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古老的诗歌,当今的回响。
我觉得中华文化最迷人的事情之一,就是我们可以随时吟咏几千年前的诗词歌赋。那些往圣先贤遥远的心声随时可以在现代人的心中泛起涟漪。
当我们吟咏它们,再向后数千年,也有人听见我们心灵的回响。
这个栏目就记一些我对于诗词歌赋的随感。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一
这首诗实在太著名了,它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也是唐诗的代表作之一。
想要读懂这首诗是不容易的,正如人心的曲折隐秘,它的含义也在曲折的语言之间隐隐约约。倘若能走进它的字里行间,一窥诗人内心的山水,那真要一定的鉴赏水准。
倘若我心中的山水,你眼中都看到……
还是先来看看诗。首联写的是离别之苦,“相见时难别亦难”,见一面不容易,分别的时候就更觉得痛苦难耐。“东风无力百花残”,看那百花凋零,正如诗人内心的痛苦,凋零了他的心田。
在这种痛苦的情况下,许多人会呼天抢地自暴自弃,痛骂上天不公,对渺渺茫茫的命运咬牙切齿。但李商隐不是这样,他在绝望中说出的却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丝”与“思”谐音,可作相思来解。他说就像春蚕,到死了才会停止吐丝,我对你的思念也直到生命的尽头才会停止。他说就像蜡烛,把自己烧成了灰,眼泪才会流干,这种痛苦的煎熬也会伴随我终身,直到我的身躯也化为灰尘。
这一联是非常震撼人心的。绝望中却喊出倔强,无望中却自己抱着希望,痛苦中却甘愿忍受痛苦,这种强大的心灵境界,应也是李商隐成为大诗人的原因之一吧。
后面两联由内心转向外界,先说自己愁得鬓发斑白,又想象对方应该也在夜里想念自己时,觉得月光是那样的清寒。看来古往今来,空虚寂寞冷都是一样的。
尾联比较容易,就是说咱们俩隔得老远,要不就请青鸟帮咱们传递消息吧。但青鸟本是传说,蓬山也在海天茫茫处,真正要再相见,不知何期了。
整首诗徘徊在爱与痛的边缘,哦不,应该是沉浸在爱与痛的中心,读来让人既感到情思的优美与诗意,又感叹人事的痛苦与惆怅。
“原来爱一个人是那么痛苦。”
二
关于爱情,有很多道理。关于爱情,有很多执着。
“色不迷人人自迷”,听了再多道理,依然想要飞蛾扑火的。若不如此,人就不成为人了。
这首《无题》写得让人心疼,它是真的写出了爱的痛苦和执着,是明知相思到死也要相思,是明知零落成泥也要零落,哪怕云鬓将改,哪怕月光苦寒,终究也要继续的。
哪怕她远在“蓬山”,远在天边的天边,自己也要坚持相思,直到身心都成了灰。
多么熟悉的语气。放到现在,这人要被说成是舔狗的,苦情舔狗,在线卑微。或者好一点的话,也算是个痴情种子。
想必人已经不太相信地久天长了吧,哪怕正处于热恋当中,说些海誓山盟的话,也要被拿来嘲讽。
渣男的嘴,骗人的鬼,引用些诗词装什么风雅?
还春蚕到死丝方尽,说起来一套一套,劈起腿来也是一套一套的。还蜡炬成灰泪始干,说起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和被捉奸认错时也挺像的。
也许是狗血的东西看得多了,读古诗词会更觉得震撼。那时的感情是多么的诗意与纯粹,相思就是相思,痛苦就是痛苦,执着就是执着。
可以“一寸相思一寸灰”,可以“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可以“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而且那时候沟通效率低下,一不小心,真的此生无缘再见。你敢发一辈子相思的誓,老天爷就敢让你真的一辈子只能相思而不得相见。
怕了么?臭弟弟。
如果明知这样还能执着,还能面对遥遥无期的痛苦,那我敬你是条汉子。
三
所以,今时今日,想见一个人,发个微信就能见到,相隔万里,坐个飞机面基也方便快捷。加上海王们遍地撒网,鱼塘里备胎众多,倒显得不少古诗有些迂腐,令人不屑的了。
谁要春蚕到死丝方尽?吐一阵就行了,这个撩不到,下一个会更好。谁要蜡炬成灰泪始干?分手伤心个十天八天可以了,还有更多小哥哥小姐姐等着我去拯救呢。
爱的痛苦不想再吃了,爱的执着不想再坚持了。如果可以,谁不想要甜甜的爱情呢?
那么,为何古诗词还是会被我们传唱不休,为何还是有千千万万人痴迷于此?
因为甜甜的爱情虽然人人想要,但爱的痛苦和执着也是如影随形的。既然从古到今,爱而不得都是一样,那么痛苦和执着也是一样。
在某时某刻,孤单单的小伙子刚刚与心仪的女孩子分别,孤单单的小姑娘刚刚与心仪的男孩子分别,那种痛苦,那种煎熬,那种想要至死不渝的坚定,同样令人动容。
至少在那一瞬间,现代的男女也一样愿意为了爱情,去尝尝其中的痛苦,去试试其中的执着。
于是男男女女才重新读懂了古诗词,明白“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惆怅,明白“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悲哀,明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明白“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纯真……
当诗词读得多了,有朝一日,爱的痛苦和执着都被诗意化解,认真努力生活在这个时代的男男女女,都收获爱的苦尽甘来。
黑兔哥哥
一个诗意的脱发文艺青年,写作爱好者。
黑兔哥哥账号已经正式开通原创功能,喜欢文章的朋友记得点赞评论转发,也欢迎打赏一二,以作润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