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织就中国“天网”,第一代雷达兵回忆“从大学到部队”的岁月

织就中国“天网”,第一代雷达兵回忆“从大学到部队”的岁月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1-20 10:35:01
阅读:
织就中国“天网”,第一代雷达兵回忆“从大学到部队”的岁月

1950年3月,架在安国路76号楼顶的“日四式雷达”。

1949年上海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首支雷达队,保卫上海安全。

半个多世纪后,以此为背景的电影《天眼风云》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文治堂首映。影片讲述了解放上海的英雄连连长周长生,一群意气风发的大学生,一队骁勇善战的苏联空军英雄,在充斥着挑战危机和使命担当的战斗中经历着萌发的友情、爱情,奉献着青春、生命……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顾锋,党委宣传部部长胡昊,原空军雷达学院院长、编剧郭锡林,第一代空军雷达兵代表,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师生出席本次活动。

这部电影取材于郭锡林的长篇小说《天波浩渺》。“拍这部电影不是我一个人的愿望,而是所有的雷达兵的共同心愿。”郭锡林说。郭锡林长期在雷达兵部队工作,有着丰富的雷达兵生活和工作体验,写这部小说的初衷是“只因始终怀揣着雷达兵的情怀,感受着雷达兵的精神,加之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萦绕纠缠,不写出来、不传出去,难以心安,难推其责”。

织就中国“天网”,第一代雷达兵回忆“从大学到部队”的岁月

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第一代雷达兵出席电影开机仪式。 图文均为 上海交通大学 供图

6月22日,电影首映结束后,雷达兵代表、上海交大校友黄为群现场讲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黄为群说,新中国刚诞生之际,百业待兴,百民思平,国防保卫力量面临从单一陆军转变成多军种的起步阶段。“二六大轰炸”后,上海军管会情报处请示经市长陈毅批准,直接向上海交大“召唤”,迫切期望上海交大学子赴情报处(暂借)工作3个月。

这个无比重要的任务经上海交大党委研究,落在了工学院电机工程系“电四讯”毕业班同学的肩上。

面对祖国的召唤,上海大城市的迫切需求,“电四讯”毕业班的20多名党团员自愿放弃尚有一个学期即将毕业的“愿望”,在1950年2月16日春节大年夜的下午,赶赴上海警备司令部情报处(提篮桥安国路76号一幢8层楼高的大厦)报到。

黄为群回忆,在安国路报到后,上海交大学子分成7个组,边学习原版的《无线电原理》“雷达”章节、《雷达原理》等书籍知识,边拜师请教并摸索各类雷达的名词、技术和装备。在上海交大蒋大宗等教师的指导下,上海交大校友钱尚平的协助下,他们很快承担起了观察、操纵、报告等值勤重担。在缺资料、缺器材的情况下,克服了无数的困难。

织就中国“天网”,第一代雷达兵回忆“从大学到部队”的岁月

1950年6月21日,上海交大部分学子回校,摄于图书馆前。

至1950年底,经上海市政府同意和发文,动员上海各所高校大三以上学生参干参军。许多学子不光一人报名,还出现了姐妹、兄弟或姐弟一起参军的景象。当年,上海交大何捷明同学带着弟弟一起参干。

黄为群回忆道,1950年底,他在上海交大电机系电讯组四年级学习,提前应届毕业参军。在雷达兵创建初期,他在北京军区雷达营参与保卫首都领空的任务,先后在天津大沽、青岛太平角、连云港大浦雷达站当技术员,维修过美式、日式、苏式雷达,遇到很多困难,但上海交大培育的底子使他得以应对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

织就中国“天网”,第一代雷达兵回忆“从大学到部队”的岁月

1956年,给女兵授衔,后排左一为陆平,左三为何捷明。两位1950年底参干,加入雷达部队。

1954年底,黄为群被调到初创的防空军高级防空学校,担任雷达教员。空防合并后,学校改名为空军第二高级专科学校。学校承担着培训在职营团政工干部的任务,使他们能适应雷达兵等新兵种领导工作的需求。

有了上海交大学子的参与,许多雷达专业技术的难题被逐个解决和攻破,同时产生了多个“第一”:第一个在雷达荧光屏上发现敌情、执行战斗任务的雷达站;第一个用雷达替代人工跟踪初见端倪,具有真正意义的雷达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开始诞生;第一个破解了雷达有“眼”(号称“千里眼”)无影的难题;第一次由雷达、火力等部队协同作战的雏形开始萌发。

织就中国“天网”,第一代雷达兵回忆“从大学到部队”的岁月

当年登在《解放军画报》的第一位女雷达技术副连长陆平。

有军事学者评价称,上海安国路76号是诞生新中国“雷达兵的摇篮”。上海交大第一批学子无疑是这个“摇篮”中的骨干人群,许多上海交大人为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黄为群表示,回顾雷达部队的初创时期,在1950年期间,参加防空雷达部队的上海交大学子不少于52位。他们后来在祖国天南海北,像“种子”一样,做技术带头人、技术副连长或教员等,培养出雷达部队的骨干队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