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头条认证的一个问题,小编花了几天的功夫整理资料准备答题(期间搞的是天天头大,天天脑壳疼),可小编简略的写了一下已经有一万几千字了,搞得不好当一个认证问题回答了,小编又不想让这几天的心血白费,所以只好把它放到图文这边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不过文字有点长,需要有一点点的耐心!小编先谢谢大家了!
之前的题目是让小编说说民国有哪些大师,这个题目实在是太大了,民国时期的任何一个大师都够小编研究一辈子的了,都单独可以出好几本书啦,为了能回答题主的题目,小编也只能是抛砖引玉,精炼简洁的说一下小编心目中民国大师的几个代表人物了,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好也想借这个机会来纪念一下这所传奇的历史名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让世人永远记住那段战火纷飞的,屈辱的,饱受磨难的,而又坚韧不屈的,顽强抗争的,激情燃烧的历史!
自1840年至1949年百余年间尤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以来为最甚,中华大地及民众饱受了太多的苦难,国土沦丧,生灵涂炭,几千万同胞在战火中丧命。每每想到这些小编便痛心疾首!“偌大个中国竟没有一个地方可以放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这是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里“孟烦了”的父亲说过的一句台词。抗日战争期间为了找到这样一个地方,中国大部分的大学都南迁避难了,后来就有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所著名的高校。自然而然的也就引出来小编要跟大家说的民国时期的那些大师了。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是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由国立清华大学,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三所大学合并组成。1937年9月10日,国民政府教育部第16696号令正式宣布建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0月,1600多名来自三校的师生经过长途跋涉陆续到达长沙。10月25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正式开学。11月1日,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正式上课(这一天也成为西南联大校庆日)。后来由于长沙连遭日机轰炸,1938年2月中旬,经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1938年4月2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发电命令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改称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从1937年8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决定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组建开始,到1946年7月31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停止办学,西南联大前后共存在了8年零11个月。1946年8月,三校复员北返后,西南联大师范学院留昆明联大旧址独立设置,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改称云南师范大学。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成立引出第一位民国大师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其并同国立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私立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三人共同主持学校事务。梅贻琦(1889年12月29日-1962年5月19日),字月涵,祖籍江苏武进,后于天津落籍。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1955年,在台湾新竹创建清华大学并任校长。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期间,奠定了清华的校格,为清华大学做出了不可泯灭的贡献。与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
梅贻琦在1931年12月就任清华大学校长时的演讲中,引经据典地讲道:“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我现在可以仿照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讲的“大师”指的是学问,道德都要好的。他说:老师不但要“以己之专长之特科知识为明晰讲授”,而且要为学生的“自谋修养、意志锻炼和情绪裁节”树立榜样。为此,他提出了“从游”这一生动的比喻,以老师为大鱼,学生为小鱼。认为“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以教师的高尚品行来自然地引导学生,达到“不为而成”,是很高明的教育方法。此注意也。”这也是题主的题眼所在!
梅贻琦特别重视“学术自由”在大学教育中的特殊重要性。1945年11月5日,梅贻琦在日记中写到:对于学校时局则以为应追蔡子民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以克尽学术自由之使命。昔日之所谓新旧,今日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应均予以自由探讨之机会,情况正同。此昔日北大之所以为北大;而将来清华之为清华,正应于此注意也。
说完了梅先生的学术专业接下来再看看梅先生日常生活中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梅贻琦说话少而严谨,写东西同样言简意赅,提纲挈领。据他的夫人韩咏华回忆,当年梅贻琦求婚的“情书”也是特别简单,切中主题。当时,由韩咏华的表哥出面请男女双方吃了顿饭,算正式认识。隔日,梅贻琦写信给韩咏华,以示求婚。(大师这求婚的速度也真是够快的呀)韩咏华将信拿给她的父亲看,韩父看到措辞平淡,寥寥数语的“情书”,便说“不理他”。韩咏华遵父命没有写回信。梅贻琦等不到回信,又写信,责怪道:“写了信没有回音,不知是不愿意,不可能,还是不屑于……”,韩咏华接到信后又拿去给父亲看,没料想,韩咏华的父亲读过信后接连说道:“好!好!文章写得不错。”同意了女儿与梅贻琦的交往。数月后,两人订婚。韩咏华的一位同学听到消息后,急忙跑来韩家告诫韩咏华说:“告诉你,梅贻琦可是不爱说话的呀。”韩咏华以一种凛然赴难的语气说:“豁出去了,他说多少算多少吧!”。看来梅夫人也是洒脱,干练之人呐!
