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齐齐哈尔诗词网 > 佳句赏析 >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看宋词春景,品诗词风韵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看宋词春景,品诗词风韵

作者:齐齐哈尔诗词网
日期:2020-07-29 02:51:25
阅读: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看宋词春景,品诗词风韵

柳丝垂青,黄莺百啭;菜花吐黄,彩蝶纷飞。春天的美景要让诗人们说起来,那真是“太费”诗词。春天是缤纷的,是斑斓的。今天推荐一篇关于写春景的词,学习这首词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位作者。

宋祁,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词人,他年幼时就和哥哥宋庠(xiang)跟随父在外地读书,年纪稍大才离开父亲回到了家乡。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宋祁和兄宋庠一同参加科举,并和哥哥同举进士。宋祁排名第一,宋庠第三。但皇太后认为弟弟不可以在哥哥之前,因把哥哥宋庠排名第一。后来宋祁官作至工部尚书。兄弟二人都已能文著名,当时称“二宋”。宋祁还曾经与欧阳修同修《新唐书》。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我们要说的他的春景词便是“红杏枝头春意闹”全篇。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看宋词春景,品诗词风韵

《玉楼春·春景》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词的上片,作者先点名地点“东城”,用“渐觉”两个字来写这春天是怎样的一步一步走进人们生活的,这两个字用的相当的传神。后面又用拟人化手法,用“縠皱”二字将水波写得生动、亲切而又富于灵性。当我们逐渐感受到这春天的好光景时,就再看一下都有哪些景色吧!他又分别用“绿”和“红”两个色彩名词做对比,突出的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明的早春图。迎着朝烟的绿杨已觉天气悄悄回暖 ,红红的杏花在枝头绽放,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前片逐层递进,把春天的景致罗列一番又不会显得生硬。

下片作者从景色过度到人的感受, 人们常常感叹人生之快乐何其难得,浮生若梦,就不要吝惜金钱而轻易放弃这转瞬即逝的欢乐吧。后两句为了使得这次春游更尽兴,作者邀请同伴共同举杯在这夕阳即将西下之前,一起好好享受这美妙的时光!这后两句中,词人对于美好春光的无比热爱及留恋之情,溢于言表,跃然纸上。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看宋词春景,品诗词风韵

对于词中的“闹”字,这边有两种不同的声音。王国维称这个“闹”字让整首词的“境界全出”。而李渔,却认为这个字用得无理:“争斗有声谓之‘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对于两种不同见解,更多的学者还是支持前者的。我们经常说诗词最重要的是要炼字,所谓炼字,就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的锤炼推敲和创造性的搭配,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所以说这里的“闹”字,是作者为达到最贴切自己感受而巧妙运用的一个字眼。

因为人的视觉和听觉感受,是相通的。它把无声的姿态表达出有声的波动,我们可以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不但读者感受到杏花盛开的热烈,更能使人联想到杏花上面蝴蝶和蜜蜂飞舞奔忙,鸟儿在上面啼唱,从而烘托出春天带来的生机勃勃之姿态。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看宋词春景,品诗词风韵

我们在钱钟书《通感》中,也能看到他对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一些理解。钱钟书是这么写的:“宋祁和苏轼(“小星闹若沸”)所用‘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绘成好象有声音,表示他们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两句都是‘通感’或‘感觉移借’的例子。”“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身等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通感的各种现象里,最早引起注意的也许是触觉和视觉向听觉里的挪移。……好些描写通感的诗句都是直接采用了日常生活里表达这种经验的习惯语言。……不过,诗人对事物往往突破了一般经验的感受,有更深刻、更细致的体会,因此也需要推敲出一些新颖、奇特的字法,例如前面所举宋祁和苏轼两句。”

汉字不仅是可以灵活运用,更可以在人们的组合中展示不同的意义。我们的诗词文化还有多类似于“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表达手法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思考。 通过学习诗词,我们也可以在生活中捕捉这种通感,使得我们的感情更为丰富,人生更为多彩。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看宋词春景,品诗词风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