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诗」11月30日:<a href='https://www.edusy.net/tag/zhongnanwangyuxue_12846_1.html' target='_blank'>终南望余雪</a>](https://img.edusy.net/uploads/allimg/200123/014J31W5-0.jpg)
2018年11月30日
农历 十月廿三
![「每日一诗」11月30日:终南望余雪](https://img.edusy.net/uploads/allimg/200123/014J35b5-1.jpg)
![「每日一诗」11月30日:终南望余雪](https://img.edusy.net/uploads/allimg/200123/014J31256-2.jpg)
阴岭:北面的山岭。
林表:林梢。
![「每日一诗」11月30日:终南望余雪](https://img.edusy.net/uploads/allimg/200123/014J31N3-3.jpg)
插图作者:陈小唯
![「每日一诗」11月30日:终南望余雪](https://img.edusy.net/uploads/allimg/200123/014J35638-4.jpg)
祖咏,字、号均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人。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诗多状景咏物,宣扬隐逸生活。其诗讲求对仗,也有诗中有画的特点。
这是一首应考诗,按规定是要写十二句的排律,祖咏只写了四句,不写了。考官很欣赏,要求他写满十二句。但诗人认为意思表达完了,不肯接着写。因为字数不够,考官没有录取他,但这首诗千古传颂,成为唐代山水诗的代表作。从诗题可以知道这是写远望终南山的余雪。为什么是余雪呢?因为唐朝会诗考试时间多在农历二月春季举行。这个季节的终南山积雪已经开始融化了,所以诗人看到的是余下的雪。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终南山位于长安南部,所以从长安城看到的是终南山的阴面,此时终南山的阴面山岭一片秀丽,“浮”字是说云层萦绕在山顶,这样山顶的积雪看起来就像浮在云端之上一样。这两句把终南山的秀丽和险峻完美地展现了出来。“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霁色”,表示写的是雪后初晴的景色,“暮寒”则说明是夕阳西下时的景致。树林的顶端被夕阳照射得明亮无比,但很快太阳就会落入地平线以下,诗人不禁感觉到长安城中也因傍晚来临而变得更加寒冷了起来。现代物理常识也告诉我们融雪天是吸热的,所以融雪天气温比下雪天气温更低,加之天色渐晚,就更觉得冷了。后两句从视觉转到感觉,把余雪融化时所带来的寒气描写得极为传神。
(鸣谢:上海江东书院)
![「每日一诗」11月30日:终南望余雪](https://img.edusy.net/uploads/allimg/200123/014J325J-5.jpg)
书法:河北省书协会员 阜城陈龙
本文转载自:央视重大主题宣传新媒体“1号线上”【央视荐诗】,11月30日,终南望余雪,上海江东书院供稿。
审稿:杨文丽
编辑:王小逵
![「每日一诗」11月30日:终南望余雪](https://img.edusy.net/uploads/allimg/200123/014J32W7-6.jpg)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每日一诗」11月30日:终南望余雪](https://img.edusy.net/uploads/allimg/200123/014J3AS-7.jpg)
![「每日一诗」11月30日:终南望余雪](https://img.edusy.net/uploads/allimg/200123/014J31358-8.jpg)
- 上一篇:重阳节是怎么来的
- 下一篇: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中国人该知道的故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