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郭佳实习生周菁摄影李子云
发现钟子期墓是在地图上,7月初,“城地理周刊”记者从蔡甸返回的路上,GPS显示钟子期墓就在附近。
“相逢不如巧遇”,不如下车去看看。车停在蔡甸区绵延的马鞍山山脚下,在郁郁葱葱的树林环绕下,宽阔,寂静的钟子期墓建于此。
知音亭里的孩子正在看青石碑上的字。
钟子期墓。
石碑正面镌刻着“楚隐贤钟子期之墓”几个篆书大字。
钟子期墓
由古至今多次修复
眼前的钟子期墓已被扩建成供游人和市民瞻仰、休憩、游览的公园。穿过宽敞的停车场,便可见写有“钟子期墓”的石碑。上面还显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再往前走,便是公园高高的牌楼,有两层楼高,正面“高山流水”四个字,由著名书法家、汉阳人李必达书写,而背面“知音源”几个字由孔子第七十四代孙、著名书法家孔可立题写。
穿过牌楼没多远,一块天然巨石雕琢而成的供奉鼎便映入眼帘,供奉鼎里还插着残香,想必是最近一些有心人慕名而来祭拜过这位隐贤。供奉鼎后就是钟子期墓冢了,墓冢直径10米,环以0.9米高的青石垣,由一棵棵翠绿的松树围绕着。
据史料记载,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汉阳的知县就建了钟子期墓并立了碑。只可惜“文革”时期被毁。1980年,汉阳县政府恢复墓冢。1987年在墓冢的南面建成了“知音亭”。
1995年,蔡甸区政府对墓冢进行了维修,才有了现在墓冢的规模。2008年又对其周围进行修整。因其属“知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同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蔡甸区政府将其扩建为钟子期公园。
去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伯牙子期传说”
多年申请“国家非遗”被否
伯牙子期的传说,相信多数武汉人都了解,很多外地客,甚至是高鼻碧眼的外国人来到武汉,都要来寻寻“高山流水”、“伯牙子期”的故事。然而,在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却频频受阻,直至去年,才申请成功。
据悉,早在2006年,武汉就开始将“伯牙子期传说”申报国家级“非遗”,但数度落败而归。其原因,“伯牙子期传说”是民间故事,没有这段传说的完整证据链。而此前“伯牙子期传说”的申报,只有明代作家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一孤证。其中虽然详细记载了故事的地点在“汉阳江口”,但评审委员们认为“汉阳江口”,可能是小说作者安插的一个虚构地。
2013年,华师大民间文学研究生王源,在做《伯牙子期传说圈研究》研究生论文时,发现了明代说书人的话本——《贵贱交情》。此书不仅比《警世通言》早14年,关键是该话本还详细记载了伯牙子期故事以及地点,即“汉阳”、“马鞍山”、“集贤村”等地名,更令人信服的是,话本中的诸多地名至今仍存。因此,原来申报的孤证,变成了一条完整的证据链。最终助“伯牙子期传说”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
龙头鱼身的龙太子
为知音亭避邪
钟子期墓及公园的存在,更好的为这个“国家级非遗项目”进行传承,弘扬了“知音文化”。
在安静的公园中,可见道路两旁的典故介绍,其中,还有钟子期墓的残碑的图片,从字面看,应为清代时立的,据说这个残碑现在收藏于蔡甸区博物馆。
清康熙《汉阳府志·古迹》记载,县治西五十里马鞍山,是钟子期故居,将钟子期墓建于马鞍山脚,无可厚非。
提及钟子期,肯定少不了提及伯牙。(有学者认为伯牙原本就姓伯,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在小说中的杜撰。)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世上再无知音,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破琴绝弦”,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了。
在钟子期墓右前方,即是纪念两人情义的知音亭。碑亭为水泥结构仿木建筑,通高6米、长5.2米、宽4.2米,亭座为青石垒砌而成,4根仿木水泥圆柱支撑着青灰色的歇山式飞檐回环亭顶,柱基为鼓形。亭顶是古代建筑中的鸱吻(chīwěn)造型,有避邪之用。
相传鸱吻是龙的儿子,所谓龙生九子,鸱吻为其中之一。龙头鱼身,口润嗓粗而好吞,这位龙子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有喷浪降雨的本事,可以防火,于是古人喜欢将其建于殿脊两端,当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的寓意。
碑亭中央矗立着高2米、宽1.3米、厚0.20米的重刻青石碑碣,墓亭正面镌刻着“楚隐贤钟子期之墓”几个篆书大字,背面为重修碑记。碑记为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张舜徽撰文,全文620余字,为文言文体。字为鄂籍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遐举所书,书体为隶书,笔道老辣凝炼,遒劲雄浑。
采访当日,正值中午,炎炎烈日下,来此的人不多,偶尔有放暑假的孩子从后山下来,好奇地在墓前和碑前看了看。
知音故里的孩子们,正通过身边这些潜移默化的文化传播,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