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周敦颐在中国理学史上的地位,陈来先生在《宋明理学》一书中称:“由于理学的创立者程颢、程颐曾向他问学,故周敦颐被后来学者视为道学开山之祖,在《宋史·道学传》被列为道学之首。”在这里,陈来先生首先点明了理学的创立者是二程,因为二程曾跟周敦颐学习,所以周才被后来的学者认定为道学的开山之祖,而道学即理学。
《濂溪周元公全集》十三卷,明弘治周木刊本,周敦颐像
但陈来先生又在引言中称:“宋明理学,有人又称为宋明道学。其实,道学之名虽早出于理学之名,但道学的范围比理学要相对来得小。北宋的理学当时即称为道学,而南宋时理学的分化,使得道学之称只适用于南宋理学中的一派。”由以上这段话可见,陈来先生并未认定周敦颐就是道学的开山之祖。而《宋明理学》一书,其第一章的题目是“宋明理学的先驱”,第二章则为“北宋理学的建立与发展”,此章的第一节所讲就是周敦颐,这似乎又是将周敦颐排在了北宋理学的首位,而这种排法恰好与《宋史·道学传》相符合。
《濂溪周元公年表》明弘治周木刊本
汤一介、李中华主编的《中国儒学史》宋元卷的第五章题目是“周敦颐的儒学思想”,此文谈到周敦颐的地位时称:“周敦颐的著作在当时影响并不大,未能广传。到了南宋,道学兴盛,周敦颐被尊为‘道学宗主’,他的著作受到普遍重视。”那么是谁把周敦颐尊为道学宗主的呢?该书中又称:“自朱熹首定周敦颐为道学宗师以后,宋明时期的理学家大都响应和遵从了这一说法。也就是说,以周敦颐为理学(即朱熹所谓道学)开山,在理学范围内是逻辑上一致的,因而是可以说得通的。”但是,本书中又谈到了关于周敦颐的两个争论:“一是周敦颐是否理学开山,一是《太极图》及图说是否周敦颐自作。归结起来,《太极图》问题是全部争议的焦点。”看来,周敦颐是否能成为名副其实的道学宗主还是个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来由,则是周敦颐主要的代表作《太极图》的发明权问题,因此,要确立他是否为理学开山的地位,就要从《太极图》的来源聊起。
《濂溪周元公全集》十三卷,明弘治周木刊本,卷首刻《太极图》
周敦颐在15岁时,父亲周辅成去世,他的舅舅郑向将周敦颐的母亲,也就是自己的妹妹接回了开封。当时郑向在朝中任职,后来他又被外派为杭州知府。周敦颐20岁时,舅舅去世,次年母亲也去世了。周敦颐把母亲葬在了丹徒,并在镇江鹤林寺内读书守丧。
《性理论》一卷,清咸丰二年木活字本 ,卷首为《太极图说》
这段守丧经历对周敦颐极其重要,因为鹤林寺有位法名寿涯的和尚,有人说周敦颐的《太极图》就是由寿涯所传。这样的说法就等于否定了周敦颐是《太极图》的发明人,但也有人认为这种说法不正确,于是关于周敦颐是否为《太极图》的发明人,后世有着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大约可分为了三派:一为肯定派,二为否定派,三为折中派。
周敦颐所绘《太极图》
对于这三派,梁绍辉在《周敦颐评传》一书中,将其总结为:“一是因袭说,二是自创说,三是加工改造说。因袭说认为《太极图》完全出自陈抟的《先天图》,朱震首倡其说。自创说认为《太极图》是周敦颐一手自创,并无师承,朱熹首倡其说。加工改造说则认为周敦颐的《太极图》并非自创,是有渊源的;亦非因袭,是通过改造和加工的,黄宗炎、毛奇龄力主其说。”看来这件事很复杂,但还是需要做一番辨析,因为这关涉到了周敦颐是否能够成为道学宗主的问题。
窗外的路标
我们先聊一下朱震的说法,朱在《汉上易解》中说过这样一段话:“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穆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放以《河图》《洛书》传李溉,溉传许坚,许坚传范谔昌,谔昌传刘牧。穆修以《太极图》传周敦颐,敦颐传程颢、程颐。”
朱震在这里叙述了《先天图》的来由,他说《先天图》首先是由陈抟传给了种放,种放又传给穆修,穆修传给李之才,而李之才又传给了邵雍。朱震这段话讲到这里又做了个转折,因为他又接着叙述种放把《河图》《洛书》传给了李溉,而李溉又经过三传,到了刘牧手中。讲到这里,朱震又做了个转折:原本前面提到的种放传《先天图》于穆修,而此处朱震又接着说穆修把《太极图》又传给了周敦颐,之后周又传给了二程。
