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心放
俗话说“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此语前句形容朱元璋、后句形容他的后裔恰如其分。万历朝是明代开始走向衰亡的节点,算一个典型例子。究其原因,是万历皇帝长达30多年(也有20多年一说的)不上朝谋政,使整个国家长期陷入混乱之中。 是啥原因造成的呢?
(一)太子独立执政后,打击他从小就不满意的所谓“帝师党”
从明至清,在历代帝王的大力推广下,程朱理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社会等级观念甚嚣尘上,封建君主专制也达到了顶峰。始作俑者当推太祖朱元璋。从放牛娃逆袭成皇帝后,肯定要好好过一把君临天下的瘾。他把自认为不尊崇皇帝的孟子从孔庙里移除,说其大逆不道,今后考试不再出《孟子》。成祖朱棣杀了大臣十族(笔者旁白:比犯滔天大罪诛九族还要多一族)......明朝历代皇帝在朱元璋的带头下,是十分厌恶别人对其不尊重的。
张居正(1525-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张居正在任太子朱翊钧帝师期间,把朱翊钧当作自己的孩子对待,管教得过于严格。
史书载,朱翊钧从小不爱读书,但愿意花时间练习自己喜欢的书法,张居正明确表示反对,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说宋徽宗书法好却亡了国。朱翊钧偶尔跟太监宫女们嬉戏打闹,张居正发现了就会给李太后禀告。李太后巴不得当老师的严加管教学生,就会严厉的批评朱翊钧......
一句话,朱翊钧很反感老师,张居正给他留下了有逾越君臣名分的恶感。朱翊钧十岁登基,史称明神宗,开启万历朝。在李太后的支持和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策划下,万历朝的头十年,进行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即先后在本土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均取得了胜利,社会经济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开创了“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万历十年时,李太后年老体衰不能视事,张居正病逝,长大成人独立执政的万历皇帝,在其政敌的挑唆下,对张居正和他重用的人大搞“秋后算帐”。包括戚继光在内的一大批贤臣能人被迫害,朝政陷入了混乱。
分析起来,张居正自己也有不少毛病,晚年的张居正,刚愎自用,唯我独尊,生活十分奢侈,贪婪收贿赂,违规使用轿夫人数,服用春药频繁亲近女色等,使得万历皇帝和政敌有了口实。
万历皇帝十岁就登临御座,的确年龄太小,童年是缺失的,不符合人的成长规律,造成了生性懦弱心胸狭隘的性格缺陷。但李太后和张居正也要负相当大的责任,没捏拿好君臣关系,教育无方。这些潜在的问题,在人事环境变化后,成了皇帝性格上的致命弱点,严重损害了其执政能力。
(二)中国版的“温莎公爵”,不爱江山爱美人
爱德华八世(温莎公爵),是英国历史上一位极富传奇性又充满争议的国王。他爱上一个离过两次婚的美国女人华里丝·辛普森后,成为英国自中世纪以来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主动退位的国王。万历皇帝爱上郑贵妃后,虽然没主动退位,却长期懒政怠政。
郑贵妃以前只是个淑嫔,得到万历皇帝宠爱后,不到三年就升为德妃再升为贵妃。
史书上对其评价褒贬不一,有说她“闭月羞花”、“乖巧玲珑”,“聪明机警、喜欢读书、通晓诗文”等,也有说她“相貌妖艳,阴狠毒辣”,“祸国殃民的妖孽”,“专权和嫉妒”,“觊觎皇后宝座”、“嗜权如命、野心勃勃、不择手段,诡计多端”、“智商水平……到市场骂个街而已”等等。一句话,是贬大大的甚于褒。
笔者管见,郑贵妃之所以能赢得万历皇帝的青睐钟情,肯定与他的美貌分不开。但女性单靠色相取悦当皇帝的男人,是不会长久的,更不会让“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更多的是由于她通晓诗文、聪明伶俐,填补了皇帝精神上的寂寞,让万历皇帝真正体验到了做一个男人的滋味。
万历皇帝不理朝政,天天在后宫与郑贵妃耳鬓厮磨,沉湎酒色淘空了身子,使得大臣们深为不满。心直口快、恪守祖训的雒于仁以近乎责备的语言说他:溺郑妃,靡言不听……此其病在恋色也。接着又用《色箴》告诫他:艳彼妖姬,寝兴在侧,启宠纳侮,争妍误国。成汤不迩,享有遐寿。进药陛下,内嬖勿厚……溺爱郑氏……其病在恋色者也。
面对重色误国的指责,万历皇帝自辨:朕只因郑氏勤劳,朕每至一宫,她必相随。朝夕间她独小心侍奉,委的勤劳,何曾有偏?
