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将算命等同于封建迷信,这未免有点武断,其实算命乃是玄学,有其道理所在,玄学源于《易经》,而《易经》的源头在“河图洛书”,正如《易·系辞上》所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那什么才算真的“算命”之道呢?黄石公在《素书》中作了解释:“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简而言之,能够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抓住机遇,反败为胜!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朱元璋无愧为“算命大师”
起于微末 投身红巾
朱元璋生于1328年,据其亲自所写的《朱氏世德碑》碑文记载:本宗朱氏,出自西蜀之安汉。上世以来,服勤农桑。
简而言之,朱元璋出身低微,自幼家贫,是所有皇帝中起点最低的。家中子女八人,他行八,得名朱重八,这名字没一点“技术含量”,基本等同于“狗蛋”,所以在其发迹后,改名“朱元璋”。
朱父逝世后,朱家兄弟各自流浪求生,生逢乱世,命比草贱,为了生存,朱元璋不得不剃度为僧,可是百姓无以为生,哪里还有钱粮供养寺庙。无奈之下,朱元璋做起了流浪僧人,四海为家。
这一流浪就是三年,三年中,朱元璋眼见元朝统治者穷凶极恶,横赋暴敛,大肆屠杀汉人,汉人的一条命不过就相当于蒙古人的一头驴!
这让朱元璋大受刺激,也让他懂得,要想过上好日子,就要推翻元朝统治者,别无他法!1352年,时年25岁的朱元璋决定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
自立门户 南下滁州
朱元璋虽不通文墨,却极具军事天赋,作战时往往一马当先,犹如下山猛虎,势不可挡,加之通晓人情世故,左右逢源,很快受到主帅郭子兴的赏识。郭子兴调朱元璋到自己身边担任亲兵,之后更把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
当时朱元璋随郭子兴驻扎在濠州城,小小濠州城,除去郭子兴,竟然还有四个元帅,彼此之间不说团结互助,反而勾心斗角,针锋相对!由于郭子兴势力最大,其他四个元帅联合起来共同对抗郭子兴。
时逢徐州部将赵均用率兵来到濠州,在其他四帅的拉拢下,赵均用绑架了郭子兴,幸得朱元璋率兵营救。至此,朱元璋意识到濠州城中的这帮人难成大器,决心自立门户。
1353年,朱元璋带兵离开濠州,一路南下,沿途招降了几千民兵,在攻破定远横涧山的元军营地后,直击滁州,此时朱元璋部队已经接近三万人!
因势利导 反败为胜
滁州之战于朱元璋而言,至关重要,朱元璋离开濠州后,一直没有落脚之地,如果能够攻下滁州,就可将滁州作为大本营,在此招兵买马,壮大势力!
可是滁州易守难攻,朱元璋几次率军攻城都无功而返,反而损失惨重,无奈之下,只得暂时于滁州城下安营扎寨。
当时朱元璋部队的成分颇为复杂,除去他离开濠州所带的二十余名心腹外,其他都是沿途招揽,还有不少降兵。这些人大都是乌合之众,见攻城不顺,早已打了退堂鼓,更有甚者,已经开始考虑如何逃跑。
朱元璋对此心知肚明,却是没有太好的办法,这天,朱元璋正在帅帐发愁,手下来报,外面来了个相士,自言半仙,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可算生死,可断乾坤!朱元璋年少时四处流浪,一听就知道这是招摇撞骗的假道士,此下心中烦闷,便叫人将其打发走。
突然,朱元璋灵光一闪,计上心来,改变了主意,叫人将相士请进营中,并叫众人围观,众人本以为朱元璋会问攻城之法,没想到朱元璋微微一笑,说道“敢问先生,我能活多久”?
面对如此刁钻的问题,相士却是不慌,自信的说道“你能比我多活一天”!这回答似是而非,却能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
谁知朱元璋不按常理出牌,一听大怒,说道“妖言惑众,给我拖出去斩了”!周围众人都劝朱元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朱元璋不听劝告,执意斩了相士。
到了第二天、第三天……第五天,朱元璋还是安然无恙,众军士都以为朱元璋乃是天命所归,从此死心塌地,士气高涨,一举攻下滁州城!
不得不说,朱元璋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反败为胜的能力真是厉害,只是可怜那个倒霉的算命先生踢到了铁板!
参考资料:《易经》 《易·系辞上》 《朱氏世德碑》 《素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