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最大的就是朱熹,一代大儒称之无愧。
1
他不仅是世界的名人,还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还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
他的思想在15世纪影响朝鲜,16世纪影响日本,17世纪引起欧洲的注意,1714年在欧洲翻译出版了《朱子全书》。
在西方汉学家看来,他的方法论基本上是经验主义的唯理论,他对儒教世界的影响,可与托马斯·阿奎那对基督教世界的影响相比。
2
清朝康熙帝也曾这样评价朱熹: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
然而,这样一位大师,也有性格缺点,但在朝廷之上,可能就是致命的,晚年被搞得狼狈不堪,斯文扫地,含恨去世。
究其原因,可能就是四个字:政治斗争!
3
朱熹曾通过宰相赵汝愚推荐,出任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也就是皇帝的老师。
此时朱熹已经65岁,但他性情过于耿直,喜欢倚老卖老,经常在讲学的时候上书皇帝要“克己自新,遵守纲常”,甚至连续六次上本弹劾台州知府唐仲友贪赃枉法,因此而得罪了许多权贵。
而朱熹仗着自己帝师的身份在皇帝耳边喋喋不休,甚至指责皇帝的不是,皇帝也对朱熹极为不满。
宋宁宗即位后,朱熹提醒皇帝防止左右大臣窃权,引起专擅朝政的韩胄嫉恨,把朱熹的道学诬蔑为“伪学”。
4
庆元二年,爆发了有名的“庆元党案”。
朝廷大臣忌惮社会舆论,不敢过分谴责朱熹。
韩胄指使亲信、监察御史沈继祖捏造朱熹的罪状——霸占友人的家财、引诱两个尼姑做自己的小妾,诋毁朱熹的名誉,把一贯清正廉洁的朱熹搞得声名狼藉。
古人注重名节,甚至把名节看得比生命还重。这样的政坛恶意攻击还一天比一天厉害,甚至有人公然叫嚣要处死朱熹。
最足以致命的是,朱熹在这样的恶劣政治环境中可能是因为年老体衰和心力交瘁,最终承认了自己的这些罪名,更让世人们肯定了朱熹败坏了道德纲纪。
5
庆元六年(1200年),朱老夫子在孤独而凄凉的病榻上含恨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