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乐府诗在中国绵延悠长的诗歌历史中无疑占据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在岁月的长河中大放异彩。
乐府诗本是以文人歌功颂德的诗歌为词,和之以曲,最早流行于秦汉时期,是宫廷中的一种娱乐形式。汉武帝时期恢复采诗制度,分派官吏于民间采集民歌,为之谱曲。故汉代乐府诗不仅具有娱乐作用,同时能够反映民间百姓生活, 广袤而相对客观地展现天子看不到的世间百态、社稷民生。
时光的流逝并未冲淡乐府诗的流光溢彩,相反,失落的分秒数代为它镀上一层又一层光鲜的釉质,也轻轻裹住纵往的淳朴与真诚,使它被安然搁置在阳光下,却永远不会被时光遗忘在风雨中。
《陌上桑》是汉代乐府诗的其中一首,别名《艳歌罗敷行》("艳歌行"是乐曲名,"罗敷"是诗歌的主人公)。《陌上桑》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以第三人称,从上帝视角,讲述了少女罗敷不畏强权、勇斗太守的故事。
【陌上桑⑴】
日出东南隅⑵,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善)蚕桑⑶,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⑷,桂枝为笼钩⑸。头上倭堕髻⑹,耳中明月珠。缃绮⑺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⑼见罗敷,脱帽着帩头⑻。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⑽观罗敷。
使君⑾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⑿?"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⒀罗敷:"宁可共载不⒁?"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⒂。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⒃,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⒄,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盈盈⒅公府步,冉冉⒆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⑴陌:田间的路。桑:桑林。
⑵东南隅:指东方偏南。隅,方位、角落。中国在北半球,夏至以后日渐偏南,所以说日出东南隅。
⑶喜蚕桑:喜欢采桑。喜,有的本子作"善",善于、擅长。
⑷青丝为笼系:用黑色的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笼,篮子。系,络绳,缠绕篮子的绳子。
⑸笼钩:一种工具。采桑用来钩桑枝,行时用来挑竹筐。
⑹倭(wō)堕髻(jì):即堕马髻,发髻偏在一边,呈坠落状。倭堕,叠韵字。
⑺缃绮:有花纹的浅黄色的丝织品。
⑻帩头:帩头,古代男子束发的头巾。
⑼少年:古义十至二十岁的男子。
⑽但:只是。坐:因为,由于。
⑾使君:汉代对太守、刺史的通称。
⑿姝(shū):美丽的女子。
⒀谢:这里是"请问"的意思。
⒁不:通假字,通"否"音也为"否"的音。
⒂居上头:在行列的前端。意思是地位高,受人尊重。
⒃鹿卢剑:剑把用丝绦缠绕起来,像鹿卢的样子。鹿卢,即辘轳,井上汲水的用具。宝剑,荆轲刺秦王 时带的就是鹿卢剑。
⒄侍中郎:出入宫禁的侍卫官。
⒅盈盈:仪态端庄美好。
⒆冉冉:走路缓慢。
[译文]太阳从东南方徐徐升起,阳光洒在秦氏的楼房上。秦氏的女儿面容姣好、气质如兰,自家取名叫罗敷。罗敷擅长采桑养蚕,某一天去往城南的一隅采桑。罗敷神采奕奕,滑顺的青丝系于精致的笼筐,随风飘摇,引逗舞动的光亮;桂枝作为笼钩,芬芳的气息在空气中涤荡。她挽着马髻,耳坠如皎皎明月,熠熠生辉;淡黄色的下裙随她轻盈的步伐左右微摆,浅紫色的上衣随风袅娜。年轻的小伙看见了她,脱帽系上头巾来引起她的注意;耕田的人见了她,忘记犁地;锄地的人见了罗敷,忘记锄地。三三两两的人回到田间继续耕作时,又开始互相埋怨,埋怨对方光顾着看罗敷而忘记本职。
使君从南边来,五匹马停下行程徘徊不定。使君派遣小吏去到田间,问人们那个美丽的女孩是谁家的?"秦氏的乖女儿,自家取名叫罗敷。""罗敷多大了?""未满二十岁,十五岁有余。"太守问询罗敷:"愿意与我共乘一辆车吗?"罗敷上前严词拒绝:"太守好糊涂啊!您已娶妻,我已嫁人!怎可共乘一车?"
"我的丈夫在东方做官,千余骑随从,我丈夫位列前头。他神采飞扬,正气凛然,所骑的白马后跟着一头漂亮的小黑马。青丝栓在马尾上,白马头戴金灿灿的笼头;腰间佩戴的鹿卢宝剑,价值连城。我丈夫十五岁便是太守府的小官吏,二十岁是当朝大夫,三十岁是侍中郎,四十岁乃一城之主。他的皮肤白皙,有一些胡子。他时常漫步于府中,从容地出入官府。太守聚会席位上的几千人,都夸赞我的丈夫出类拔萃。"
诗歌第一段前几句是对罗敷家中间背景的简单介绍,将罗敷"好女"的形象潜移默化地印在读者心间,引发读者对罗敷形象一探究竟的渴求。中间几句则着重对罗敷的形象进行正面描摹,先是直白地点出罗敷"喜蚕桑"的爱好,之后自然而然地描绘了一幅"罗敷赴桑图"。后几句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少年、耕者、锄者看到罗敷后的表现,烘托出罗敷相貌美、气质佳的特征,为后文太守欲"强取豪夺"作铺垫。诗歌第二段可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主要为太守与其侍从的对话,用意有两个,一是表现出太守荒淫好色的特征,二是再一次清晰罗敷的形象;第二部分则是罗敷与太守的对话,太守向罗敷抛出"橄榄枝",罗敷果断拒绝。诗歌的第三部分则是罗敷拒绝太守的缘由,她从道德伦理、丈夫身世、夫妻感情等多个方面说出凿切的陈词,严密且无情地驳回太守的无理要求。
本诗语言质朴,传情达意直白,是典型的民歌改乐之作。然而,诗歌在逻辑上存在一些纰漏。比如主人公罗敷,她的背景若如诗中所描述的那样显赫,又怎会亲自下地采桑呢?倘若罗敷只是一介草民,在外出采桑之时,又怎会"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难道出门采桑是兴趣使然?还是,这首诗歌原属虚构,百姓想通过它表达对官吏调戏民女的抨击,同时塑造出英雄女主人公以泄人们心头之气?
这些不过臆想,我们不得而知。唯一可知的是,汉代乐府的荟萃之词,在悠长的中国文学史中依旧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