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资智回汉最美校友」朱锦春:他有一颗春天般的心

「资智回汉最美校友」朱锦春:他有一颗春天般的心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1-10 17:27:53
阅读:

【资智回汉•最美校友】朱锦春:他有一颗春天般的心

编 者 按

“大学校友是武汉赶超发展的独特优势和宝贵资源。”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发起“百万校友资智回汉计划”。我们相约2017年11月12日,喊华农校友回家,同江城共同进步,问“双甲子”校庆计。从今日起,我们将连续刊载【资智回汉•最美校友】以飨读者,让我们重温校友与华农的似水流年狮山情。

他,受家庭成分影响,12岁时便含泪辍学,回家耕田;

21岁时,被推荐为华中农学院工农兵学员,却几乎入学无门;

23岁时,大学毕业后主动申请到最艰苦的林场工作,面朝青山,垦荒种树;

44岁时,放着局长不干,却上山创业,响应号召再造一个“绿色咸宁”。

初见他时,最打眼的是他胸前别着的那颗火红的华中农业大学校徽。

细聊下来,最动人的是他对漫山碧翠的眷恋、植绿富民的情怀和浓浓的华农情愫。

他就是我校校友、湖北锦春生态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朱锦春。

「资智回汉最美校友」朱锦春:他有一颗春天般的心

朱锦春校友正在阅读《华中农业大学报》

求学:“地主的孙子”坎坷上大学

年少时,受祖父是地主的“成分”影响,朱锦春的人生道路可谓曲折坎坷。

公社、大队、生产队不准他参加民兵会、青年会,不让他入团,不准他升学。尽管小学成绩优秀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初中,但当时只有12岁的他去上学报名的第一天,初中校长找他单独谈话,借口他家田地多,需要回家种田,不让他报名入校读书。朱锦春只有含着泪水回家耕田种地。

1973年由于在生产队劳动表现突出,孙鑑公社和胡泉村派到孙鑑公社企业北山林场工作,由于组织能力强、吃苦耐劳表现突出,林场党支部安排他带武汉市硚口区东风造纸厂下放在北山林场的知识青年69人任知青队长。养鸡、养猪、养羊、同吃、同住、同劳动、开荒造林。

1975年,因在林场生产劳动中表现出色,公社领导推荐他上工农兵大学。在公社组织的选拔考试中,他以作文分数全公社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当他满怀高兴到大队领导处拿入学申请表时,还是因为他的阶级成分,大队所有干部都不肯给他入学申请表。

“当时心急如焚、泪流满面,心里想着这千载难逢的机遇决不能轻易放弃”,回忆起这段经历时,朱锦春记忆犹新,经过反复找大队领导请求,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后,终于拿到了入学申请表。在大队填完入学申请表、签字盖章后,正好遇上瓢泼大雨,他身穿蓑衣、头戴斗笠,步行21公里将入学申请表交到公社,“21公里的泥泞土路,跑起来感觉特别轻快”。

1975年9月初,他被华中农学院宜昌分院林学专业录取,9月17日,他只身带着一口旧木箱,踏上了宜昌求学的征程。

或许是对家乡双溪那漫山碧翠的眷恋情结,或许是对咸宁桂花那“有风香十里、无风十里香”的难以割舍,在华中农学院学习期间,朱锦春就对林学、园林生态学、花卉苗木学、园林植物学、土壤学、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园林植物栽培与插花艺术学等课程情有独钟,对林学似乎有一种天生的爱好与缘份。

在章文才和罗禹初、郭学望等恩师的培养下,他如饥似渴地汲取园林绿化、苗木花卉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营养。由于自己文化程度低,学校的图书馆几乎成为他课余和节假日必去的地方。别的同学在休息时,他自己一人默默无声学习,在看不懂的地方打上记号,然后请成绩优良、乐于助人的同学当课外老师。华中农学院宜昌分院坐落于旅游名城宜昌,那浩淼的长江、天下奇观清江画廊,他都无暇涉足。大学期间,由于他成绩优秀,有组织协调能力,被系领导和师生们推举为生活委员、副班长、班长。

功夫不负苦心人,他以出类拔萃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先后荣获优秀大学生、华农新长征突击手等众多荣誉,并以优异成绩从华中农学院宜昌分院毕业。

