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佳句赏析 > 明夜月明人尽望,千里人心共赏时

明夜月明人尽望,千里人心共赏时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19-12-31 00:45:22
阅读:
明夜月明人尽望,千里人心共赏时

中秋,三秋至此为半,是一年中最有诗意的时节。“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这一日,天净无片云,地静无纤尘,明月在前轩,而有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但却往往良夜难得,佳期无缘。明月易低人易散,即使亲人会聚,亦是相见时难别亦难。明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朗诵/敬一丹 配乐/沉醉于风中 - S.E.N.S.

《月是故乡明》

作者/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事情

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明夜月明人尽望,千里人心共赏时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原来山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

晴空的一轮明月与水里的月亮相映成趣,虽不懂诗兴,却也顾而乐之。

至于

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小苇坑占了小村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

明夜月明人尽望,千里人心共赏时

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明夜月明人尽望,千里人心共赏时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中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

明夜月明人尽望,千里人心共赏时

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看过许多美妙绝伦的月亮,却都比不上我心爱的那轮小月。

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

明夜月明人尽望,千里人心共赏时

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他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

明夜月明人尽望,千里人心共赏时

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思乡之病,谈不上苦乐,但在微苦中确有甘甜。

现在

的我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去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

明夜月明人尽望,千里人心共赏时

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明夜月明人尽望,千里人心共赏时

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中秋·考(节选)

作者/朱伟 选自/《四季小品》

话中秋

明夜月明人尽望,千里人心共赏时

古人“中秋”与“仲秋”通用。《尚书·尧典》中,有“宵中,星虚,以殷仲秋”的记载。“宵中”指昼夜长短相等,“虚星”是北方玄武七宿之一,“殷”是“正”,也就是以虚星黄昏时在南方出现,昼夜平分来说明仲秋时节气候。

而最早明确记载“中秋节”的,是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重新结络门面彩楼花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之后,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

品月饼

明夜月明人尽望,千里人心共赏时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南宋始有月饼的记载,在吴自牧的《梦梁录》中,月饼是当时的“市食点心”,“四时皆有,任便索唤”。而最早记录月饼与中秋联系的,可能是明朝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明夜月明人尽望,千里人心共赏时

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中有两种明确的酥皮月饼记载:“刘方伯月饼:用山东飞面作酥为皮,中用松仁、核桃仁、瓜子仁为细末,微加冰糖加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甚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

“花边月饼:明府家制花边月饼。用飞面拌生猪油团,百搦才用枣肉嵌入为馅,用火盆两个,上下覆而炙之。枣不去皮,取其鲜也;油不先熬,取其生也。含之上口而化,甘而不腻,松而不滞。”

寻兔爷

明夜月明人尽望,千里人心共赏时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说,此乃天竺传说——佛考验猴狐兔皈依心,猴供果,狐供鱼,兔真诚的自投烈焰为供,佛哀而将其移于月中。这是个高尚传说。其实在屈原《天问》中,早有兔爷记载,只不过屈原的感叹是,月光有何德,可死后复生,引兔在腹中贪利顾望?

兔爷儿原本由泥制成,外形如人端坐一般,供人拜祭。清代开始成为儿童中秋的玩具。我们的传统中,兔口有缺,是个馋兔。

望嫦娥

明夜月明人尽望,千里人心共赏时

最早在吕不韦《吕氏春秋》中,她是“尚仪”,后称“常仪”,因古人读“仪”为阿胶的“阿”,所以俗名为常娥。西汉刘安的《淮南子》中叫她“姮娥”,记载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不死药,妻子姮娥窃取灵药,服药成仙,奔入月宫而成精。张衡的《灵宪》中补记:“嫦娥奔月,是为蟾蜍。”于是蟾宫便变成月亮代称,蟾蜍是为月精,其阙也就变成银蟾所食。

明天就是中秋节了

你身在何方?

中秋又要怎么过呢?

点击「写留言」

聊聊吧

文/央视新闻综合 图自网络 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