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在阜阳,有一种菜肴
和下雪天绝配
那就是鸭煲
下雪不吃鸭煲
总感觉浪费了这场雪
煲好的老鸭汤可以御寒滋补
一碗老鸭汤喝下去
暖心又暖胃
吃鸭煲,烫黄酒
是阜阳人迎接初雪的一道标准程序
其实,追根求源,鸭煲不能算是阜阳本土传统菜肴,传入阜阳的时间也不算长,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初。掐指一算,不过屈屈30多年的历史。具体是从那个地方传入到阜阳的,估计谁也说不清。但如同英雄不问出处,聪明的阜阳人早已用30年的时光,把鸭煲这道菜肴打造成属于阜阳味道的美食了。
在中国,把鸭子作为食材烹饪成美食历史久远。《齐民要术》一书中,详细为我们披露了中国人做鸭的讲究,简单说,就是要求肥美:“腩炙法”:“肥鸭,净治洗,去骨,作脔。酒五合,鱼酱汁五合,姜、葱、桔皮半合,豉汁五合,合和,渍一炊久,便中炙,子鹅作亦然。”
在阜阳,
成就鸭煲味美的关键还是食材,
炖鸭煲一定要选麻鸭,
煮出来的汤一丁点怪味都没有。
炖鸭煲的时候,先把浮在汤面上的血沫子去除,放生姜、大葱、枸杞、党参、小枣等佐料,小火慢慢炖,不骄不躁。大约3个小时左右,一锅香喷喷的老鸭汤就煮好了,一点味精不要放,原汁原味的鸭子汤让你喝过余味无穷。
在阜阳人看来,炖鸭煲,一定要用砂锅炖,味道才会正宗。砂锅的特点是导热性比较差,但这一个特性不但不是砂锅的缺点,而且是它突出的优点。它可以使锅内的食物和汤汁长时间地保持在微微沸腾的状态,由于火小,时间又长,最后可以使肉烂,汤汁鲜美,别具风味。所以,砂锅炖老鸭才是饮食江湖中的王道。
如何判断一锅好鸭煲的标准,阜阳老食客们心中自有一杆秤。掀开锅盖,闻之芳香扑鼻,品之汤汁浓而不腻、鸭肉酥而不烂,口感浓滑醇香。吃时用筷子就可轻轻地划开鸭,挑出鸭胸骨头,这样做的目的,一来表明鸭肉已酥烂,二是可从不透明的骨头看出是否是一只老鸭。
阜阳人吃鸭煲很讲究吃法。一定要先喝汤再吃鸭肉。锅开后,撇去浮沫,将汤盛到碗里,再根据个人喜好放入香菜末、小葱末。一口喝下去,汤底清澈带着一丝鸭子本身熬煮出的油香,融入口腔浓醇四溢、鲜美无比,地地道道的纯正天然风味。
吃鸭肉的时候,看似骨肉相连,动筷之际,又感觉骨肉之间若即若离,恰到好处。肉质泛着自然的白色,软嫩酥烂、肥瘦适当,鼻腔和口腔充斥着肉香、汤汁的鲜美饱满舒服的无以复加。
酱料是鸭煲的灵魂,
吃鸭煲的餐桌上,
少了芝麻酱是不完整的,
一点芝麻酱,
配上辣椒油、蒜汁,
颜色可能不太好看,
但是鸭肉蘸上吃完,
那是浓浓的满足感。
等到原汁原味的鸭肉鸭汤吃的差不多了,老板会送来几样如豆腐千张、菠菜、黄豆芽之类的蔬菜。这几样蔬菜放在砂锅里,经老鸭汤浸泡后,吃起来不仅特别的味美,还保持了荤素搭配营养平衡的作用,可谓是一举两得。
与几样蔬菜一起登场的还有一样,那就是面条。面条选用的不是家常挂面,而是店家的手擀面。手擀面的色泽微黄泛着蛋黄的莹润,煮过之后面身被汤汁完全包裹,汁水的鲜美浸到面里,面条劲道柔韧搭配老鸭汤的唯美,犹如给这乍暖还寒的冬末填补最后一丝温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阜阳鸭煲,
貌不惊人、却味道十足,
让人百吃不厌。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走,吃鸭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