了故事的主旨和意义。
《东郭先生和狼》(局部)
从木刻艺术表现手法分析,首先周东申先生以线造型,他用粗细不同、长短不一、曲直各异的线条进行形象塑造,最终形成画面。如他以刻刀深入木板,刻出粗重的轮廓线和结构线,准确呈现人体和动物体的结构;以细直的线条表现恶狼身上的毛发,突出了狼的生性特征;以弯曲的、凿刻出的线条表现东郭先生的衣纹走向和装饰纹样,突出了东郭先生摇摆不定、糊里糊涂的性格特征。远处的天空,路边的花草、石头,散落在地的书籍和麻袋也都是用线条精细刻画。这是周东申先生的艺术独特性的体现之一。其次,周东申先生计白当黑,仅用黑白二色形成画面,通过黑白对比凸显画面主要内容和形象,表达主题和意义。如在该作品中,东郭先生的面部和手部是白色的,其他部分是黑色或灰色,突出了东郭先生的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恶狼的头部、胸部、腹部和腿部也有很多高光形成的白色,其目的是为了突出狼的健硕和凶狠。为了使画面和人物更加立体地呈现,周东申先生在黑色和白色之间,用细密的线条所形成的灰色进行过渡,从而使画面更为和谐、自然和统一。再次,周东申先生以无当有,擅用留白使画面内容进行延伸,给观众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这体现出周东申先生对中国绘画所特有的构图和画面表现方式的继承与发展。因此,周东申先生的这件作品体现了中西版画艺术的沟通与融合,是中西艺术合璧的佳作。
《东郭先生和狼》(局部)
从内容和意义层面分析,很显然,这是一则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恶狼代表的是忘恩负义的恶人,东郭先生代表的是不辨是非的所谓“好人”。“兼爱”是一种很伟大的思想,但将其用于恶人身上,不但不能使其向善,反而助纣为虐,使好人遭殃。因此,这则寓言故事教育我们要明辨是非,对于坏人坏事绝不能听之任之、帮之助之,而应对其进行严惩,绝不姑息。
——云沙西河
现在,“东郭先生”和“中山狼”已经成为汉语中固定词语,“东郭先生”专指那些不辨是非而滥施同情心的人,“中山狼”则是指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仁陷于愚,君子不与。有爱心是好事情,但千万不能成为不明是非的“东郭先生”,遇到“中山狼”式忘恩负义的“白眼狼”,就要坚决、彻底地消灭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