梅贻琦嗜酒,并且在这一点上也堪称“君子”,以至于被酒友们尊称为“酒圣”。考古学大师李济回忆:我看见他喝醉过,但我没看见他闹过酒。这一点在我所见过的当代人中,只有梅月涵先生与蔡孑民(蔡元培)先生才有这种‘不及乱’的记录。”
曾有一篇纪念他的文章,标题就叫《清华和酒》。“在清华全校师生员工中,梅先生的酒量可称第一……大家都知道梅先生最使人敬爱的时候,是吃酒的时候,他从来没有拒绝过任何敬酒人的好意,他干杯时那种似苦又似喜的面上表情,看到过的人,终身不会忘记。”1947年,抗战胜利后清华第一次校庆,在体育馆摆了酒席,由教职员开始,然后1909级,逐级向校长敬酒。梅贻琦总是老老实实的干杯,足足喝了40多杯。先生真是海量呀!小编佩服!
梅贻琦从1931年起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在他任校长之前,清华师生赶校长、赶教授是家常便饭,校长在任时间都不长。有人问梅贻琦有何秘诀,梅说:“大家倒这个,倒那个,就没有人愿意倒梅(霉)!”这是梅先生特有的幽默,梅先生的故事说完了。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设立了文学院,理学院,法商学院,工学院,师范学院,体育部这几大学院,小编大学学的文科,其他学院的大师们就不多说了(小编也不懂,哈哈!),下面着重说一下文学院的这些大师们的代表人物。
第一个中国文学系里面的大师们有朱自清、罗常培、罗庸、魏建功、胡适、杨振声、刘文典、闻一多、王力、浦江清、唐兰、游国恩、许维遹、陈梦家。
其中第一个先说的肯定是胡适啦!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笔名胡适,字适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徽州绩溪人,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1938~1942年出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3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2年返台,1957年始任中央研究院长。1962年在台北病逝。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
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地求证”的治学方法。
胡适是“传统中国”像“现代中国”发展过程中,继往开来的一位启蒙大师。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其后陈独秀高张“文学革命”大旗,由此二人成为文学革命的领军人物。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文学革命中,胡适堪称开路的先锋,被誉为“中国文化革命之父”。胡适所发起的文学革命,包括诗歌、戏剧、小说几个方面。胡适出版了第一本白话诗集《尝试集》。他在语言、形式、诗体、风格等方面展开了自己的白话诗尝试。正是以胡适这些“沟通新旧两个艺术时代桥梁”的前“五四”白话诗为标志,中国诗歌结束了其几千年来在古典形态里的发展变化,初步确立了中国诗歌新的艺术形态,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新诗纪元”。经过几十年的演进,汉语抒情诗的本文结构形态发生了整体锐变,而这一切就始于胡适的《尝试集》。小说方面,虽没有创作,却翻译了一些西方短篇小说。他在《短篇小说》“译者自序”中说:“我是极想提倡短篇小说的一个人,可惜我不能创作,只能介绍几篇名著给后来的新文人作参考的资料。”胡适后来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指出,《文学改良刍议》主要着重于破坏,从建设的角度讲,文学革命需要注重的两点,其一便是方法,而这就需要向西方学习,包括西方短篇小说的翻译。在胡适看来,“小说之宗旨有二:一以娱人,一以淑世。无论娱人淑世,小说之法不出两端:一在状物写生,一在布局叙事,吾国小说盖以状物写生胜,西方小说则兼二者之胜。今当以西方之结构,补吾之不足。此外,胡适还在文学理论上作出贡献,写就了中国第一部具有现代学术风格的文学史专著《白话文学史》。
胡适一生,平易近人,“温而厉”是最好的形容。在当时的北京大学,交游之广,朋友之多,他是第一位的。胡适曾执教高校,高徒中包括牟宗三、罗尔纲、顾颉刚、俞平伯、傅斯年等。其中顾颉刚还表示他的整套治学方法是看胡适《水浒传考证》一文看来的。
此外,胡适还注意帮助同侪、提携后进。林语堂在其留学期间,清政府取消对留学生资助,林语堂靠着胡适的资助继续在国外读书。三十年代,胡适独具慧眼,提拔、任命、帮助梁实秋完成了日后号称梁实秋对文坛的三大功绩之一的翻译莎士比亚全集。陈之藩与胡适为忘年之交,赴美留学得到胡适赞助。季羡林虽不是胡适的学生,但归国初期也受到胡适提拔。
说了大师学术专业的一面,还是老规矩再看看大师平常人的一面。胡适的男人“三从四得”妙论。有一天,胡适讲笑话时说起,古时候的女子要三从四德,现在的男人也有“三从四得”。别人问他,男人的三从四得是什么?胡适笑着说:“三从是:一、太太出门要跟从;二、太太命令要服从,三、太太说错了要盲从。四得是:一、太太化妆要等得;二、太太生日要记得;三、太太打骂要忍得;四、太太花钱要舍得。”他的话刚一说完,大家都忍不住哄堂大笑。还有有一则:胡适是属兔子的,他的夫人江冬秀是属老虎的,胡适常开玩笑说:"兔子怕老虎。"当时就流传了胡适怕老婆的笑话。有一次,巴黎的朋友寄给胡适十几个法国的古铜币,因钱有"PTT"三个字母,读起来谐音正巧为"怕太太"。胡适与几个朋友开玩笑说:"如果成立一个怕太太协会',这些铜币正好用来做会员的证章。"多么可爱的胡先生啊!现实中也是一个“耙耳朵”的“小男人”。生活中的大师跟我们也是一样的!
