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眼又到了国庆假期的“终章”
七天长假说结束就结束了
心里总还是有一点小难过的

这个假期您过得还舒坦吗?
是出去看人山人海了
还是在家清闲呢?
想起前几天看新闻报道
各大景点游客扎堆
即使现在已经到了有些冷的秋季
但那一幅幅“人海图”
着实给我看热了





不管是出去玩也好
还是在家待着也罢
我得提醒您明儿就要上班了
该收心该“倒时差”的
快快行动起来!毕竟
“搬砖”不易,且搬且珍惜

话又说回来
虽然今天是国庆假期最后一天
但同时今天也是
咱们中国的传统节日——
“重阳节”
若是我不说,您是不是都忘了
今天是九九重阳呢?
都说北京人的重阳有“三宝”
登高、赏菊、吃花糕
此话不假但是还不够完善
既然说到这儿了
那今天我就和您好好说说
咱老北京的重阳节
究竟应该怎么过

01
重阳的历史来历


重阳节中的“重阳”二字,其历史来源来自我国五经之一的《易经》。
《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农历的九月九日,因月、日都是阳数,两“九”相重,故称重阳。
又因“九”在个位数中是最大的数字,古人以“九”为最高,比如老北京人形容前门楼子最高“九丈九”,再如李白诗“疑是银河落九天”。

古人认为“九”是象征吉祥长久的“至数”,两九相重,即是至数相遇,“至而又至”,又是两阳相叠、“阳上加阳”,这样,就被认为这一天是非同一般难得相遇的吉日良辰,于是就把这一天定为“重阳节”。
02
桓景重阳剑斩“瘟魔”



桓景剑斩瘟魔
咱们都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大部分都与纪念某位重要人物有关,他们或是民族英雄或是对老百姓有特殊贡献,所以才会被人世代铭记,重阳节也不例外。
在旧时北京,一到重阳节这天,长辈们都会给小辈们讲一个“桓景重阳节剑斩瘟魔”的故事,一来加深了孩子们对重阳节的理解与认识,二来也表现了咱北京人对重阳节的重视。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里住着一个凶狠、恐怖,被称为“瘟魔”的怪物。
每次瘟魔出现,周围的老百姓就要遭殃,几乎每家都有人病倒甚至丧命,弄得这一带人心惶惶,老百姓为此愁眉不展。
其中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的父母都在瘟魔的作恶下因病而死了,他自己也因此差点丧命。
从病魔中活过来的桓景决定去外地访仙学艺,为乡亲们除去瘟魔。于是他依依不舍地辞别了媳妇和年幼的儿子,踏上了学艺之路。
桓景到处寻师学道,寻遍了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探寻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位法力无边的仙长。
桓景不怕路途的遥远与艰险,找到了那位具有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被他的精神所打动,最终收桓景为徒,并教他降妖剑术,又赠给他一把降妖宝剑。桓景废寝忘食地苦练,终于练就了一身超凡的武艺。
某天,仙长给了桓景一包茱萸叶和一盅菊花酒,并密传他辟邪用法。仙长将桓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为恶,你已学成本领,理应回去为民除害了。”于是,桓景便骑着仙鹤回家了。

九月初九的早晨,桓景回到了家乡,他遵照仙长的嘱咐将乡亲们带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并且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和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工作。
中午时分,伴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了汝河,可是它才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一阵阵茱萸奇香与菊花酒气,便立即止步,脸色骤变。
此时的桓景手握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将瘟魔刺死于剑下。
老百姓们为了感谢桓景的大恩大德,也为了纪念这个除掉恶魔、恢复安宁的日子,就把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年复一年地流传了下来。
03
老北京的重阳节怎么过



重阳节登高、敬老、赏菊、吃重阳糕是咱们熟知的重阳习俗,老北京人当然也遵从古习这么一直过来着。
不过,比起普遍意义上的重阳习俗,咱老北京的一些特有习俗也从侧面印证了咱对重阳节的重视。或许,有些您还不一定知道呢~
当然按照顺序咱们都还是要一一说道一番。
01
重阳节登高

在《燕京岁时记》中有记载:“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士提壶携榼,出郭登高。南则在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荆门烟树、清净化城等处,远则西山八刹等处。”
旧时北京,一到重阳节,大家伙就带着吃的喝的出城登高去。老北京人最爱去的登高处为西山八大处、香山、五塔寺、北海、景山五亭、陶然亭等地,在登山的过程中,玩到高兴时,人们还会吟诗作赋、吃烤肉。
02
重阳节赛马

对于这个习俗您肯定没怎么听过,因为现在这个习俗早已消失不存在了。
但是在旧时京城,在阜成门外三里许的钓鱼台,每年重阳节,身处京城的少年们都会在此处赛马游乐,旧俗称为“望海楼”。
当然这不是瞎说,在《燕京岁时记》中有记载:“钓鱼台在阜成门外三里许,有行宫一所,南向。每届重阳,长安少年多于此处赛马,俗称曰望海楼。”
诗意又浪漫,可惜咱们现代人是见不着了。
03
重阳节吃花糕

