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唐朝,很多人肯定会想到雍容大气、开放包容的盛世。盛世下的百姓,每逢佳节自然要搞些娱乐活动。不知你有没有发现,唐朝人有时候很喜欢“踏歌”?
诗仙太白在《赠汪伦》里写:“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里也写道:“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他也以《踏歌词》为名写过很多首诗,如:”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窗映树鹧鸪鸣。“
可见在唐代,踏歌是一种比较流行的娱乐方式,而且雅俗共赏,还常常有诗人唱和,有点像现在的rap、踢踏舞。用踏步和应着拍子,感受音乐的律动,呦!呦!每一个未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的辜负,唐朝的人们一定憋坏了。
今天就来聊聊,唐朝这种风靡全国的娱乐活动。
一、形式多变,从宫廷到民间的狂欢
踏歌的历史非常久远,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可以说,我们的祖先在劳动之余,就有娱乐的需求,对节拍的感知能力,是天性使然。1973年秋,青海大通一座马家窑类型的墓葬曾出土了一件绘有“舞蹈”花纹的彩陶盆。在内壁上绘着五人一组,手拉手,面向一致,头侧多有一斜道,似为发辫,摆向划一,每组外侧两人的一臂画为两道。反应了祖先在狩猎劳作之余,在大树下、小湖边或草地上,欢乐地手拉手集体地跳舞和唱歌。这其实是最早的踏歌形式。
在早期,踏歌风俗与农耕生活息息相关,只是一种用于祭神祈福的歌舞,到了汉代,在宫中开始流行,《西京杂记》记载:
汉宫女以”十月十五日,共入灵女庙,以豚黍乐神,吹笛击筑,歌《上灵》之曲。既而相与联臂,踏地为节,歌《赤凤凰来》。“
宫女踏歌表演基本的舞蹈动作就是,一群人,手牵着手,结队而歌,以脚踏地,应节而舞。
到了唐代,这种活动更是盛极一时,也渐渐地广泛传播到南方偏远地区,百姓们也可以单人踏歌,两三人也可,不像豪门贵族那样专门的组织。
比如我们熟悉的李白好友汪伦,为好友送行,在岸边踩地打着节拍唱歌。传说中唐代的“八仙”之一蓝采和,也是这种单口表演的类型。五代人沈汾在《续仙传》中记载,蓝采和不知是哪里人,常常衣服破烂,走遍各地城市行乞,踏着歌,打着大拍板,给人们表演。想想是不是和现在的快板有点类似?只不过尺寸大了点,有三尺长。他机灵诙谐,常逗得人们笑到倒地。
他似醉非醉,还踩地唱着《踏歌》:
“踏歌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三春树,流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金银宫阙高嵯峨……”
不过仅仅“独乐乐”的表演,哪能满足开放的唐朝人?成千上万人联欢,那才有氛围。于是,每到节庆假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朝廷组织的巨型“广场舞”活动热闹非凡。唐玄宗时过上元节,曾精选了长安少女上千人,在灯轮下踏歌三日夜。女子身着华丽精美的装束,跳着优美淳朴的舞姿,盛况空前。
乡野村民,也有“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的描述。古人倦夜长,实在精力过剩,那怎么办?来一起嗨个痛快。以至于一次踏歌表演结束,常能在现场拾到很多掉落的装饰品。刘禹锡的《踏歌词》就说:“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
二、财政困难,也不能阻止朕办舞会
既然风气这样开放,作为盛世的代表唐明皇陛下,又擅音律,自然对歌舞娱乐,有一份莫名的钟爱,才登基半年,就在元宵节组织宫廷的大型活动。
据唐人郑处诲《明皇杂录》记载:
”每正月望夜,(皇帝)又御勤政楼,观作乐。贵臣戚里,官设看楼。夜阑,即遣宫女于楼前歌舞以娱之。“
后来还有一位同样精通音律的唐宣宗陛下(846-859年在位),也热衷于排演新曲。虽然这时候国力大不如前了,但追思先皇风范,本着传统精神,再难也不能阻止皇上办舞会:
宣宗妙于音律,每赐宴前,必制新曲,俾官婢习之。至日,出数百人,衣以珠翠缇绣,分行列队,连袂而歌,其声清怨,殆不类人间。
不同于民间大多围圈歌舞,宫廷的舞蹈更正式和专业,经过事先排练。崔液《踏歌词》中,就有“歌响舞分行,艳色动流光”的描写,顾况《宫词》里也有“步舞分行踏锦筵”,说明舞蹈队行根据曲子而变化。