说完胡适先生接下来再说一下刘文典先生。刘文典(1889—1958),祖籍安徽怀宁,出生于安徽合肥。现代杰出的文史大师,校勘学大师与研究庄子的专家。原名文聪,字叔雅,笔名刘天民。著有《淮南鸿烈集解》 、《庄子补正》 、《三余札记》。
“一字之微,征及万卷”是刘文典的治学格言。
1939年,刘先生完成了《庄子补正》、《说苑斛补》等书的校勘编撰。《庄子补正》,共十卷,全书共收列庄子内、外,杂篇全部原文和郭象注,成玄英疏及陆德明经典释文之庄子音义,校以历代之庄子重要版本,并广泛征引著名学者王念孙,王引之等人的校勘成果,而将其补正之文分繁于各篇相关内容之下。著名学者陈寅恪为《庄子补正》作序:“然则先生此书之刊布,盖将一匡当世之学风,而示人以准则,岂供治庄子者必读而已哉。”1962年张德光教授为该书再版作《庄子补正跋》又曰:“补正乃校勘训诂专著;其兼综群言,发微补阙,实为精心刻意之作,足资治庄学者之借镜……先生勤搜前人微引,博采诸家校释。参稽互证,以为补正;其疏通疑滞,嫠定底本之功盖不可磨。”
《淮南子》是汉代初期所编纂的百科全书,也是研究古代神话的宝典。《淮南鸿烈集解》则是近代著名学者刘文典先生在遍览前人注释的基础上对《淮南子》的最佳集解。胡适在为该书写的序言中说:“整理国故,约有三途:一曰索引式整理,一曰总账式整理,一曰专史式整理。典籍浩繁,钩稽匪易,虽有博闻强记之士,记忆力终有所穷。吾友刘叔雅教授新著《淮南鸿烈集解》,乃吾所谓总账式国故整理也。淮南五书,折衷周秦诸子厖其自身亦可谓结古代思想之总账也。”
说完了刘先生的学术专著再来看看刘先生日常生活的一面。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是不是一个人的能耐越大他的脾气就越大呢?”刘文典对庄子研究颇深,每次登堂讲授《庄子》,开头第一句必是:“《庄子》嘛,我是不懂的喽,也没有人懂!”有人问刘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刘大发感慨道:“古今以来,真懂《庄子》者,两个半人而已。第一个是我刘文典,第二个是庄周,另外半个嘛……,还不晓得!”可见刘先生恃才自傲,狷介无比的一方面。另外还有一则轶事更能说明这一点。据传他连搞新文学的沈从文都看不起,评沈从文升教授时他就说:“在西南联大,陈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应该拿四百块钱,我该拿四十块钱,朱自清可拿四块钱。可我不会给沈从文四毛钱。沈从文都要当教授了,那我是什么?那我岂不成了太上教授了吗?”在西南联大时,有次大家躲避日军飞机袭击纷纷奔逃,沈从文经过刘文典时,刘文典大怒,骂道:“陈寅恪跑是为了保存国粹,我跑是为了保存《庄子》;学生跑是为了保存文化火种,可你这个该死的,什么用都没有,跟着跑什么跑啊!关于这件事情不知道各位看官有什么看法呢?但人又是复杂的,有很多的面可以看一个人。刘文典并不是一概狂傲,对学问如渊似海精通十四种语言的陈寅恪先生敬重有加,不敢有半点造次。他公开承认他的学问不及陈氏之万一,多次对学生说:自己对陈氏的人格、学问不是十分敬佩,是十二万分的敬佩。
说完中国文学系的两个代表大师人物第二个说一下外国语文学系。外国语文学系里面的大师们有叶公超、柳无忌、莫泮芹、陈福田、威廉·燕卜逊、黄国聪、潘家洵、吴宓、陈铨、吴达元、钱钟书、杨业治、傅恩龄、刘泽荣、朱光潜、吴可读、陈嘉、冯承植、谢文通、李宝堂、林文铮、洪谦、赵诏熊、闻家驷、陈定民、温德、黄炯华、胡毅、袁家骅、白英。
其中第一个开始说的大师人物是吴宓。吴宓(1894-1978),陕西省泾阳县人。字雨僧、玉衡,笔名余生。中国现代著名西洋文学家、国学大师、红学家,诗人。清华大学国学院创办人之一,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中国红学的开拓者之一。吴宓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著作有《吴宓诗集》《文学与人生》《吴宓日记》等。