“中秋才过近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对于老北京人来说,没有花糕的重阳节是不完整的。也因此在重阳节这天吃花糕也成了必不可少的习俗之一。
“花糕”又称菊花糕、重阳糕。吃花糕源于“登高”的“高”,因为花糕的“糕”字与“高”同音,象征“步步高升”之意,所以重阳节吃花糕也是为了求个吉利。
重阳花糕


重阳花糕
旧时老北京花糕种类繁多,一类是饽饽铺里卖的烤制好的酥饼糕点,如糟子糕、桃酥、碗糕、蛋糕、萨其马等。
一类是四合院里主妇们、农村妇女用黄白米面蒸的金银蜂糕,糕上码有花生仁、杏仁、松子仁、核桃仁、瓜子仁五仁。


还有的是用油脂和面的蒸糕;将米粉染成五色的五色糕;还有的糕中夹铺着枣、糖、葡萄干、果脯,或在糕上撒些肉丝、鸡鸭肉丝,再贴上“吉祥”或“福寿禄禧”字样,并插上五彩花旗。
当然,花糕和中秋节的月饼一样,除了家人自己吃外,大家伙也会买来送亲友,与亲戚们一同分享这美味的糕点。
04
重阳节赏菊、饮菊花酒

“九花者,菊花也。”在旧京都,菊花也被称为“九花”。
每到重阳的时候,京都的富贵人家们都会在自家的院子里放置摆菊花的架子,然后摆上数百盆的菊花来观赏。
远远望去数百盆的菊花像山一样,所以也有种说法为“九花山子”。


赏菊、饮菊花酒是老北京人过重阳节的另一项重要风俗。
这是因为菊花乃秋之骄子,其色艳丽,富于神韵,其品坚贞,经霜不凋,深得人们喜爱,尤以文人墨客为甚。
边赏菊,边饮菊花酒,边吟诗作赋实在是滋润。
而这重阳节饮菊花酒的习俗最早起源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正如他那句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潜对菊的喜爱可是出了名的,因此后人效仿他,遂有了重阳赏菊的风俗。

老北京人赏菊常去的地方是天宁寺、景山公园、北海公园、中山公园的唐花坞等地。
天宁寺位居旧京近郊广安门外,地势较高,可登临远眺京城,旧时这里的殿宇虽已破旧,但古树参天植物花卉繁茂,花团似锦,尤以多姿貌美的菊花繁多而闻名古城,成为金秋登高赏菊游乐的好地方。
晚清诗人李静山的《增补都门杂咏》曾有诗曰:“天宁寺里好楼台,每到深秋菊又开,赢得倾城车马动,看花犹带玉人来。”
05
重阳节插茱萸

打小咱们都会背那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体会诗人王维对家乡的那种思念之情。
殊不知在旧时的北京“遍插茱萸”也是曾经的重阳风俗之一。
“茱萸”全称吴茱萸,也称越椒,是一种芸香科植物,它具有散寒止痛、温中止泻、开郁杀虫的功效。古代还有“吴仙丹”和“辟邪翁”之称。

老北京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祸消灾,于是人们会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是磨碎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即插茱萸)。
除了佩戴茱萸外,有些人家也会头戴菊花,其目的都是为了避祸消灾,祈求平安。
到了清代,北京人过重阳节还有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用以“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06
重阳节的良乡酒与糟蟹

重阳节除了以喝菊花酒为主外,其实旧京都的人们还喜爱喝“良乡酒”。用良乡酒配以糟蟹食用,那味道真是甘美无穷。
所谓“良乡酒者,本产于良乡(现北京房山区良乡镇),近京师亦能造之。其味清醇,饮之舒畅……”
糟蟹么咱从立秋就开始说起了,所以这儿也就不给您再多赘述。
其实除了良乡酒和糟蟹以外,旧京都的人们还会在重阳节这日吃“鸭儿广”(一种梨)、柿子、山里红等,可谓是花样繁多。
07
重阳节的风筝

重阳节这天,老北京人还有放风筝的风俗。秋高气爽的日子,借着秋风,各种各样的风筝在空中翱翔飘荡,别提多美了。
而且放风筝这样的活动老少皆宜,深受老北京人的喜爱。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也正是一位资深的风筝爱好者。相传曹雪芹不但是扎制风筝的行家——人称“曹氏风筝”,他还非常喜爱放飞风筝。
有一年重阳节时他就曾在宣武门外太湖湖面上有过精彩的风筝放飞表演,赢得百姓们的喝彩。
08
重阳节要归宁父母

除了以上外,其实旧时京都的重阳节还讲究“归宁父母”一俗。
“归宁父母”指的是,父母会在九月初九天明时迎接女儿回娘家,并且取片糕搭在女儿额头上,一边搭一边还祝福女儿:“愿儿百事俱高”。
凡有出嫁女儿者,都备名酒、糕点、水果去接女儿回家。
所以重阳节又称为“女儿节”。这个风俗至今仍在北京郊区一些地方流传着。
重阳习俗真不少
不过,习俗虽多最重要的
还是在咱们的那一份心意上
都说重阳节要敬老爱老
不如在假期最后一天
陪着父母一起去
登高、赏菊、吃花糕吧~
您说呢?

图源:网络、摄图网
部分资料来源:
《燕京岁时记》、传统文化杂谈、网络
- 上一篇:中医典籍《张氏医通》第一卷
- 下一篇:甘肃这4座具有重要意义的钟鼓楼,哪个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