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是哪种茱萸?

“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是哪种茱萸?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1-08 18:50:26
阅读:
“遍插<a href='https://www.edusy.net/tag/zhuyushaoyiren_18559_1.html' target='_blank'>茱萸少一人</a>”的茱萸是哪种茱萸?

汉 绢地茱萸纹绣

“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是哪种茱萸?

清 石涛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意图

“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是哪种茱萸?

清 茱萸纹盆

“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是哪种茱萸?

古代 佚名 《山茱萸图》

农历九月九日,古人为何要佩戴茱萸囊和插茱萸?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描写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是哪一种茱萸?前一个问题,现代学者并未解释清楚。后一个问题,至今仍未有定论。

茱萸和菊花是重阳节必备吉祥物

众所周知,茱萸和菊花是中国人过重阳节必备的吉祥物,前者雅号是“辟邪翁”,后者又名“延寿客”。但对于为何要在重阳节使用这两种吉祥物,现代学者的解释往往语焉不详,不能令人满意。另外,对于王维诗句“插遍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在解释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分歧。

现代学者对第一个问题解释不清楚,是因为对重阳节的含义在理解上有偏差。一些人简单地认为,重阳重阳,就是阳气太盛,古人认为此日是不吉祥的日子,故须佩戴茱萸囊或插茱萸“辟邪”。重阳是农历九月初九,“九九”就是“久久”,为了“长长久久”,故须饮菊花酒“延寿”。

重阳节是在农历九月,古人称九月为“季秋”。另外,十二地支中的“戌”,与九月相对应,故九月亦称“戌月”。这个时候,从气候而言是天气由热变寒,也是容易产生瘟疫的时候。

茱萸是一种药物

可治多种疾病和防瘟疫

茱萸是一种药物,可治多种疾病和防瘟疫。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云:“茱萸,味辛温。主温中,下气,止痛,咳逆,寒热,除湿血痹,逐风邪,开腠理,根杀三虫。”可见古人早已了解茱萸的药效,故自古以来便有在重阳节佩茱萸囊的习俗。多记载西汉逸闻轶事的《西京杂记》,有一则便云:“汉武宫人贾佩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古,莫知所由。”宋代的《太平御览》引晋周处《风土记》云:“俗尚此日,折茱萸房以插头,言辟除恶气而御初寒也。”

古人于重阳节登高并佩茱萸囊饮菊花酒之事,则见于南朝梁吴均的志怪小说《续齐谐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今世人九月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古人佩茱萸囊,是为了辟邪气御初寒,饮菊花酒,则毫无疑问是为了延寿。《易经》认为“九”是老阳之数,九九八十一,此数于人的寿命而言,已是耄耋之年,人们于此日饮菊花酒,正是期盼生命长久。

古人一直认为,菊花有廷年之效。如曹丕在《与钟繇九日送菊书》中说:“岁往月来,忽逢九月九日……是月律中无射,言群木百草,无有射地而生。至于芳菊,纷然独荣,非乎含乾坤之纯和,体芬芳之淑气,孰能如此……辅体延年,莫斯之贵。”

大多数人认为王维兄弟

登高时所插茱萸是吴茱萸

第二个问题之所以出现,是因现代植物学上的茱萸并非只有一种,而古人对茱萸的描述往往不是那么清晰,作为诗人的王维,更不可能对诗中提到的“茱萸”作详细的植物学解释,所以现在人们对王维诗中的“茱萸”有不同的看法。现在的茱萸,大概有四种,分别是山茱萸科的山茱萸和草茱萸、芸香科的吴茱萸和食茱萸。这四种茱萸,哪一种最有可能是王维诗中的“茱萸”呢?

学界多数人认为,王维的兄弟在重阳节登高时头上所插的茱萸,是芸香科的吴茱萸。理由是:吴茱萸的枝叶和果实都有浓烈的气味,尤其是果实,入口极辛辣。入药有温中、止痛、理气、祛湿的功效,多用于治疗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等症,与《神农本草经》对茱萸药效的记载一致。而山茱萸和草茱萸的枝叶和果实都没有气味,与古人所描述的“茱萸自有芳”“茱萸折叶叶更芳”“茱萸气烈”等并不相符。

此外,古人登高插茱萸或佩戴茱萸囊,如果没有浓烈的气味,就起不到“辟除恶气”的作用,因此王维兄弟头上所插的茱萸,不应是没有气味的山茱萸和草茱萸。与吴茱萸同科的食茱萸,即椿叶花椒,虽然同样有浓烈的气味,但枝条上长满了刺,容易扎伤人,用它来插在头上的可能性不大。

在这种观点下,也有人说,“茱萸”就是茴香,是这样吗?其实不是这样的,“茱萸”属芸香科,茴香属伞形科,两者是不同的。另外,八角茴香又称茴香,外形跟芸香科的茱萸比较像,人们可能误认为茱萸就是茴香,这是不对的。