1920年,吴宓先生在《留美学生季报》上发表了《记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新旧说》两篇文章,首次向国内知识界介绍了比较文学这个概念。吴宓1921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开设了“中西诗之比较研究”,使比较文学才开始进入中国高等学府的课堂。为我国培养了第一代比较文学的研究人才。吴宓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研究《红楼梦》,为我国“比较文学”学科之首创。
吴宓的学识,从他开设的课程门类之庞杂可窥见一斑:英语、翻译术、修辞原理、英文作文、希腊罗马文学、西方文学概论、英诗选读、英国散文选、英国小说、英国浪漫诗人、欧洲名著选读、英国文学史、西洋文学史、世界文学史、欧洲古代文学史、人文主义研究、中西比较文学、欧洲古代近代史、英国历史、希腊罗马史、世界古代及中世纪史、世界古代史、世界上古史、世界通史、文言文导读、中国小说、《红楼梦》研究、中国文学、古代文学史……,如此这般,丰富得惊人。他的学生评说吴宓,他是博雅通才,博通古今阅尽中外,在人文社科领域,你很难界定他是哪一门学科的专家,而你又不得不承认他在哪一门学科都可称得上专家。
吴宓还是一位很有建树的红学大师。是最早将《红楼梦》推介到国外的权威学者之一。早年潜心研究《红楼梦》,留美期间,即在《民心周报》发表了《(红楼梦)新谈》,这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最早评论《红楼梦》的论文。曾用中、英文发表过《红楼梦新谈》、《石头记评赞》、《红楼梦之文学价值》、《红楼梦与世界文学》、《红楼梦之人物典型》等极有见地的文学论著,对推动我国和国际红学的发展研究起了巨大的作用。在国内红学界,他与胡适、蔡元培、俞平伯、景梅九、周汝昌等红学专家齐名。
吴宓终生从教,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近半个世纪的教学生涯中,曾经培养出大批学有所成的知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哲学家以及外国文学的研究和翻译人才。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曹禺、李健吾、赵瑞蕻、张骏祥、季羡林、李赋宁、田德望、张君川、王岷源、刘盼遂、高亨、赵萝蕤、谢国桢、徐中舒、姜亮夫、姚名达、王力、吕叔湘、向达、浦江清、贺麟、沈有鼎(以上为清华大学时期)及王佐良、周钰良、杨周翰、许国璋、赵瑞、王般、李鲸石、许渊冲、查良铮、何兆武、袁可嘉、金堤、杜运夑、李廷先(以上为西南联大时期)等人,都出自他的门下或受到他的教诲。
慨叹大师的学术成就!小编敬仰之情无以言表!再看看大师的日常生活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吴宓幼时,读书刻苦,每餐必由家人送至书房。一晚,家人送饼一只,油泼辣椒一碟,吴宓读书入神,误用饼子蘸墨大啖,连曰:“香,香,香。”看来真是应了爱迪生的"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这句话呀!
吴宓一意捍卫国学和文言文,对倡导白话文的胡适意见甚大。有一次,他与胡适在一个聚会上相遇,当时北京人流行用“阴谋”二字,胡适戏问:“你们《学衡》派,有何新阴谋?”吴宓说:“有。”胡适笑着说:“可得闻乎?”吴宓说:“杀胡适!”这段对话一时成为笑谈。这就是大师之间的幽默了!