1977年,因为是“社来社去”的工农兵大学生,毕业后,他又被分配回湖北咸宁北山林场。

从业:大学生去了最苦的林场

1979年在地区林业局报到上班的第二天,朱锦春就找到林业局领导,表达了不愿留在机关,要去最艰苦、最需要人的白云山林场。

白云山林场海拔689米,因位置偏僻没有公路,只有凸凹不平的崎岖山道,上山下山有20余公里,条件艰苦,绝大多数人不愿去,去了的人都想方设法调回。当时,许多人都说他是有点“傻”,将来肯定要后悔的。

在白云山林场的六年里,白天,他与林场工人同吃同住同流汗,垦荒造林、整理苗圃,跋涉在山山岭岭。晚上,他在煤油灯下整理林场植物、环境、生态、林木等有关资料,研究适合白云山环境、气候的林木、苗圃资料,分析其生产改良、嫁接方案。

一个偏远林场被他建设成了“绿化标兵”。他在咸宁地区率先尝试选择杉树、灰杉进行嫁接,并一举成功,进而创建了杉树嫁接种子园126亩,嫁接成活率达到98.2%,成活率在全咸宁地区林场中居首,为全区供应优良杉木良种。他还回到母校找郭学望老师引回1万根优良泡桐品种回场扦插,三年间为全县各地发展泡桐2760余亩,还在咸宁地区首次发展云雾茶园96亩,为全区、全市茶叶发展起到了推广示范的作用。

他先后任职于咸宁地区国营白云山林场第一任技术员、咸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第一任助理工程师、国营双垅山林果场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场长、工程师、咸宁市园林管理局第一任副局长、咸宁市首席高级园林工程师等。在林科所,他带领职工一道绿化荒山,开垦种植120亩楠竹速丰产林,每亩产竹量达1067株,发展160亩杉木速生丰产林及120亩桂花、樟树、广玉兰等香化苗圃,提供杉树苗造林36900亩。在双垅山林果场,他带领38名干部职工垦荒造林,广植桔树、栗树、葡萄及深山含笑、金叶白兰等36个品种的苗木达300多亩。

不论换了多少个基层单位,但他四十年来,致力于林业、果树、园林科研、生产,研究苗木花卉,为咸宁市苗木花卉的科研、生产、园林绿化建设作出了奉献,被誉为:一生扎根青山中,心血洒满林圃丛,四十多年如一日,染绿群山郁葱葱。

1977年大学毕业后,当时咸宁虽说是桂花之乡,但咸宁城区所有街道、没有一株桂花树,那时的他便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一现状。于是他自己租赁、投资建设苗木示范基地,扦插培育桂花。从1994开始先后在咸宁—温泉一号路(长安大道)温泉城区、咸安城区、咸宁市人民政府大院、区政府大院、咸宁高新开发区、外环路、学院路、银泉大道、桂乡大道、桂花北路、文笔路、武警咸宁支队、市污水处理厂、中央城、翰林名都、学院路、碧桂园等地累计栽植干径达10-12厘米以上、株高4米以上的丹桂、金桂、银桂、月月桂等多达28600余株。

2000年,国家林业局和中国花卉协会正式命名咸宁市为中国桂花之乡,他被誉为“离不开的功臣”。他为咸宁创建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旅游标准化城市立下汗马功劳。先后被评为省、市、区园林绿化先进工作者和优秀人大代表、优秀党代表、优秀政协委员,先后当选原咸宁市第二届、第三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咸安区文联副主席,被聘任为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咸宁市首席高级园林工程师、华中农业大学咸宁校友会会长。

创业:不当局长 “在山上再造一个咸宁”

1998年,咸宁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山上再造一个咸宁”的号召,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下海创业,投资开发荒山资源。当时,已经是咸宁市园林管理局副局长的朱锦春,响应号召下海创业,用一技之长,招聘各类人才,自筹资金承包荒山,创办了咸安区金银桂花园基地、咸宁市观音山水土保持示范基地、中共咸宁市咸安区委组织部党员“双带”示范基地等香化苗木基地。

创业之初,朱锦春带领员工克服资金困难、场地难觅、人员缺少、劳动量大等难题,凭着一腔热血、两手茧花开垦荒山荒地,边垦荒边造林。缺资金,民间高息借贷、职工聚、朋友借;缺劳力,干部上、职工上,花钱请周边村民上。朱锦春同员工一道,赤膊上阵、挥锄垦荒、植树浇水。