找到了地方
如此论起来,陈抟所发明的《先天图》到了穆修手里变为了两图,穆修把《先天图》传给了李之才,而李又将其传给了邵雍,同时穆修又把《太极图》传给了周敦颐。看来无论是《先天图》还是《太极图》,其重要的传承人是穆修。
那穆修是否真的传图给周敦颐了呢?这要从穆修的生平聊起。按照《宋史·文苑传》的记载,穆修在“明道中卒”,而“明道”是仁宗赵祯的年号,这个年号存在的时间大约不到两年,那时周敦颐年仅十六岁左右,刚刚跟着母亲来到了开封,这样小小的年纪,穆修把如此重要的秘笈传给他,似乎概率不高。
新做的石牌坊
《东轩笔录》中也记录了一位名叫穆修的人,这位穆修性格很嚣张,他在任海州参军时,因跟通判搞不好关系而被贬往他处,这个人很怪异:“晚年得《柳宗元集》,募工镂板,印数百部,携入京相国寺,设肆鬻之。”看来,穆修想从事出版业来挣碗饭吃。他的书刻得怎么样,没有资料记载,但事实证明他不是经商的材料,因为他在卖书的过程中,不允许他人翻看,如果别人翻书不买,他又会恶言相向,于是乎,他刻的这部书按照《曲洧旧闻》上的说法——“终年不售一部”。这样的一个人似乎不太可能藏《太极图》这么重要的秘笈,所以,这位穆修传《太极图》给周敦颐,想来也没太大可能。既然穆修没有传《太极图》给周敦颐,这《太极图》又是从哪儿来的呢?按照朱熹的说法,他认为《太极图》就是周敦颐所发明者,朱熹说:“以先生之学之妙,不出此图,以为得之于人,则决非种、穆所及。”
墓园入口处
朱熹认为周敦颐的学问很高妙,用不着从别人那传承过来,更何况,他认为无论是种放和穆修,学问都比不上周敦颐,周怎么可能跟他们学习。朱熹的这个说法更像是一种推论,可是随着朱熹看到了更多的史料,渐渐对自己的这个判断没有了底气。《宋元学案》卷十二录有刘静修的考证:“朱子见潘志,知图为周子所自作,而非有所受于人也,于乾道已丑,已叙于《通书》之后矣。后八年,记书堂则亦曰‘不由师传,黙契道体,实天之所畀也’。又十年,因见张咏事,有阴阳之语,与《图说》意颇合,以咏学于希夷者也,故谓‘是说之传,固有端绪。至于先生,然后得之于心,无所不贯,于是始为此图,以发其秘尔’。又八年,而为《图》《书》注释,则复云‘莫或知其师传之所自’。盖前之为说者,乃复疑而未定矣。”
看来朱子最初认定周敦颐就是《太极图》的发明人。然而朱子在八年之后又修订了自己的这个判断。他仍然说《太极图》不是有人传给了周敦颐,虽然前人也有类似的图,但是周的图只是与之暗合。此后又过了十年,朱子又看到了新的证据,他又改口说:看来这个图前人也有过草创和发端,但那些草创的人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而是到了周敦颐这里,才将《太极图》完善了起来。此后又过了八年,朱熹又称不知是什么人把图传给了周敦颐。虽然朱子没有明确讲出《太极图》的发明权不是周敦颐,但也算婉转地承认了周所绘制的《太极图》是有所传授。
墓园的右侧
对于《太极图》的来由,黄宗炎则认为,周敦颐是根据河上公所发明的《太极图》改造而来的。《宋元学案》卷十二中载有黄宗炎的这段论述:“周子《太极图》,创自河上公,乃方士修炼之术也,实与老、庄之长生久视,又属旁门。老、庄以虚无为宗,无事为用。方士以逆成丹,多所造作,去致虚静笃远矣。周子更为《太极图》,穷其本而反于老、庄,可谓拾瓦砾而得精蕴。但缀《说》于《图》,而又冒为《易》之太极,则不侔矣。”
在这里,黄宗炎明确点出《太极图》的发明人是河上公,但他认为河上公不属于儒学,而是老庄之流的旁门左道,周敦颐将《太极图》进行改造,成为了儒家学说,黄认为这正是周敦颐的一大贡献。但黄又认为周敦颐在《太极图说》前面放上这个《太极图》,是周敦颐想以此来冒充《易经》上所说的太极,所以他认为周敦颐的这个做法不好。
左侧对称还有一个小亭
其实早在宋代的乾道五年,朱熹在编《太极通书》时,就将附在《通书》后面的《太极图》从《通书》中单独分了出来。到了淳熙六年,朱熹又把《太极图》中的图和文分开,形成了《太极图》和《太极图说》。淳熙十四年,朱熹又为该书作注,当时的陆九韶就为此事写信给朱熹,称:“《太极图说》与《通书》不类,疑非周子所为。不然,或是其学未成时所作。不然,则或是传他人之文,后人不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