再看看大师的课中趣闻:吴宓在西南联大时,一次讲授《中西诗比较》。正当他讲得聚精会神,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时,一条大狗竟然偷偷溜进教室蹲在一个角落里,也聚精会神地听课,很安静,也不叫。这时吴宓正在黑板上抄写诗句,他写完黑板一转峰身,突然发现竟有一条大狗蹲在角落里,似乎也在听课。学生们都笑了。看来大师的魅力真是不一般的大呀!连狗狗都被吸引了,值得表扬的是狗狗也是好学生!
说完吴宓先生再说一下钱钟书先生。钱钟书(1910年-1998年),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钱”。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学士学位。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
“打通”、“参互”、“比较”的治学方法,是钱先生数十年间所实践的治学方法。
《管锥编》是钱先生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本书用典雅的文言写成,引用了大量英、法、德、意、西原文。三联书店版4册(中华书局版5册)近130万字,是作者研读《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列子张湛注》、《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补注》、《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十种古籍时,所作的札记和随笔的总汇。本书考论词章及义理,打通时间、空间、语言、文化和学科的壁障,其间多有新说创见,皆发前人之覆者,颇能开拓万古之心胸,推倒一时之豪杰。书中引述四千位著作家的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所论除了文学之外,还兼及几乎全部的社会科学、人文学科。
《谈艺录》是中国最后一部集传统诗话之大成的书,也是第一部广采西方人文、社科新学来诠评中国古典诗学诗艺的书。全书45万字,书征引或评述了宋以来的诗话近130种,中国诗话史上的重要著作几乎都被涉及。举凡作者之心思才力、作品之沿革因创、批评之流敝起衰等等,都包容其中。各节论述具体入微,多所创见,行文则或兼综、或条贯,或评点、或专论,长短自如,不拘一格。采二西而反三隅,引述西方论着500余种,内容包括曾作为思想理论界显学的佛学、精神分析学、结构主义、文化人类学、新批评和较新起的流派如超现实主义、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等。本书是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必读书。
《围城》是钱先生唯一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现代文学经典。《围城》内涵充盈,兼以理胜于情,是小说中的宋诗。所谓“围城”,如书中人物所说,是脱胎于两句欧洲成语。英国人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法国人的说法是:结婚犹如“被围困的城堡fortressassiegee,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围城”是对一种人生情境的形象概括,也是对一种心理意态的巧妙把捉。”。古往今来,多少人都是从自以为天佑神助开始,而从意识到造化弄人结束。本书风格幽默,妙譬可人,读之颇可领略汉语文字的丰赡粹美。
大师学术上的成就说完了,现在还是说回大师正常人的一面。
孔庆茂的《钱钟书传》中曾写到一则趣事:同学中一位叫许振德的男生爱上了一位漂亮女生,在课堂上就不住地向女生暗送秋波,钱钟书本来上课就不听讲,他把许的眼睛向不同方向观看的眼神变化都画了下来,题为《许眼变化图》,没等下课就把画传递给其它同学,一时在班上传为笑谈。直到若干年后,居住在美国的许振德每提起旧事,还禁不住哈哈大笑,传为美谈。这也许是钱氏最得意的绘画作品。钱大师也是够调皮的啦!
钱锺书的声誉波及海外,有外国记者说,“来到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看万里长城,二是见见钱锺书。”曾有一位英国女粉丝求见,钱在电话里幽默地打趣道:“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国内18家电视台联合拍摄《当代中华文化名人录》,邀请钱钟书拍摄,并有优厚酬金,可谓名利双收,钱先生却不愿参与其中,笑着对前来邀请的人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迷信钱吗?”真是看淡名利,一心向学呀!令人感叹,佩服!
外国语文学系的代表人物说完了,该说历史学系的大师们了。历史学系的大师们有刘崇鋐、雷海宗、姚从吾、毛准、郑天挺、陈寅恪、傅斯年、钱穆、王信忠、邵循正、皮名举、王庸、向达、张荫麟、蔡维藩、陈受颐、葛邦福、吴晗、陆伯慈 真是大师云集啊!
