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永乐大帝永乐盛世结束之后,大明王朝再次出现盛世。
永乐大帝朱棣驾崩后,他的长子朱高炽即位,是为明仁宗,定年号为洪熙。
可惜的是,仁宗皇帝朱高炽即位时已是46岁,年纪偏高的他在位仅仅一年就猝死于宫内钦安殿。但这为了这一年的“皇帝生涯”,在永乐时代可谓“忙得不可开交”。
作为朱棣长子,在朱元璋时代,朱高炽便是燕王府世子。与他父亲朱棣所不同的是,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在他儿童时代,他接受武术和儒家学术的正规教育。正是这样的缘故,朱元璋颇喜欢这个儒雅与仁爱并重的孙儿。
但对于永乐皇帝朱棣而言,朱高炽就不那么讨好了。体态肥胖,行动不便的朱高炽在永乐皇帝朱棣这样的一生嗜武的人看来,他这个长子太不中用。就有这么一个现象,爷爷喜欢,父亲不喜欢,自个儿专心致志于经籍和文学,可父亲嗜武。这也正是永乐大帝为什么在日后立太子这事儿上迟迟犹豫。
但你要说朱高炽只是一个致志于经籍和文学的皇帝,那就大错特错。在燕王起兵的时候,朱高炽是留守北京城。当时李景隆的50万大军围困北京城,朱高炽团结部下,以万人之军成功地阻挡。作为朱高炽在靖难中最耀眼的一笔,朱高炽在文才和行政能力方面那绝对是杠杠的。
可问题就是他有个致命的弱点——身体肥胖,不便随军作战。就这样,朱高炽在朱棣四方征战之际,只能留守京城监国理政。而他的两个幼弟朱高燧和朱高煦,因为更好武,随永乐皇帝在外。也就是说早年,朱高炽基本上把时间用于儒术研究上,也正是这个时候永乐皇帝派给他的杨士奇、杨荣、杨溥和黄淮等人与他结下了深厚友谊。但是,他的实际行政经验,在皇帝离开时就担任监国上,是体现的极好,当时的翰林学士们对他都很尊敬。
可就在几年后,朱高炽成了几个兄弟的支持者发动的旨在反对他的阴谋的受害者。
那个时候,永乐大帝刚刚从征蒙之役返回北京。多次谋取太子之位的朱高煦,就开始诽谤他兄长朱高炽,说他未能为皇帝完成某些任务。当时有点偏爱朱高煦的永乐皇帝,还申斥了朱高炽,甚至把杨溥和黄淮给囚禁。不过永乐皇帝虽然喜欢朱高煦这个勇武的儿子,但比起朱高炽的仁贤宽厚来,过失太多的朱高煦,即使有淇国公丘福、驸马王宁等人的称赞,也是没有立他为太子的。多次争夺太子之位,致使解缙冤死、黄淮入狱,也终究在永乐皇帝15年被被放逐,作为朱高炽的一个直接威胁而被清除。
朱高煦与朱高炽之争告一段落后,三皇子朱高燧又鬼迷心窍的在永乐大帝得病期间曾密谋杀死永乐皇帝,想来个矫诏即位。可惜聪明反被聪明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还没行动就被人告密。要不是朱高炽求情,朱高燧又将是如何光景,也未曾可知。
后来,永乐二十二年,已是1424年的七月份,65岁的永乐大帝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当时为了防止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就搞了一个秘不发丧。好在有大臣们的精心安排,总算没有爆发什么叛乱,政权得以平稳过渡,46岁的朱高炽即位为帝。
即位之后的朱高炽,颁布了大赦令,取消了郑和预定的海上远航,取消了边境的茶、马贸易,用这些实际行动来取消或调整他父亲永乐皇帝的的行政政策。
举个例子,郑和下西洋和对外战争虽然有很大益处,但民力生产方面还是有很大欠缺,为此一向以保守固本,注重休养生息的仁宗皇帝朱高炽来说,积蓄民力,鼓励生产,宽行省狱,力行节俭是极其重要的事情。
当然,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一些相关的改革,比如赦免了建文帝旧臣和永乐时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并允许他们返回原处居住;比如平反方孝孺的“诛十族”惨案,永乐朝解缙冤案等等。这一系列的举措下来,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纵观历史上,朱高炽是一个开明的儒家君主,他像他模仿的古代圣王那样,坚持简朴、仁爱和诚挚的理想。虽然在位短短1年时间,但不管他有什么错误,大家都可以被他的仁爱和一心为公的热诚所弥补。对于一个帝王而言,很难得。
可惜的是过早的死亡阻碍了朱高炽去实现一切目标,但尽管如此,这位厚道的皇帝,采纳学识渊博的大臣们,把他们提升到负有很大责任和有很大权力的职位上,这对当时的统治情况而言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要不然也就不会有,内阁三杨的领导在他死后的若干年中继续保持稳定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