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南京,有很多爱上他的地方:明孝陵的醉美石象路,颐和路的五彩梧桐路,栖霞山的浪漫红枫林,这些都构成了惊艳南京的理由,而栖霞山绝对是其中最为惊喜的一处,一起来看看藏在红枫里的南京吧。
关于栖霞山
(一)名字由来
1、为什么叫摄山?
栖霞山古称摄山,因为山中盛产中草药,可以滋养摄生,故取此名。葛玄、葛洪、李时珍等人多次来栖霞山。
2、为什么叫栖霞山?
这个名字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山以栖霞寺为名,二是因为满山红枫,每至深秋,犹如晚霞栖落,尤为壮观,栖霞山是中国四大赏枫地之一(北京香山、南京栖霞山、苏州天平山、长沙岳麓山)。
景点概况
1、自古圣名
栖霞山素有"六朝胜迹"之称,在明代被列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素有“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的美誉。
2、背后历史
历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登临栖霞山,历史古迹遗址80多处,荟萃了宗教文化、帝王文化、绿色文化、名人明俗文化、地质文化、石刻文化、茶文化。公元1634年,明代杰出画家张宏所绘《栖霞山图》描绘了明朝时期南京近郊的栖霞山风貌。千年古刹、佛学"三论宗"祖庭、佛教"四大丛林"之一的古栖霞寺就座落在栖霞山西麓。
Tips:
注:《栖霞山图》1634年,明代画家张宏以南京近郊的胜地栖霞山为画题,创作了一幅栖霞山图。真实地描绘出了明朝时期栖霞山的风貌。整幅画面气势恢宏,以千佛岩为主体,纵深地铺洒出一片葱郁的森林,使人看后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那片清凉世界之中。
(三)地形地貌
栖霞山是茅山楔入南京地区之北支,全山峰峦叠嶂。栖霞山山体自南而北由三条山岭组成,南为景致岗,中为千佛岭,北由黑石石当、平山头、三茅峰组成。栖霞山面积约4平方公里,山体主要由石灰岩、砂岩等组成,北麓由带状花岗岩分布。
景点分布
栖霞山由三山二涧组成。中峰(即主峰)最高,呈圆锥形,海拔284.7米,称凤翔峰,因古有三茅宫庙宇一座,故又名三茅峰。中峰绵延向东,一脉逶迤而下者称东峰,形若卧龙,名龙山。中峰西侧山梁状若伏虎,曰虎山。中峰与东峰间一谷,称中峰涧,中峰与西峰间一谷,称桃花涧。
游玩路线
(一)上山路线
赏枫叶+登高眺望长江
明镜湖—千佛斋—叠浪岩—桃花扇亭—德云亭—碧云亭—虎山—红叶谷(红枫观赏处)—始皇临江处—凤翔峰
(二)下山路线
赏枫叶+千年古寺探幽
凤翔峰—太虚亭—枫林湖(红枫观赏处)—了凡问道—小营盘—红枫林(红枫观赏处)—千佛崖—舍利塔—栖霞寺
栖霞景点
(一)人文景观
1、千佛岩:珍贵飞天
闻名遐迩的“东飞天”就在中102号佛龛中。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明僧绍之子与智度禅师合作开凿三圣像以纪念明僧绍。梁大同六年(540年)三圣像佛龛上出现佛光,惊动齐梁贵族,于是纷纷前来凿石造像。又据传,栖霞寺创建人僧绍曾梦见西岩壁上有如来佛光,于是立志在此凿造佛像。
2、舍利塔:千年传奇
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始为木塔,后毁于唐武宗会昌年间。现存之塔系南唐时高越、林仁肇建造。从栖霞寺南侧围墙外山路向东行不远,就可看到舍利塔,该塔用白石砌成,五层八面,高约18米。塔外壁上刻有浮雕,形象姿态生动传神。
3、明镜湖:七彩倒影
有“彩虹明镜”碑立于湖边,它位于栖霞寺大门西面,面积约3000平方米,是清乾隆年间兴建的,湖中有湖心亭,并有九曲桥与岸相连,造型精巧,向东有月牙池,向前就来到栖霞寺大门。
(二)自然风光
1、碧云亭
位于虎山之巅,又名"望江亭",平顶岗峦貌似半岛,向北伸出,三面均是悬岩,仅一石与山道相连,构成别具一格,是以险取胜的景点。其东侧深谷陡壁,岩石裸露,峻峭无比,西侧,由松涛林海铺成的起伏岗峦,向北眺望,长江尽收眼底。
2、始皇临江处
据汉司马迁《史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北返时登临摄山(栖霞山),有彰显四海一统、雄视千古之意。该景点于2006年春修建,为一仿古建筑,包括重檐亭、廊、轩以及观景平台,是阅江揽胜之绝佳之地。
3、红叶谷(赏枫绝佳处)
红叶谷占地约5万平方米,景区自然风貌优美,以奇石、红叶为特点,是集山、石、水、林、亭为一体新的红叶观赏区。
4、桃花涧
明末清初,秦淮名妓李香君也在此隐居,死后葬于桃花涧畔丛林。桃花涧中的桃花湖和李香君墓隔路相对,栈桥、古枫、桃林、亭榭、湖水、叠浪岩、天开岩、御花园环绕期间。
赏枫攻略
(一)最佳观赏期:11月中旬
(二)赏红三大阶段:
栖霞山红叶一般会经过三个观赏阶段,第一阶段看红叶“五彩斑斓”,第二阶段看红叶“层林尽染”,第三阶段看红叶“万叶飘丹”。11月初栖霞山正处于“五彩斑斓”的阶段,也是一年中色彩最丰富、镜头感最强的时候。
栖霞山的红叶品种很多,有40余种之多,每种红叶变色的时间也不一样,所以红叶的观赏期很长。
如果说南京的秋天有一百分的颜值,其中八十分都在栖霞,深秋上栖霞山赏枫是属于南京人的季节限定。每到深秋,栖霞山的艳丽之景总能为南京的秋天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人在山中走,好似画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