其中第一个要介绍的大师就是有“公子的公子,教授的教授”之称的陈寅恪。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
陈寅恪精通梵文和多种西域古代语言。更有盛传其通晓包括英、法、德、俄、西班牙、日、蒙、阿拉伯、梵、巴利、突厥、波斯、匈牙利、满、藏、希伯来、拉丁、希腊、回鹘、吐火罗、西夏、朝鲜、印地、暹罗等20余种语言。考察其游学经历,陈寅恪应当掌握日语、德语、英语。参考陈封怀回忆,陈寅恪应当掌握包括英语、德语、法语。考察其游学所学课程,陈寅恪应当涉猎梵语,希腊语,巴利语。考察其所记录笔记,陈寅恪应当涉猎藏文、蒙文、突厥回鹘文、吐货罗文(土火罗文)、西夏文、满文、朝鲜文、佉卢文、梵文、巴利文、印地文、俄文、伊朗文(应当是古波斯文)、希伯来文。
光语言就会这么多种!小编连一门英语都学不好,到现在都还是中式英语的水平。什么No zuo,No die!什么good goods tudy!,day day up!什么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i bi之类。跟大师相比小编只能是钻地缝啦!都没脸见人了!真是大师的世界,我们不懂啊!
陈寅恪治学面广,宗教、历史、语言、类学、校勘学等均有独到的研究和著述。他曾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因此,陈寅恪的课上学生云集,甚至许多名教授如朱自清、冯友兰、吴宓、北大的德国汉学家钢和泰等都来听他的课。
惊叹大师的才华!真神人一般!现在再把陈先生还原到正常人的生活状态看看先生生活的一面。
1925年,陈寅恪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一道成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一次,在研究院的学生聚会上,陈寅恪作了一副对联:“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康有为有“南海圣人”之称,是梁启超的老师,各位学生不就是南海圣人的再传弟子吗?而王国维是溥仪的老师,你们现在也是王先生的学生,岂不就跟溥仪是同学吗?同学们一听高兴得不得了。
陈寅恪在西南联大讲学时,为躲避日机空袭时常要“跑警报”,他为防空洞作了一副对联:“见机而作,入土为安”。见机者,见飞机也;入土者,进防空洞也。自然中见妙用,戏谑中见达观。
看着上面的记述真是让人思绪万千,一方面感慨先生的生活处境,战火纷飞,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一方面钦佩先生的乐观态度,对生活苦难的轻描淡写,举重若轻,苦中作乐让我们体会了先生独特的幽默达观!
说完陈先生我们再说一下钱穆先生。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江苏无锡人,吴越太祖武肃王钱镠之后。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 ,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1930年因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成名,钱穆著述颇丰,专著多达80种以上。代表作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文化学大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精神》、《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概述》、《中国学术通义》等。
《先秦诸子系年》。这部著作对先秦诸子年代、行事及学术渊源,以及对战国史的研究,都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深得学术界的好评。陈寅恪称其“极精湛”,“自王静安(国维)后未见此等著作”。顾颉刚则称赞其“作得非常精炼,民国以来战国史之第一部著作也”。
钱穆在北大讲授通史课,事实性强,不骋空论,有据有识,简要精到,并能深入浅出,就近取譬。如他比较中西文化,喻秦汉文化犹如此室的四周遍悬万盏明灯,打碎一盏,其余犹亮;罗马文化为一盏巨灯,熄灭了就一片黑暗。比喻的真是太恰当啦!
钱穆先生最高的文凭仅为高中(尚未毕业),完全是靠自学成才的。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小编找到了一些钱先生自学的学习方法供大学学习借鉴!1941年4月28 日,钱穆应江苏省同乡会之邀,演讲“我所提倡的一种读书方法” 。他说:“现在人太注意专门学问,要做专家。事实上,通人之学尤其重要。做通人的读书方法,要读全书,不可割裂破碎,只注意一个方面;要能欣赏领会,与作者精神互起共鸣;要读各方面高标准的书,不要随便乱读。至于读书的方式,或采直创式,不必管校勘、训诂等枝节问题;或采跳跃式,不懂无趣的地方,尽可跳过,不要因为不懂而废读;或采闲逛式,如逛街游山,随兴之所之,久了自可然可尽奥曲。读一书,先要信任他,不要预存怀疑。若有问题,读久了自然可发现,加以比较研究。若走来就存怀疑态度,便不能学” 他还特别强调,读一书,不要预存功利心,书读久了自然有益。
钱穆一生以教育为业,五代弟子,冠盖云集,邓广铭、何兹全、严耕望、余英时等人皆出门下。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是他的侄子,幼年时亦受其教,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功底。
说了钱先生的学术专业,再看一下钱先生的日常生活。有一次考画图,题目为“知更鸟,一树枝,三鸟同栖”。钱穆画了一长条,表示树枝;长条上画了三个圆圈,表示三鸟;每个圆圈上部各加两个墨点,表示每一鸟之双目,墨点既圆且大。同学们看见这张考卷,都说鸟的两只大眼睛极像图画科杨老师,正好被杨老师听到。杨老师极为震怒,因此给钱穆打了零下二厘的分数,比零分还低。咱们的钱大师小时候也是够调皮的,按现在的话说就是“熊孩子”!再看,还有次,舍监陈上辛老师来查房。按规矩,每夜上自修课两小时,课毕开放寝室,定时熄灯,自此不许作声。当时钱穆正与一个同学在帐内对床互语,陈士辛老师说:“想说话可到舍监室跟我谈。”钱穆遂披衣起床,尾随陈老师下楼。起初陈士辛老师并未发觉,走进舍监室才发现后面有人。问其原因,钱穆答:“按您说的到这里来跟您谈话。”老师大怒,斥其速去睡觉。年终的操行评分,钱穆仅得25分。不管是有意无意,拿老师开玩笑总归是不对的,这也要小小的批评一下钱先生。嘿嘿!!
