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曾这样解释自己的笔名——愚鲁而迅速,可见其心中脚踏实地又质朴无华的观念。虽时局的动荡及其追求与成就未能让鲁迅先生大隐于市,但他的一生都在努力践行低调原则。及至人生尽头,他又将这种观念传给了儿子周海婴。周海婴也遵从父亲遗志,落入尘埃,做了个低调的普通人,过了平凡的一生。
鲁迅先生与许广平其实并没有生育的准备,但在他48岁那一年,家中还是迎来了一个新生命,许广平还为此走了一遭鬼门关。孩子给家庭带来了温情和牵绊,鲁迅为其取名海婴,视其为上天的恩赐,对他细心照料。因孩子患有哮喘,鲁迅总格外费心,即便自己身体欠佳也常常陪伴孩子,关注他的病况。
鲁迅不喜欢传统的中国式教育,责罚、禁锢或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都是他不愿见的,因而他很少严苛对待周海婴,只注重品质培养,教他知识,让他更有毅力,视野更宽。鲁迅与许广平尽力在周海婴少年时期将他保护得很好,不让他过早被世俗所浸染,失去快乐和童真。
可惜鲁迅先生未能护佑周海婴长大,在儿子七岁那一年与世长辞,第二天他的遗嘱刊登于《大公报》上,对心爱的儿子只有一句叮咛: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活过,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周海婴渐渐长大,对社会里的你争我夺、追名逐利有了认识,他只需凭借一点父亲的名声便可走一条便捷之路,飞黄腾达。但他遵从了父亲的遗愿,默默进了南洋无线电夜校学习,做了个平凡之人,坚持了自己喜欢的摄影事业。
周海婴一生出现在大众视线中仅有两次,一次是因母亲去世,对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全集排版有异议,于是他将这两件事写在信中寄给了主席,主席很快便下批示同意周海婴之见,命政治局重新讨论排版。
而第二次是周海婴向法院诉讼,争取父亲作品的版权。如果诉讼成功,以鲁迅先生作品发售广度,出版社应付的版税累计上亿,在当年可谓天价。这件事在当时引来了多方质疑和责难,人们对这个突然跳出来“索取”父亲版税的人满怀恶意,批评他利益熏心。
最后这件事由许广平出面做了解释:鲁迅先生生前明确表示,自己著作的版权交由国家和出版社,后续不再收取分文版税。周海婴这次上诉不了了之。多年后,当知识版权成为一种法律权利,周海婴方面的做法已完全被理解。
随后周海婴彻底淡出人们的视线,再想寻找他的踪迹,只能在一些周刊的摄影记者栏。周海婴热爱摄影,将这个爱好坚持了多年。天津新闻摄影学会会长与周海婴之子周令飞有些交情,有幸见过周海婴一面。他这样形容他:老先生平和谦逊,很有风度,谈笑间很温暖,目光坚定深邃,没有欲望。其叔父周建人评价他继承了父亲鲁迅的性格,看来十分准确。
鲁迅先生也许早已预见了周海婴的一生,与其荫庇在自己的余名下争名夺利,朴实生活于周海婴而言是最平和幸福的。作为一个父亲,鲁迅为他做了最好安排,作为儿子,周海婴全然理解并接受了父亲的安排。这也许才是世上最成功的教育:让你走你想走的路,望你不卷进纷扰,安宁幸福。
参考文献:
《我与鲁迅七十年》
- 上一篇:诗歌词曲-陆游词集
- 下一篇:鲁迅的名言【一】(喜欢拿走不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