2001年,受咸宁市委、市政府委托,他租赁承包创办咸宁市唯一的水土保持示范基地,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为投资建设基地,他个人在民间高息借贷,因地制宜提出采用无性繁殖(扦插、嫁接、压条、分株)和有性繁殖相结合的方法培育优质苗木,将昔日的黄土坡建设成面积达210.7亩整体连片、绿茵葱郁、颇具规模、高端规范的苗木示范基地,荒山变成了集水保科研、试验、监测、科普示范为一体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成为咸宁市永久性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样板苗木示范基地,为促进咸宁生态立市、提升咸宁市乃至整个红壤丘陵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水平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多次受到国家水利部和湖北省相关部门表扬和嘉奖。咸宁市委书记丁小强、市长王远鹤,常务副市长熊征宇,咸宁市副市长、高新区党委书记杨良锋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基地的建设。华农校友胡建华、王汉桥、熊登赞、王槐生等多次前往水土保持示范基地参观指导工作,给予他极大的支持和鼓励。

如今,他已建成包括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红花紫薇、银杏树、深山含笑、红花木莲、七星球茶花等128个优良品种的香花苗木示范基地1086亩。在基地里,苗木品种繁多、枝繁叶茂,最大的桂花树干径达36厘米、株高9米、冠幅达8米以上。

回报:恰如桂花暗留芬芳

宋代诗人李清照有词云:“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形神兼备地描写出了桂花不争芳艳、暗留芬芳的独特风韵。

种了一辈子的树,与桂花结缘的朱锦春算不上豪商巨贾,却也恰如桂花一般,通过汇聚点滴花香,带给人们沁人的芬芳。近二十年来,他无偿为地方绿化提供桂花、樟树等香化苗木近5万株,无偿规划设计园林图纸210余份,无偿帮扶省内外和基地周边农户发展苗木花卉盆景基地9360余亩。他每年用于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的开支,平均都在2万元以上。结对帮扶两名贫困大学生谢倩和陈业伟,先后资助6万元,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2016年3月,他被推选为华中农业大学咸宁校友会会长后,积极与咸宁市各县市区校友联系,多次自掏腰包组织了校友活动10余次,动员咸宁校友资助120名贫困学生。在贵州参加华农大第七次全国校友代表大会暨支教扶贫研讨会之后,他为4所希望小学48名贫困学生捐助24000元,为贵州省大方县为民希望小学捐赠1.8-2.2米高的丹桂(状元红)1200株。为迎接华中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他于2017年2月向母校捐赠干径12-15cm、株高380cm以上、冠幅350cm以上的桂花树120株。

今年3月,学校师生把同植桂花树作为迎接120周年校庆的启动活动之一。明年秋天学校举办120周年校庆之际,他所捐赠的桂花树恰好将香飘袭客衣、花芳醉心脾。

文字|南湖新闻网记者晓齐

图片|南湖新闻网

排版|刘懿漩

责任编辑|丁玲

相关推荐

  • 「资智回汉最美校友」朱锦春:他有一颗春天般的心

    朱锦春,**编 者 按** 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发起“百万校友资智回汉计划”。

    美文欣赏
  • 灞桥村落•揭密贺韶村古村村名来历

    王永年,贺韶村位于灞桥街道办正北8公里的纺渭路西侧,新筑街道办东1.5公里的潘骞路之南。西南接麦王、白陈二村,西北接杨贺村,北接杨庄、新寇、漕渠,东北接潘罗,村民依东村、北村、西村、南村和贺韶村北窑共5个自然村居住。

    文章阅读
  • 走长安乡村游街镇,炒凉粉、花花馍、东岳廟之鸣犊篇!

    平冈细草鸣黄犊,在长安乡村游街镇旅游,让小孩开眼界逛集市,走一走那些不起眼免费小景点,看一看熟悉的自然田园风光,寻找久违儿时童年的乡村时光,那些年盼望和最留恋的日子,品一品带有浓郁地域特色地摊美食“享受久违过程”,咥羊血冒饸饹,便宜,量大。

    佳句赏析
  • 走长安乡村游街镇,炒凉粉、花花馍、东岳廟之鸣犊篇!

    平冈细草鸣黄犊,在长安乡村游街镇旅游,让小孩开眼界逛集市,走一走那些不起眼免费小景点,看一看熟悉的自然田园风光,寻找久违儿时童年的乡村时光,那些年盼望和最留恋的日子,品一品带有浓郁地域特色地摊美食“享受久违过程”,咥羊血冒饸饹,便宜,量大。

    佳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