郑贵妃在生活和精神方面成了皇帝的支柱,却严重影响了皇帝的谋政治国,甚或皇帝酗酒吸毒也没劝阻,不应当算一个好女人,但把祸国殃民的责任归咎于她也是没道理的。实则应由万历皇帝本人负全责。
(三)万历皇帝多年不上朝理政,用消极的办法应付需要处理的问题
万历皇帝多年来居于深宫,不上朝理政也不出宫门,确实让人匪夷所思,笔者管见,除了迷恋郑贵妃的原因外,还有两件事,是他采取躲和拖的办法消极应付。
一是史称的“国本之争”,就是立太子的问题。
万历皇帝临幸了王宫女后,生下了大儿子朱常洛,然后与郑贵妃生下了三子朱常洵。万历皇帝不爱王宫女专爱郑贵妃,“爱屋及乌”,一心想立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要求“立长不立幼”的大臣们,不服他的气,以维护祖制为名,非让他立朱常洛不可。
万历皇帝就跟大臣们嗑上了。
万历生性懦弱,不想背上滥杀的罪名,除了偶尔用免职招数,大多采用板子打屁股的方法来对付劝谏的人。可大家不害怕这惩罚,争先恐后来劝谏,愿意最终挨板子或者被免职,以证明自己刚正不阿(笔者戏白:嗬嗬!挨板子付出的成本不高),后世人认为他用不上朝的消极办法报复大臣们,惹不起躲得起,图个耳根清静。“国本之争”长达15年后,他势单力薄,黔驴技穷,最终只好妥协,立王宫女的儿子朱常洛为太子。
二是明代四大疑案之一的“梃击案”
据《明通鉴》载: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初四酉刻,有不知姓名男子,持枣木梃进入慈庆宫门,击伤守门内侍李鉴。至前殿檐下,为内侍韩本用等所执,付东华门守卫指挥使朱雄等收系。
因慈庆宫居住的是太子朱常洛,这事就成惊天大案了。案子发生后,经过刑部初审和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法司会审,认为叫张差的凶犯是疯癫者,因在老家受到了刺激,来京上访,误闯入慈庆宫的。但也有蛛丝马迹可供深查。因为如果得逞,太子身亡后,郑贵妃和她的儿子是最大的获利者。不少大臣怀疑是郑贵妃和其兄弟郑国泰策划的,坚决要求追查到底。
当时朝政已十分混乱,大臣中党派林立、攻讦为常,不知有多少人打算利用这个案子兴风作浪,此时万历已经当了43年皇帝,来日无多,不想把太子和皇帝、贵妃的矛盾摆到天下人面前,极不容易的来次亲自出马,召见太子及他的三个儿子,并让内阁大臣方从哲以及有关人来作见证。皇帝和太子演起了双簧。皇帝说他很信任太子,孙子们也都长大了。太子也懂得起,说没有继续追查下去的必要。最后皇帝下诏把凶手杀了完事。可是他本人死后,这案子多次被翻出来,一再引发政局动荡。
“国本之争”和“梃击案”因万历皇帝的不作为造成,是加速明朝走向衰亡的重要原因。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四川阅读悦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约作家。
推荐:
古代想当奴才也不容易,看看《红楼梦》里柳五儿的求职经历
知道盛宣怀吗?从他家走出来的女佣成就了民国时期两大显赫家族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