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在位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个月,但在他主政期间坚持简朴、仁爱和诚挚的理想,国家开始出现繁荣兴盛的局面,当得起他谥号中的仁字,也无愧他一代英主的美名。
朱高炽生于洪武十一年,父亲是明成祖朱棣,母亲是明朝开国第一名将徐达之女徐氏,也就是后来的徐皇后。按理说,父亲能征善战,母亲又是将门之女,朱高炽多多少少都会遗传点他们的基因。朱高炽在儿童时代,除了接受正统的儒家学术教育外,也按父亲的要求练习武术和箭术,《明史》记:“稍长习射,发无不中”,箭术还是很高明的。但是他的性格沉稳端重,喜欢读书,也许是因为朱高炽体态肥胖,行动不便,总要有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而且也总是跌跌撞撞,加上自身喜静厌动,从而慢慢荒废了武学。虽然他在一定程度上学会了箭术,但总的来说他很少表现出从武的资质,这也就导致了对于一生嗜武的明成祖朱棣,并不喜欢这个儿子,相反比较喜欢勇武有力的朱高煦。
明太祖朱元璋还是很关心燕王的几个孩子。洪武二十八年,朱高炽被册为燕世子。有一次,朱元璋派这个少年在天刚亮时去阅兵,回来报告的速度令人十分惊讶,但他不慌不乱的解释说,由于清晨太冷,我让士兵们吃完早饭后再检阅,所以回迟了;后来朱元璋为考验他在政治方面的实力,于是让他审阅几份朝廷官员的奏折,只见他有序列的分开来,并做出自己对于奏折的见解。朱元璋被他的文才和行政能力所打动,认为他有做圣人的潜质。
朱高炽虽然不喜武学,但不代表他毫无武略。朱高炽发动靖难之役时,命令朱高炽留守北京。建文帝的大将李景隆曾一度率领五十万大军杀到了北京城下。形势危急下,朱高炽并不慌乱,迅速组织起城内仅余一万多人的军队, 以坚忍不拔之志阻挡住了李景隆的进攻,保住了北京城。这场战争对靖难局势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也是朱高炽在靖难中最耀眼的一笔。
朱高炽虽然在位十个月,但他作为太子监国长达二十年。在这二十年中无疑是最煎熬的,朱高炽虽然被立为太子,但这个位置一直都没有稳当过。朱棣无时无刻不在监视朱高炽,朱高炽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纵是如此也经常换得父亲的无端指责与谩骂。派去的礼部侍郎胡濙被太子的仁厚所折服,“以皇太子诚敬晓谨七事密奏之,自是上疑始释”。
而当朱高炽终于登上帝位,他便雷厉风行地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力图纠正永乐时期司法的弊病。反对朱棣北征的夏元吉被释放,杨溥也被释放。这些人都被委以重任,成为洪熙、宣德两朝的重臣。不仅如此,跟建文帝有牵连而被处理的官员全部被平反,他们的家属后代都从流放的边疆回到了南京,而且很多被授予官职。
朱高炽在立足未稳时,就敢于凭借自己的正义感和良心改正自己父亲的错误,不怕有人反对,不畏人言,毫无疑问这是需要勇气的。朱高炽还积极选用贤臣,削汰冗官,将可有可无的官员被解职,派监察御史到全国各地去调查官员的政绩,并为官僚机构的任命寻求合适的人选。
在永乐年间,战争、劳役等繁重天下的百姓已经不堪重负,民力已经到了极限。朱高炽即位后就下令:停止各地太监的采购项目;所有在建和没上马的工程全部停止;取消郑和下西洋的一切事项;派出调查组前往各省调查减税和赈灾情况。
朱高炽的做法,使人民得到了充分的休养生息,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明朝进入了一个稳定、强盛的时期,为后来的“仁宣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明史》对朱高炽的评价是: 在位时间不足一年,用人行政,善不胜书。 假使老天能让他多活几年,涵濡休养,德化兴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除了这些事情,还有一件事缭绕在朱高炽的心头,那就是把都城迁回南京。也许是在南方长大的朱高炽并不适应北方的气候和生活习惯,也许是迁都北京后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大了整个国家的财政开支,与朱高炽的行事方略不相符合。但朱高炽只是看到了局部,没有从全局和更高的战略角度来考虑。迁都南京固然会减少行政开支,但无疑会削弱整个帝国的国防。如果当时真的回都南京成功,那么用不着等到崇祯十七年,也许明王朝就会出现跟南宋一样的局面。迁都的事宜做好准备后,朱高炽就已经离去了,迁都的事情也就搁置下去了。
朱高炽的突然死亡给历史留下一个谜团。有人认为朱高炽死于嗜欲过度。大臣李时勉在他即位不久就曾上一奏疏,其中就有劝他谨嗜欲之语。朱高炽看了奏折后,怒不可遏,当即令武士对李时勉动刑,李时勉险些为此丧命。也有的人认为朱高炽身体肥胖,喜静不喜动,大概患有心血管、足疾等疾病。
朱高炽临终前留遗诏称:“朕既临御日浅,恩泽未浃于民,不忍重劳,山陵制度务从俭约。”这句话的大意是, 我做皇帝也没几天,没给人民带来什么恩泽,不要为我的丧事加重人民的负担 , 请一切从俭。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朱高炽的仁德与宽厚。
这位仁德的皇帝就此结束年了他的一生,但他的所作所为将始终为人所牢记。
后世史学家因此评价明仁宗、宣宗父子说 “ 明有仁宣,犹如周有成康;汉有文景”。
明仁宗朱高炽,当之无愧的一代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