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佳句赏析 > 被《杨家将》搞臭的潘仁美,是宋初第一良将,其实是个大好人

被《杨家将》搞臭的潘仁美,是宋初第一良将,其实是个大好人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19-12-16 16:00:01
阅读:

潘仁美,真名潘美,河北大名人。潘美的父亲潘璘是个小军官,潘美是从底层一步步干起来的。他自幼胸怀大志,身处五代十国乱世,少数民族肆虐中原,他对好友说:“凶臣肆虐,四海有改卜之兆。大丈夫不此时立功名、取富贵,碌碌与万物共尽,可羞也!”

被《杨家将》搞臭的潘仁美,是宋初第一良将,其实是个大好人

一、敢挑大任,崭露头角

潘美跟随后周世宗柴荣,参加了高平之战。这是柴荣即位后的第一战,柴荣面临空前压力。在大军即将崩溃之际,柴荣本人亲率五十骑直取敌帅,一举改变战局,随他一直陷阵冲锋的,还有当时27岁的赵匡胤。此战以后,赵匡胤与潘美,都成了柴荣的心腹爱将。

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黄袍加身,要派人去开封通知朝廷,当时无人敢去。毕竟,朝廷一不高兴,立马就要杀头。潘美此行,使得改朝换代平安进行,避免了一切流血事件。

赵匡胤虽然夺得皇位,各地的节度使还都在,很多还是政敌,潘美单骑入陕,说服袁彦来见,避免了战争发生。

被《杨家将》搞臭的潘仁美,是宋初第一良将,其实是个大好人

二、保全前朝血脉

陈桥兵变结束,赵匡胤清理皇宫,发现了柴荣的两个小儿子,问群臣怎么办,那个以《论语》治天下的正人君子赵普,轻松地说“杀掉”,其他人也都赞同,只有潘美以手扶柱,低头不语。

赵匡胤问:“汝以为不可耶?”

潘美不说话。

赵匡胤毕竟不是大恶之人,其实也不太想杀,长叹道:“即人之位,杀人之子,朕不忍为!”

潘美这才说出自己的想法:“臣与陛下皆北面事周世宗,劝陛下杀之,即负世宗;劝陛下不杀,陛下必疑我。”

潘美偷偷把柴荣的儿子抱回家,一直养在家里。此后赵匡胤不提,潘美也不提。

被《杨家将》搞臭的潘仁美,是宋初第一良将,其实是个大好人

三、国之良将

潘美参加了平南唐、灭南汉的战斗,堪称第一良将,与那些杀伐无度的将领不同,潘美在战争前总能考虑到战后的治理,目光非常长远。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宋朝攻灭北汉首都太原,潘美任第一任太原留守,与杨业(杨继业)亲密合作,成为抵御辽国的坚强屏障。当时的辽国实力很强,防守压力极大。

被《杨家将》搞臭的潘仁美,是宋初第一良将,其实是个大好人

不得不说潘美与杨业之死的关系。赵光义要收复燕云十六州,派潘美曹彬、崔彦进三路进兵辽国,潘美负责西路,攻下朔州、云州、寰州,但是中路军曹彬在岐沟关大败,潘美不得不撤军,导致杨业在陈家谷孤立无援、力战殉国。杨业之死的根源在于曹彬之败。

潘美对杨业之死耿耿于怀,一年后,潘美郁郁而终。

相关推荐

  • 被《杨家将》搞臭的潘仁美,是宋初第一良将,其实是个大好人

    潘仁美,潘美的父亲潘璘是个小军官,潘美是从底层一步步干起来的。他自幼胸怀大志,身处五代十国乱世,少数民族肆虐中原,他对好友说:“凶臣肆。

    佳句赏析
  • 古今励志名言:助你走出人生低谷,迈向成功巅峰

    为人性僻耽佳句,励志名言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3、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4、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5、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文章阅读
  • 历史上潘仁美的真实原型是怎样的?他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的

    潘仁美,他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的潘仁美在传统侠义小说和影视剧中可以说是大奸臣了。他不仅公报私仇,对杨业不予接应,还暗杀杨家将,可以说是残暴狠毒。

    佳句赏析
  • 杨家将:潘仁美,一代名将,地位、能力均高于杨业

    潘仁美,今日头条王俊杰猛刘兰芳的评书《杨家将》和文学作品《杨家将演义》等系列作品的流传,使得广大老百姓了解、熟悉杨家将的故事。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有正必有邪,这是剧情发展的必然需要。

    佳句赏析
  • 潘仁美到底是不是奸臣?历史上真实的潘仁美揭秘

    潘仁美,很多人看了杨家将的影视剧,就对潘仁美这号人物感到很厌恶,觉得潘仁美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奸臣,陷害忠良。

    佳句赏析
  • 「趣谈历史」潘仁美竟然是好人!

    潘仁美,在小说里、影视剧里,北宋杨家将代代忠烈,却屡遭奸人陷害,而这个大奸臣就是潘仁美。而杨业是从北汉政权投降过来的将领,他们在赵匡胤心中根本不是一个等级,潘美犯不着嫉妒杨业。

    佳句赏析
  • 怀才不遇与怀遇不才 ‖ 心治语录19

    怀才不遇,怀才不遇与怀遇不才古德云:“德高于文,文亦被重,文高于德,终身埋没,怀才不遇者当自觉醒。”意思是说,当一个人道德高于他才华的时候,他的才华一定被重用,当一个人的才华高于道德时,只会一生埋没。《论语》:“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诗词赏析
  • “望梅止渴”展示了汉语言的狡黠

    望梅止渴文言文,有这样一个笑话:李白有句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总揣摩这个笑话,一日忽然顿悟;原来李白不是写头发,而是写他的愁绪,非三千丈不能表达。

    文章阅读
  • 魏晋名士竹林七贤,由何而来?

    竹林七贤,汉末魏晋时期,“好名”成了士林风尚,出现了所谓名士现象,而它实则是重名社会的产物。汉代自武帝起,逐渐确立了一种察举、孝廉制度以征召官吏,乡党、郡国以至京师对于人格的品评、品藻非常重视。

    美文欣赏
  • 《论语》之“为学”篇

    为学翻译,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精粹,是艺术和精神的宝库。学习国学,熟读国学,背诵国学,理解国学,铭记国学是弘扬文化的一种方式,也是提升自己修养的一种方法。《论语》是国学的经典部分之一,古有赵匡胤“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