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一言一行,其中有很多耳熟能详的词句,绵延千年,经久流传。那么这样一本经典著作,是由谁编纂而成的呢?
从古到今,有很多人对这个问题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后来东汉的大儒郑玄认为,《论语》是孔子弟子集体编纂的,这个看法一直影响到现在,并成为共识。但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论语》既然是集体创作,那如何将各家的意见统一在一起,又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排列的呢?
唐代的大诗人柳宗元在阅读《论语》的时候敏感地发现,在《论语》一书中,孔子的弟子中,只有有若和曾参多次被称为“子”,其他弟子仅有闵子和冉子各有一次。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有关《论语》编纂者的线索,在《论语辨》一文中,他写下了自己的看法,大意就是孔子的弟子中,曾参是最年轻的一位,比孔子小了四十六岁,《论语》中记录了曾子死时的一些话,已经与孔子去世的时候很远了,而且曾参死的时候,孔子的弟子们也没有几位在世的了。所以柳宗元认为《论语》的主要编纂者是曾子的弟子乐正子春和孔子的孙子、拜入曾参门下的子思。至于有若为什么被称为“子”,柳宗元认为这是因为在孔子去世后,有若被认为“似夫子”而被立为师,书中为了表达对有若的敬意,故称他为“有子”。他的这些观点被北宋理学家程颐进一步发展,程颐认为《论语》的编纂者是有子和曾子的弟子。
但这种观点也只是众多观点中的一种。
有学者引用《论语崇爵谶》等书认为是六十四位弟子一同编纂的,还有认为是子夏、仲弓等人编纂的。蔡尚思的《论语导读》一书中罗列了二十多种说法,可供参考。可以说,从现有材料来看,编纂者到底是谁,仍旧是个谜团。现代学者杨义根据这些说法和《论语》文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论语》不是一次编纂而成,而是有三次大规模编纂而成,每次的领纂者都不同,最后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论语》。杨义认为,《论语》第一次的领纂者是仲弓,第二次的领纂者是有若,而第三次的领纂者是曾参。这种观点综合了文本分析和篇章学的一些方法,还是很值得参考的。
我们这里着重谈谈有若在《论语》编纂过程中的作用。有若,也就是有子,字子有,根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的记载,他比孔子小四十三岁,而另一份比较重要的文献《孔子家语》中却记录他比孔子小三十三岁。根据现有的研究,结合《孔子家语》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的先后顺序,我们以《孔子家语》中的记载为标准,认为有若应该是出生在公元前518年。而其卒年,历史文献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只有《礼记·檀弓》中有一句话:“有若之丧,悼公吊焉,子游摈,由左。”鲁悼公的在位时间是公元前466年到公元前429年,则有若去世的时间当在公元前五世纪中期。
有若这个人不仅学问做得好,而且还是个伟大的爱国者。吴国攻打鲁国的时候,鲁国有个大夫组织了一支敢死队,逼迫吴王的军队远离鲁国的都城,有若参与了这次军事行动。他也给了我们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儒者形象:文武双全,忠义无双,实在是比后来空谈的腐儒了不起。
《礼记·檀弓》讲了一个有若和曾参的故事,大意就是有若和曾参因为丧礼的一些细节争论起来,曾参认为自己没说错,就去向子游求证。然而子游的意思是有若是对的,并对曾参解释了一番,曾参又把这番话告诉了有若,有若说:“我就知道夫子不是这么说的。”曾参不解,有若引用孔子的言行向曾参解释了原因。由此看出,有若无论从思维方式还是思想观点,包括语言风格和表达习惯,都有自己极其准确的感悟和体察,能够自如地站在同孔子几乎完全相同的立场上来观察和思考问题,还能够作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和回答,当时人认为他“似夫子”不是空穴来风。所以有若在编纂《论语》的过程中,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贡献的。
- 上一篇:48句经典《论语》,建议收藏
- 下一篇:《论语》全文详细翻译和解读之第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