有人并不认同上述观点。认为:王维在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时,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此时他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从实际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王维诗中描述的应该是山茱萸。因吴茱萸多产于山地、路旁或疏林,分布于长江流域或华南一带,主产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浙江、四川等地。而山茱萸杂生于山坡灌木林中,分布于陕西、河南、山西、山东、安徽等地。比较茱萸的产地和王维写此诗时的所在地,他在诗中所写的应该是山茱萸。

此外,据《名医别录》等书记载,吴茱萸“有毒”,古人不会将“有毒”的植物插在头上。

重阳节插茱萸

就地取材品种不一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大量随葬文献,均为西汉初年的抄本,其中包括医书《五十二病方》。在这部医书中,出现了“朱臾”“树臾”的药名,用于治疗“癃”、“疽”等疾病。近年来,有人以此为依据,想证明古人所说的“茱萸”是食茱萸而不是吴茱萸。理由主要有二:一是“茱萸”是叠韵联绵字,按一些语言学家的理论,部分连绵字是由单音节词变形重叠而成,“茱萸”二字,也是这样由“茱”变形重叠形成。二是“茱”的本字是“朱”,按照闻一多的解释,“朱”就是“有刺之木”。而食茱萸正好就是有刺之木,由此推论,《五十二病方》所提及的“朱臾”“树臾”,就是食茱萸。进一步推论,《神农本草经》和王维诗中描述的“茱萸”,也是食茱萸。

还有一种观点较为折中。其观点为:草茱萸根茎较软,食茱萸多刺,均不适合佩戴。山茱萸虽没有香气,但蒴果晶莹剔透,非常美观,插在鬓发上最漂亮。吴茱萸虽然也可以佩戴,但果实颜色较暗,用来插比山茱萸逊色得多,用作香囊则比山茱萸更胜一筹。重阳节插茱萸和佩戴茱萸囊是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习俗,各地百姓根据茱萸的地理分布,就地取材,或用山茱萸,或用吴茱萸,似乎更符合实际。

相关推荐

  • “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是哪种茱萸?

    茱萸少一人,汉绢地茱萸纹绣清石涛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意图清茱萸纹盆古代佚名《山茱萸图》农历九月九日,古人为何要佩戴茱萸囊和插茱萸。前一个问题,现代学者并未解释清楚。

    美文欣赏
  • 「唐诗三百首」王维和裴迪令人羡慕的“同居”生活是怎样的?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辋川:河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南终南山下。山麓有宋之问的别墅,后归王维。王维在那里住了三十多年,直至晚年。上面这张图就是王维辋川别墅的手绘图。是不是特别豪华?

    文章阅读
  • 充满诗意的秋季,来一杯花酒再合适不过!教你在家自酿花酒

    花酒清明,秋风渐起了,如果用一种酒来搭配秋天,应该是菊花酒了吧。菊花酒身上的「秋天」,茉莉花酒的「春天」,荷花酒的「夏天」…

    诗词赏析
  • 被誉为当代的王羲之,开明代书法风气的一代大师

    王羲之简介,众所周知,王羲之是中国书法史上影响力最大的一位书法家,他的书法基本上可以代表整个书法史的发展和高度。

    文章阅读
  • 文史小知识:“暗传”的技巧——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是著名的山水诗人,许多人都欣赏他的“诗中有画”:可是,这首诗注意的人还不多,便是注意到了,也多数草草读过了事。

    文章阅读
  • 山西大同 鲜为人知的华严寺

    华严寺,华严寺位于大同城内,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中的“慈悲之华,必结庄严之果”的大乘佛教教义而命名,布局严谨,规模宏大,在我国属于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辽金寺庙建筑,寺内的建筑、塑像、壁画等文物珍品,也以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被誉为辽金艺术博物馆,称其为云中古刹,是因为大同

    诗词赏析
  • ‘‘老子归隐’’

    王子发,与历史上的圣人们相比,老子除了一本《道德经》,没有给人们留下任何文字性的资料。虽然,民间流传有不少有关老子的小故事,诸如尊敬老人的故事、从小知礼的故事、牙齿与舌头的故事等等,这些一看就知道,都是人们根据《道德经》中讲的道理杜

    文章阅读
  • 王维在深秋给好友裴迪的赠诗,似信手拈来,却妙趣横生,意味盎然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被称为“诗佛”的王维,被后人景仰是有缘由的,他的诗画可以融为一体,达到诗画合一的境界,苏轼对他的评价是:“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文章阅读
  • 明-朱瞻基绘画作品欣赏

    朱瞻基,朱瞻基(1398-1435),明仁宗长子。永乐九年(1411年)立为皇太孙,数从成祖北巡、征讨。建元宣德,在位十年(1425-1435),朝号宣宗。元年(1426年)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二年,听从阁臣杨士奇、杨荣等议,停止用兵交。

    美文欣赏
  • 【唐诗鉴赏】王维:竹里馆

    竹里馆,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诗中写到景物,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幽篁”、“深林”、“明月”。

    美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