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比王安石小了16岁,二人都是北宋文坛泰斗,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但两人的不合由来已久。凭着苏轼的人见人爱属性,后世不少人因此对王安石颇有成见,认为定是王安石嫉妒后辈比自己有才华,才导致了苏轼一生多次被贬,最后死在了回京的路上。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或许我们可以从一首诗开始说起。
老对头王安石二次拜相,苏轼专门写诗嘲讽
1076年,王安石二次拜相,这一年苏轼39岁,已自请出京为官5年,正在密州任知州。当年苏轼的离开完全是情非得已下的自保,那时王安石实行变法,二人是敌对阵营。明知斗不过,离开京城的漩涡对苏轼来说是唯一的办法。而后苏轼先是在杭州任通判,再转到密州知州,好不容易听到王安石被罢相的消息他自然是欢欣得很,以为自己可以再请调回京。可是数月后,王安石又因得到神宗的信任再次拜相,这下苏轼自然更加看其不顺眼了,于是专门写下了首《花影》怒怼,全诗可谓句句有水平。我们先来看一看:
《花影》
北宋.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句句一语双关,借讽花影来讽人。诗的的开篇用“重重叠叠”来形容花影其实就已经有气恼之意,花影一层又一层借着爬上了亭台,几次叫童子去打扫,却怎么也扫不走,此时的诗人是无奈而又愤懑的。三、四两句则是更郁闷的牢骚之语,花影白天在太阳照射下肆意,到了傍晚太阳下山了才得以消退,而是月亮一升上来,又把花影送来了。
虽然诗写得极含蓄,但显然苏轼是借咏花影来讽刺王安石以及朝中得志的小人。按苏轼当年的出名程度,每次有新作必被四处传唱,所以王安石大概率是读了这首诗的,史书没有记载王安石对此是什么态度,但苏轼对他的一腔怒气他其实早就知道了。
3年后苏轼陷乌台诗案,王安石力保他不死
就在写完《花影》3年之后,1079年苏轼在任职湖州时,写了一篇名为《湖州谢上表》的表文。本来这只是一篇不起眼的朝廷例行公文,在文中苏轼陈述了自己在湖州无多大建树后,却偏要加上一句:“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后来又有人故意拿出苏轼这些年所有的诗词文章,挑出了不少毛病,就这样苏轼下大牢。这一次出事的共有29位大臣,基本上都是平日与苏轼有书信、诗词唱和往来的,其中也包括了苏辙和黄庭坚等人。
坐在牢中的苏轼此时是惶惶不安的,他甚至已经写好了绝命书《狱中寄子由二首》。而此时的58岁的王安石早在两年前就请辞宰相之职,退出了京城的权力中心,外任集禧观使。本来京城的一切早就和他没有关系了,而且出事的还是将自己视为死敌的苏轼,但王安石不但没有落井下石,而是专门修书一封给神宗,在书信中他写道:“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很显然王安石是要力保苏轼不死。
王安石为什么要这么做?
都说“文人相轻”,但很显然这说的是一般的文人,这话用在王安石身上是不合适的。当年苏轼和自己是因为见解不一才不合,如今变法已不再施行,在王安石眼中苏轼不再是对敌,而是一个他欣赏的后生。这个时候王安石救他,是出于文人间的相惜,联想起苏轼当年的嘲讽,不得不说王安石确实是个有肚量的君子。
后来在多方努力下,苏轼的命保住了,被贬至黄州,开始了下半生的征程。五年后,苏轼在回京的路上特地去了一趟金陵,看望了王安石,对于这次见面史书上记载不多。但可以肯定此时苏轼心中对王安石不再有怨,而是一腔敬重。
- 上一篇:中医典籍(本草纲目)第10卷
- 下一篇:中庸全文及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