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1月14日大清早,整个山城重庆,大街上人头攒动众说,小巷里摩肩接踵纷纭。这样的盛况,或许只有不久前日军投降时候才出现过。而这次,却是为了一份报纸,为了这份报纸上刊印的一片词作。
这份作为“副刊”的《新民报晚刊》,一下子洛阳纸贵,声名鹊起,都是因为当日刊印的《沁园春.雪》。
这场“呼啸”重庆的“沁园春雪”,也震惊了蒋介石。为了消弭影响,他一方面严令不惜一切代价收缴报纸,一方面责成文坛精英诗词和对。
结果是,乌有先生子虚子,不了了之。
那么,写于1936年2月的这片《沁园春.雪》,何以在时隔九年之后,在国民党的“陪都”刮起如此惊世旋风呢?
这还得从国共重庆谈判开始说起:
1945年8月28日,主席“应邀”奔赴重庆,“国共谈判”共商日本投降后中国的重建问题。
在重庆,好友柳亚子先生向主席索取墨宝。因为之前,柳亚子先生曾拜读过《七律.长征》,本希望能得到亲书的这首诗。
实际上,毛主席并没有把《长征》这首革命处于最困难时期的作品书写给柳亚子先生,而是手书了这片当时籍籍无名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随着墨宝赠与,还附上一封信,大致意思是说:这片词和柳亚子先生的风格相近,希望先生雅正。
柳亚子先生收到作品后,双手颤抖着回复道:展读之余,以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作手。即便苏(苏轼)、辛(辛弃疾)在世,也不能抗其万一,何况余呼!
之后,柳亚子先生步其韵也和了一首,一起交由《新华日报》发表。报社以没有毛本人授权不能发表为由,只发表了柳亚子先生和作的作品。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越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越是激发起公众极大的热情。要求看到原作的呼声,犹如“浪淘风簸自天涯”的滚滚黄河,奔泻而下,无法遏制。
于是,各种传抄本风靡整个重庆。
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呼声中,作为《新民报晚刊》总编辑的戏剧家吴祖光先生,力排阻力,综合各种传抄本发表了这片词。
一石激起千层浪。重庆欢欣鼓舞,山城奔走相告。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在这之后,不断有报章杂志陆续转载,多有讹误。1951年1月8日,《文汇附刊》将作者写赠柳亚子的这首词的墨迹制版刊印。至此,算是正本清源。
那么,为什么没有手书柳亚子先生熟悉的《七律.长征》,而是默默无闻的《沁园春.雪》呢?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写于1935年10月的《七律.长征》,是红军长征胜利达到陕北以后,作者回忆爬雪山过草地,冲破重重阻碍后的谈笑风生。这里面虽然有革命的乐观主义,有诗人的浪漫主义,有战士大无畏的精神,但是比较起来,长征的疲惫和沧桑,依然若隐若现在字里行间。显然,身在重庆的一代伟人,彼时彼刻,胸襟远不止于此。
1936年2月,休整后的中国工农红军,依托延安这块圣地,在中华沃土之上,根据地已经如雨后春笋一样,蓬勃而生,遍地开花。面对巍峨的秦晋高原,面对咆哮的黄河波涛,面对升腾的革命热情,作为一代伟人,作为极富浪漫色彩和革命乐观主义的诗人,他如椽的巨笔,怎么能不描绘出他胸中的万千沟壑,怎么能不勾勒出他经天纬地的建国方略。
遥想当年,长征途中登上六盘山,他就唱出了“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声振寰宇的巨吼,那么此时此刻随着人民革命力量更加壮大,随着全国解放的曙光普照,信心百倍的写出今天的革命英雄远远超过历史上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亦当于情理之中。
于是,便有了这片不世之作《沁园春.雪》。
作为词牌名“沁园春”,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汉明帝带着女儿出洛阳到河南济源沁水游玩,女儿喜欢这里茂密的竹林风情,明帝便在这里依山傍水建了一个庄园给公主享用。此园命名为“沁园”,称公主为“沁水公主”。
后来明帝去世,其子刘旦继位。窦皇后的哥哥,军中大将窦宪看中了“沁园”,便想法设法据为己有。碍于皇后面子,沁水公主有苦难言,很是郁闷。这事最终被刘旦知道,于是为妹妹“出头”,要回了庄园,赢得了面子。
在蒋介石“假和谈,真内战”的幌子下,重庆谈判一波三折,作为一代伟人,自然是洞若观火。特意“忤逆”文友美意,不用《七律.长征》,而代之以《沁园春.雪》写赠柳亚子,有没有更深刻的含义,不敢妄加评论。
或许,没有那么简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