另外,专业表演人才还有各种高难度姿势。如拂袖、倾鬟、低头、弓腰、转身等。所谓“趋走俯仰”,其中还以弓腰最困难,唐人段成式就在《酉阳杂俎》中记录这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书生,醉卧厅中,夜晚忽然看见屏风上女子都下了墙,踏歌跳舞。有一位女子能“反首髻及地,腰势如规焉”,可以弓成圆形。等到书生酒醒,眼前的人又回到屏风中了。
三、传播各地,吸收其他民族的舞蹈形式
踏歌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多民族融合的纽带,也将盛唐气象带到了比较遥远的地区。
大诗人“诗豪“刘禹锡就是大力推广文化事业的杰出代表,在流落胡湘、巴蜀期间,结合当地民俗,创作了大量踏歌歌词。
《旧唐书》记载:”(朗州)地居西南,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民俗好巫,每吟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期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虽然这里各族人聚集,当时“士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对刘禹锡来说无异于一个孤岛。但他却坚持撰文吟咏,努力融入这里的生活。当地的风俗喜好巫祝,每次祭祀,都会敲鼓跳舞,唱着俚俗之歌。刘禹锡就参加进去,还撰写新歌词来教给巫祝。武陵溪洞之间的百姓唱的歌,大多是刘禹锡写的歌词。
后来他又被贬到了夔州,刘禹锡也一样参加当地祭祀,唱起《竹枝》词,吹短笛,击鼓来合节拍,“其声伧伫”,歌者更是“扬袂睢舞”,以唱得多的为最好。这个雎,带有轻松随意的意思,没有专门的彩排,更贴近百姓生活。
刘禹锡听他们的歌曲,认为契合黄钟宫的羽调,他根据古时屈原的历史典故,创作了《九歌》,到现在荆楚一带都还有人在唱着《九歌》击鼓跳舞。
踏歌的传播,使得偏远地区的民风受到影响,情感的碰撞也促成了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形式上也不再有宫廷舞那么讲究,更加自由,男女老少都愿意参与其中,对于阵法、队列也没有限制。慢慢地,人们不再只是祈福祭祀时才会踏歌,在春节、元宵、寒食、中秋,还有送别、思念情人、结伴春游、宴饮聚会时,都可以携三五个朋友、亲人开个联欢“派对”。
四、友好交流,国与国之间的沟通桥梁
盛世下的大唐,最让人神往的还是它兼收并蓄,包容四方的大国气派,在踏歌的形式上,既影响了周围国家,也吸收了异域的舞蹈文化,在古代中国对外交流上是一个巅峰。
早在隋唐时期,踏歌习俗就传入了日本、朝鲜半岛等地。日本还形成专门的“踏歌节会”,定在每年的正月十六。歌词的内容与中国相仿,在结尾处会加上“新京乐,平安乐土,万年春”,万人齐和,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期望。起初在日本民间,踏歌是男女手拉手,混杂期间,后来天皇认为有伤风化,下令男女分开,再到后来,称德天皇下令京都踏歌,一律禁断,但还是挡不住民众的潮流。不过,女子踏歌还是渐渐保留了下来,男子踏歌则慢慢消失。
唐朝不仅把踏歌传播到东南亚、日本、高丽、阿拉伯等地区,也渐渐从这些国家吸取一些异域风情的文化。如在敦煌地区的民间,会受到拜占庭宫廷舞乐的影响,流行”假面”踏舞,人们带着神秘的面具起舞,也给踏歌增添了一丝别样风情。
在很多记载中,人们都会围着拥簇烛火的“灯树”“灯轮”跳舞,这也是一种西域来的东西。比如唐玄宗办大型舞会时用的灯树,高二十丈,点燃了五万盏灯。当时中亚国家”吐火罗(今阿富汗北部)“曾记载:”麟德二年(665年),遣其弟纥献玛瑙灯两具,高三尺余。“多种多样的形式,也为踏歌习俗增添了新鲜的活力,融入了新的元素。
子恒结语:踏歌是唐朝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反应了唐朝不惧外来文化影响,自信大气的心态,不仅向少数民族,也向西域、东亚传播,对于文化是一种再造和创新。可惜的是,这种风气在明清时代汉族地区渐渐走向衰落,因为礼教、思想的束缚日益严重,女子的活动也更趋于保守,文人墨客对百姓的娱乐活动关注就更少了,整个社会渐渐失去了原先的活力,在文化方面自然比起唐朝退步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