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美文欣赏 > 朱棣本想立朱高煦为太子,此人说了3个字,改变了朱棣的决定

朱棣本想立朱高煦为太子,此人说了3个字,改变了朱棣的决定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1-06 05:24:49
阅读:

论能力和影响力,在明朝十几位皇帝中,朱棣仅次于其父朱元璋,相信这一点无人质疑。平心而论,古代皇帝不好当,若是太过心慈手软,驾驭不了文武大臣,甚至会被架空;若是心狠手辣,又容易被扣上滥杀无辜的暴君,简直太难了。从品行上来说,朱棣不算好人,他发动靖难之役,夺走侄子的皇位,因方孝孺不顺从于他,就将方孝孺杀掉,且开创了诛十族的先例。

评价一个人,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以偏概全,否则容易出现狭隘的观点。虽然朱棣称不上好人,却是一个好皇帝,文功武治不输朱元璋,力排众议迁都,守住北方门户,确保大明江山之稳定;疏通河道,注重农业发展,缔造永乐盛世;不惜耗费巨大人力财力物力,编撰旷世奇书《永乐大典》,为后人留下无法替代的文化遗产。

朱棣本想立朱高煦为太子,此人说了3个字,改变了朱棣的决定

如果给古代帝王按功绩与能力排位,秦皇汉武高居榜首,朱棣仅稍逊一筹。当王爷的时候,朱棣就表现出极强的军事才华,这也是朱元璋让他镇守北方的主要原因。太子朱标死后,朱棣仿佛看到了曙光,以为自己最有机会继承皇位,可惜现实狠狠地扇他一巴掌,乳臭未干的侄子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也就是未来的继承者。

之后发生的事情,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朱允炆下旨削藩,朱棣不甘心接受,以清君侧之名,与侄子分庭抗礼,宁死也要放手一搏。这是一场赌局,而赌注是朱棣的一切,包括性命,赢家执掌天下,输家一无所有。幸运的是,朱棣赌赢了,身穿龙袍,坐在龙椅之上,朱棣感慨万千,内心喊道:这个位置应该属于我的。

按照惯例,既然朱棣已登上帝位,应该尽快册立太子,如此才能安抚群臣之心。但是,大臣们等了好几个月,依旧看不出皇帝有立太子的打算,甚至一点征兆都没有。俗话说,皇上不急太监急,大臣开始坐不住了,纷纷上书请求朱棣立太子,让朱棣心烦意乱,却又不得不考虑此事,毕竟事关重大,若不尽快拿主意,大臣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朱棣本想立朱高煦为太子,此人说了3个字,改变了朱棣的决定

为此,朱棣召集群臣开会,专门讨论太子候选人之事宜。最终讨论的结果分为两派,武将支持次子朱高煦,文臣支持长子朱高炽,而朱棣本人,也倾向于次子朱高煦。原来,朱高炽虽然是长子,为人稳重喜好读书,却一点都不像朱棣,他从小身体就比较虚弱,长大后体型太胖,估计是吃得太多,加上运动少的缘故。

不仅如此,朱高炽腿脚也不太利索,走路都需要人搀扶。反观弟弟朱高煦,身材魁梧英俊潇洒,颇有父亲朱棣年轻时的风范,在朱棣看来,在所有儿子当中,朱高煦跟自己最像。更难得的是,朱高煦勇猛善战,靖难之役过程中屡立奇功,还曾在危急时刻,把身陷困境的朱棣救了出来,这是非常加分的一项。

朱棣本想立朱高煦为太子,此人说了3个字,改变了朱棣的决定

古代一直有“立长不立贤”的传统,况且朱高炽宅心仁厚,颇有人缘,没有犯过任何过错,许多文臣都站在他这边,朱棣一时间也犹豫不决,迟迟决定不了立太子之事宜。有一天,朱棣把《永乐大典》总纂官解缙叫来,并不是为了聊家常,而是问他立谁为太子更合适。

朱棣本想立朱高煦为太子,其中原因上面已经解释,但解缙说了3个字,改变了朱棣的想法和决定。关于此事,史书有明确记载,解缙没有直接说支持次子朱高炽,而是说了“好圣孙”三个字。原来,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聪明过人,深得爷爷朱棣的宠爱,本着爱屋及乌的原则,朱棣终于下定决心,不久后册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即之后的明仁宗,解缙功不可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