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诗词大会火得一塌糊涂,几乎达到了万人空巷的地步,有文化的爱看,没文化的也追,一时间有了众多粉丝。一个文化类节目,怎么老少皆宜,妇孺皆知,抢了众多卫视娱乐节目的风头呢?
在“跑男”、“撕名牌”等众多娱乐节目占领影评的时候,《中国诗词大会》从斜刺里杀出,不但刷了大屏(电视),而且刷了“小屏”(手机),诗词歌赋本来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李白杜甫非仙即圣怎么迎合了下里巴人呢?
作为电视工作者,本人揣摩良久,得出以下不成熟的结论:
一、崇拜文化
一段时期,金钱至上相当流行,诗词毕竟不能拿来当饭吃,当然不被人待见,这些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突然发现,生活里除了香车宝马,还有诗和远方。于是,久被遗忘的诗词,重新登上了舞台中央。
诗词大会让人明白,读书跟不读书区别还是很大的。
《中国诗词大会》有一个环节叫“看图说诗词”,开始是评委康震老师绘画,后来这几期是沙画,节目没有署名,在这里特意告诉大家,作者叫王山甲,是一个漫画家,经常参加央视节目。这个环节给我印象很深,不仅因为作者是熟悉的朋友,更主要是选手答得好。几乎每次都是画作主要元素一露头,当即被选手“识破”,说出正确答案。
说实话,即便画面完整呈现,本人苦思冥想、抓耳挠腮,也不得要领,不由得想起之前看过的一则冷笑话:
看见天空的彩虹,有人脱口而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像我这种人只能说“我靠,看彩虹”。
二,文化很美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的美,是其他语言和文体不可取代的。就像西方的诗歌,翻译成中文,好像有些词不达意,把中国的诗词翻译成别的文字,也会失去韵味。
前天晚上,一名蒙古选手,用民族语言朗诵了毛泽东的《长征》,或许是语言不通,本人感觉,大气磅礴的七律,变得长短不齐,也没有了抑扬顿挫。
所以,诗词给人的审美感受,是小说、散文等其他文体不可企及的。
现代语言尤其是网络语言,因为太过直白,虽然容易被人接受,但难以流传很久。比如,此前南宁失恋小哥“蓝瘦,香菇!”的视频火遍了网络,甚至成了时髦词汇,但今年的网络热词,明年就有可能被忘在脑后。
而同样描写失恋的感受,唐代诗人李益在《写情》里是这么说的:“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没有了那个人,什么都不感兴趣,管他月上东楼,月下西楼。
比起“懒瘦香菇”来,高下立判。
三、文化人很美
参加诗词大会的众多选手,有老有少,有高矮有胖瘦,虽然有的猛一看外型有些对不住观众,一旦登场诗如泉涌口吐莲花,立马惊艳全场,这时候才领会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含义。
比如,评委之一里的蒙曼老师,单从长相来说,跟“美白高”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但人家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两届诗词大会下来,她的内在美英气逼人,得有多少明星自愧弗如啊?
四、落差巨大
原来有话说:不到广东不知道自己钱少,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现在是不看诗词大会,不知道自己懂得少。
不论是耄耋老人还是黄口小儿,不管是外国人还是少数民族,随便上来一个,都好像一部诗词百科全书,知识渊博,谈吐不凡。原来以为传统文化走了下坡路,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筑路工”和“推车人”。
面对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深叹中国典章浩如烟海,感慨自己犹如白丁。常言说,距离产生美,巨大的落差,也吸引着大众对“诗词大会”顶礼膜拜。
对于吃不到的葡萄,人们一般都以为是酸的,而诗词大会酸里却带着甜。因为不是所有题目都高不可攀,还有一部分还相当初级,几乎所有读过书的人都能吟诵几首,每天都有机会“战胜”百人团中的某个人,颇有一点儿成就感,这也许是部分人“追剧”的缘由吧。
此外,《中国诗词大会》虽然是严肃的文化类节目,但它一点也不缺乏娱乐和竞技元素,既有知识性也不乏趣味性,还有故事性,包括诗词背后的故事,以及选手背后的故事,听故事,又是人类共同的需求。
有了上面这些因素,诗词大会不受追捧,天理难容啊!
作者:贾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