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人祖咏,为盛唐前期的田园山水派诗人。代表作有《终南望余雪》《望蓟门》《七夕》《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陆浑水亭》《家园夜坐寄郭微》《送丘为下第》和《古意二首》等,其中以《终南望余雪》《望蓟门》两首诗最为著名。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这是唐代诗人祖咏的一首五言绝句,是祖咏在科举考试考场上写的一首试帖诗,题为《终南望余雪》。
唐代科举考试注重考诗,应试诗有严格的规定,试帖诗应写六韵十二句。可祖咏呢,在考场上只写了上面这四句就交卷了,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没按规定来写,相当于交了白卷。主考官看了这四句,觉得写得不错,就问祖咏为什么不继续写完十二句?祖咏说:“意尽”。就是说我把意思都写到位了,如果再添一句就是多余的了。祖咏不愿意做画蛇添足的蠢事,他的功名就也因此而无望了。
唐代的科举制度,到玄宗朝,开明经与进士两科取士。明经要好考些,录取率为十之一二,进士要难考些,录取率为百之一二。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现在也难推断祖咏入场时的年纪。从祖咏交往较多的同辈诗人王维、储光羲来看,祖咏考中的这年,也该是近三十岁的人了。
也许,祖咏早有心理准备,已把功名利禄放在脑后了。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执拗,使他的作品获得了内容和形式,思想和艺术的完美统一,使得这一佳作得以流传千古。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衬托出了祖咏那种遵循艺术规律,不为名利所左右的刚正不阿的性格。
祖咏的这种性格注定了他在仕途上的不得志,他的好友王维在《赠祖三咏》一诗中这样写道:“结交三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勤苦)余不浅。”可见其不得志到了何等地步。祖咏的诗歌很少反映社会问题,多的是描述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适,风格当属于王维、孟浩然一路。
从这首诗看,祖咏确实写得简洁洗炼。诗的一、二两句写“望”,终南山的背阴处,景色清峻幽丽,郁郁葱葱的常青树辉映着终年积雪,色调分明,壮而且秀。山势高耸,积雪与白云蓝天相连,如同在古画中浮着的一般,悬在天半,意境开阔,风光迷人。
前两句把终南山雪后的秀丽景色生动逼真地描绘了出来。
第三句写林梢的上的阳光。进一步从正面谊染“余雪”景致。林表,即林上。
“霁色”,指雪后出现的阳光。因为是雪后傍晚,太阳的微光只能抹在林梢,所以说“林表明霁色”。十分准确形象。
以上三何是实写。诗中有画,画面涵真,色彩鲜明,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四句是虚写。从终南想到它对京城里气候的影响。天虽然放睛了,但俗语说:“风后暖,雪后寒。”特别是雪后的份晚,城里会因而更加寒冷,千家万户的平民百姓会遭到寒气的袭击。诗人对之寄以深切同情。终南山雪景虽“秀”,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实生活并不“秀”。这点晴的一笔,弦外有音,耐人寻味。
整首诗虚实相兼,情景交融,创造了深邃的意境。意境既出,作品便戛然而止。
常言说:“画龙点睛。”龙既已被点出眼睛,便腾空飞舞了起来,那么,即使再添一笔,也是多余的了。祖咏不因写应试诗,而去做画蛇添足的蠢事,这样就使作品获得了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高度和谐完美的统一。同时, 也从侧面衬出了诗人那种为遵循艺术规律,不为名利所屈的刚正性格。
真正好诗,讲究言简意赅,含蓄隽永,意在言外。读和辽样的好诗,犹如品尝松子棒仁,清香满口,而且有反复明啡味的余地。
唐代著名文学评论家殷璠,在谈到祖咏的诗歌特色时”指出:“味诗剪刻省净,用思无苦。"(《唐诗纪事》)这的确是有见地的评论。仅以我们面前的这首为例。你看,他只写了十二句应试诗的三分之一,堪称"剪刻省净”,但写景状物却是那样细腻酒真而义富于特色,韵昧又是那样隽永。于此可以悟出祖咏的“用思”是何其“苦”了。《终南望余雪》流传千年而不衰,生动地证明了历代的广大读者的欣赏水平,比起当时的那位主考官,不知要高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