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国学精粹《中庸》连载之二十七(全33篇)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国学精粹《中庸》连载之二十七(全33篇)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2-01 09:16:00
阅读:
国学精粹《中庸》连载之二十七(全33篇)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中庸》

作者:孔伋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章句》,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中庸就是即不善也不恶的人的本性。从人性来讲,就是人性的本原,人的根本智慧本性。实质上用现代文字表述就是“临界点”,这就是难以把握的“中庸之道”。

第二十七章 明哲保身,进退自如

【原文】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1)!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2)大哉!礼仪(3)三百,威仪(4)三千。待其人(5)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6),至道不凝焉(7)。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8),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9)。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10)。《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11)其此之谓与?

【注释】

(1)洋洋:盛大,浩翰无边。(2)优忧:充足有余,(3)礼仪:古代礼节的主要规则,又称经礼。(4)威仪:古代典礼中的动作规范及待人接物的礼节,又称曲礼。(5)其人:指圣人。(6)苟不至德: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苟,如果。(7)凝聚,引申为成功。(8)问学:询问,学习。(9)倍:通”背”,背弃,背叛。(10)容:容身,指保全自己。(11)“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引自《诗经•人雅.烝民》,哲,智慧,指通达事理。

【译文】

伟大啊,圣人的道!浩瀚无边,生养万物,与天一样崇高;充足有余,礼仪三百条,威仪三千条。这些都有侍于圣人来实行。所以说,如果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因此,君子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之处;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所以身居高位不骄傲,身居低位不自弃,国家政治清明时,他的言论足以振兴国家;国家政治黑暗时,他的沉默足以保全自己。《诗经》说:“既明智又通达事理,可以保全自身。”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赏析】

这一章在继续盛赞圣人之道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层次的重要问题。

首先是修养德行以适应圣人之道的问题。因为没有极高的德行,就不能成功极高的道,所以君于应该“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之处;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朱熹认为,这五句“大小相资,首尾相应”,最得圣贤精神,要求学者尽心尽意研习。其实,五句所论不外乎尊崇道德修养和追求知识学问这两个方面,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德育”和“智育”的问题,“又红又专”的问题。我们今天实施的教育方针,也不外乎是在这两方面之外加上“体育”一项。其性质内涵自然有本质的不同,但其入手的途径却是相通的。

有了德、智两方面的修养,是不是就可以通行无阻地实现圣人之道了呢?问题当然不是如此简单。修养是主观方面的准备,而实现圣人之道还有赖于客观现实方面的条件。客观现实条件具备当然就可以大行其道,客观现实条件不具备又应该怎样做呢?这就需要“居上下骄,为下不倍”,身居高位不骄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大丈夫气概。至于“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的态度,则是与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一脉相承的,都是对于现实政治的一种处置,一种适应。反过来说,也就是一种安身立命,进退仕途的艺术,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当然,说者容易做者难,看似平淡却艰辛,要做到明哲保身,的确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要协“明哲保身,进退始终,不失其道,自非贤达,孰能兼之?”(《杜佑致仕制》)宋代陆游更是直截了当地感叹道:“信乎明哲保身之难也!”(《跋范文正公书》)

明哲保身,方能进退自如,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这当然与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桂起”的“自由主义表现”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我们切莫把它混为一谈。

相关推荐

  • 国学精粹《中庸》连载之二十七(全33篇)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中庸全文,《中庸》作者:孔伋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中庸》是被宋代学人提到突出地位上来的,宋一代探索中庸之道的文章不下百篇,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

    美文欣赏
  • 为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受教育水平远远高于其他时期?

    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社会苦痛、政治混乱的悲剧时代。此时汉朝建立的儒家一统天下的局面早已被打破,出现了儒佛道并存。玄学清谈的风气和由此而产生的自由开放的思潮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加之战乱的破坏,使官学教育举步维艰,甚至呈倒退趋势,与之相反的私学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佳句赏析
  • 无师自通的王冕学画

    王冕学画,元朝时期,绍兴有个叫做水南村的地方,山光水色相映,景色秀丽,曲径通幽。村上共有三户人家,一家姓王,一家姓秦,一家姓李,这里山多田少,所产粮食仅够维持温饱。

    文章阅读
  • 《后汉书》二十句,不忘古而知今

    后汉书,打开UC浏览器查看更多精彩图片《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诗词赏析
  • 9月29日 恭逢一代宗师南怀瑾先生逝世纪念日 顶礼缅怀

    南怀谨,编者按:南怀瑾先生,浙江温州乐清县人。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文化传播者、中国文化国学大师。南怀瑾自幼接受传统私塾的严格教育。抗战时期,先是投笔从戎,执教于军校,后来辞去教职,遍历名山大川,寻访高僧奇士,后在名寺闭关研修佛学,得多位著名高僧传授。

    佳句赏析
  • 中庸之道 | 把一切道理都说尽了

    中庸之道,之前,多次说要“封笔”的余秋雨,最近又出新书《中国文化课》,讲述了中国#文化#的古往今来。他谈到中国文化长寿基因之一,在于中国文化讲究#中庸#之道,不走极端,总是用一种有弹性的灰色哲学来解答问题。在他眼中,如果有的时候路不安全,就要在尽量安全的路上,这是中国的中庸之道的思维。

    美文欣赏
  • 何为中庸之道,为什么中庸能被中国人推行千年,看完这个你就懂了

    中庸之道,解释:待人处世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矣,其至矣乎!”最通俗的说法:不偏向;2、不过度.

    美文欣赏
  • 《中庸》全文及注释

    中庸全文及译文,《中庸》全文及注释第一章 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美文欣赏
  • 古文品读┃后汉书:今不虑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后汉书,《后汉书•窦武列传》【释义】今日不记得以前的失误,就会又走上翻车的旧路。【出处】《后汉书•臧宫传》【释义】传闻的事情,大多数都是不真实的。

    诗词赏析
  • 「博览」读书哪有什么秘诀

    王充博览,闲读马南邨的《燕山夜话》,嘘唏慨叹之余,发现书中有不少读书方法与勤读故事。南宋陈善在《扪虱新话》一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

    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