钱穆几十年如一日练习太极拳。他的弟子回忆钱穆先生打太极拳时曾说:他呼吸深长,全套每次可打30分钟。在桂林街初期,有一天正当钱先生在上课,突然来了两个阿飞,在课室门口探头探脑,一派轻薄。钱先生站着问他们是做什么的,他们也不理睬,还旁若无人地在课室内左右穿插。钱先生恼怒了,登时把长袍的两只阔袖拉起,露出两只结实的手臂,一个箭步就抢到那两个阿飞的面前,摆出个揽雀尾的姿势,把他们吓得一溜烟跑了。没想到钱大师还是一位武林高手呀!小编佩服!
说完历史学系的大师们再说一下哲学心理学系。哲学心理学系的大师们有汤用彤、冯友兰、金岳霖、沈有鼎、孙国华、周先庚、冯文潜、贺麟、郑昕、王维诚、陈康、敦福堂、王宪钧。
其中第一个要说的大师就是冯友兰。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祁仪镇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贞元六书》等,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称誉为“现代新儒家”。
1924年写成《人生哲学》,作为高中教材之用,在这本书中,冯友兰确立了其新实在主义的哲学信仰,并开始把新实在主义同程朱理学结合起来。
1931年、1934年分别完成《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后作为大学教材,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1939年到1946年7年间冯友兰连续出版了六本书,称为“贞元之际所著书”:《新理学》(1937)、《新世训》(1940)、《新事论》(1940)、《新原人》(1942)、《新原道》(1945)、《新知言》(1946)。通过“贞元六书”,冯友兰创立了新理学思想体系,使他成为中国当时影响最大的哲学家。
《中国哲学史》是继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之后又一部具有广泛影响的中国哲学史著作,代表了30年代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最高水平。此书被冯的美国学生卜德译成英文,成为现今西方人系统了解中国哲学的为数不多的著作之一。
1990年7月,冯友兰七卷本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全部完成。冯友兰说这部书“不仅是过去的历史的叙述,而是未来的哲学的营养。这部中国哲学史著作,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它奠定了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基础,在中国哲学由近代走向现代的发展历程中,是一座里程碑。
李慎之评价冯先生说“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如果中国人因为有严复而知有西方学术,外国人因为有冯友兰而知有中国哲学”,这大概不会是夸张。
让小编没想到的是就连韩国总统朴槿惠都对先生赞赏有加!她说“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的生命灯塔的,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简史》”。
说完冯先生的学术专业,再说一下冯先生作为平常人的一面。冯友兰喜欢收集旧兵器。冯在自述中说:“我家里的上辈,有一代是习武的。在我的祖母的房里,遗留下来许多兵器,我小的时候常同堂兄弟们拿出来玩。家里有个护院的拳师,教我们使用这些兵器,所以养成一种爱好。”后来,冯友兰将各式兵器共有六百一十九件捐献给国家,他说:“这些东西,我藏有几百件,曾在清华开过一次展览。新中国成立以后,我都捐献给历史博物馆了。历史博物馆又把它转送到别的博物馆去了。”大师的爱好也是与众不同呀!看来在大师的心理也有一个武林江湖啊!
还有一则轶事,顾颉刚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但他却有些口吃,再加上浓重的苏州口音,说话时很多初次接触的人都听不大懂。有一年,顾颉刚因病从北大休学回家,几个室友也要一起做火车送他回苏州,在车厢里,大家显得十分沉闷,都端坐在那儿闭目养神。顾颉刚为了缓解一下气氛,就把目光投向了邻座一位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身上,主动和对方打招呼:“你好,你也……是……是去苏州的吗?”年轻人转过脸看着顾颉刚,却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点点头。“出去……求……求学的?”顾颉刚继续找话。“你什么……时候……到终点站呢?”年轻人依旧沉默不语。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当他们准备下车的时候,顾颉刚才发现那个年轻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了。只剩下果盘下压着的一张字条,一看,竟是那年轻人走时留下的:兄弟,我叫冯友兰。很抱歉我刚才的所作所为。我也是有口吃的毛病,而且是越急越说不出话来。我之所以没有和你搭话,是因为我不想让你误解,以为我在学你说话,嘲笑你。大师的人品真的没的说呀!宁愿自己受委屈甚至造成误会也要替别人着想,不让别人难堪!
说完了冯先生,我们在说一下金岳霖金先生。金岳霖(1895年7月14日—1984年10月19日),字龙荪,出生于湖南长沙,祖籍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中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被誉为“中国哲学界第一人”。著有《论道》《逻辑》和《知识论》。金岳霖是第一个运用西方哲学的方法,融会中国哲学的精神,建立自己哲学体系的中国哲学家。他创建的哲学体系,其中包括本体论和知识论。《论道》一书是他的本体论。《知识论》一书是他的知识论,即通常所说的认识论。
大师冯友兰评价金先生:金先生的风度很像魏晋大玄学家嵇康。嵇康的特点是“越名教而任自然”,天真烂漫,率性而行;思想清楚,逻辑性强;欣赏艺术,审美感高。我认为,这几句话可以概括嵇康的风度。这几句话对于金先生的风度也完全可以适用。我想象中的嵇康,和我记忆中的金先生,相互辉应。嵇康的风度是中国文化传统所说的‘雅人深致”、“晋人风流”的具体表现。金先生是嵇康风度在现代的影子。
哲学上的事小编也不懂,没法跟大家介绍金先生的学术专著了,实在有点太深奥啦!下面还是看看金先生生活的轶事吧。
金岳霖最有名的癖好是养鸡。金先生头一次养的鸡是从北京庙会上买来的一对黑狼山鸡。在他的精心呵护下,没多久公鸡已经长到了9斤4 两,母鸡也超过了9 斤。冬天来了,金岳霖担心它们受冻,看到书上说可以喂点鱼肝油御寒。他就用灌墨水笔的管子灌了它们一管子的鱼肝油。结果,这两只鸡很快就在窝里寿终正寝了。
后来,金岳霖又养了一只云南斗鸡。这只公鸡能把脖子伸上来,和金岳霖在一个桌子吃饭,他与鸡平等共餐,安之若素。偶尔,金岳霖会带着大公鸡出去溜达,引来很多路人围观,但鸡不在乎,金岳霖也不在乎。
据赵元任的夫人杨步伟回忆,有一次她接到金岳霖的一个紧急电话,让她赶快进城。原来,金岳霖养了一只母鸡,最近反常地连续三天不下一个蛋。金岳霖担心鸡难产,就赶紧请她过来看一下。杨步伟听了之后又好气又好笑,把鸡抓来一看,原来是这只鸡营养过剩太肥,鸡蛋卡在屁股眼出不来了。杨步伟伸手一掏,问题马上解决。金岳霖一见,欣喜不已。为表感谢,他特地邀请杨步伟一家去吃烤鸭。
看完金先生的养鸡三事,小编真觉得先生是童心未泯,天真烂漫!童心使然!感觉与周星驰先生的内心一样始终都住着一个天真无邪的孩童!
金先生最让人熟知的故事恐怕要数其与大才女林徽因之间的情感往事了。1955年,林徽因去世,得知消息后金岳霖异常痛苦,适逢他的一个学生到办公室看他。他的学生回忆当时的情景说:“他先不说话,后来突然说:‘林徽因走了!’他一边说,一边就嚎啕大哭,两支胳膊靠在办公桌上。几分钟后,他慢慢地停止哭泣。他擦干眼泪,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目光呆滞,一言不发。”在林徽因的追悼会上,金岳霖和邓以蜇联名题写的挽联格外引人注目:“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四月天,在西方总是用来指艳日,丰盛与富饶。她在他心中,始终是最美的人间四月天。可见金先生对林的感情之真!
汪曾祺写过一篇《金岳霖先生》,其中这样写道“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可见金先生对林的感情之深!
金先生的故事讲完了,大师们的传奇还在继续!西南联大的传奇还在继续!最后小编给大家隆重推荐一部5集纪录片《西南联大》。拍的非常棒!小编五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