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因为贪污案入狱的骆宾王,本以为自己要老死狱中。可是没想到,事情却出现了意外的转机。原来,这段痛苦绝望的牢狱生涯,激发了骆宾王无比旺盛的创造力。他先后创造了《宪台出絷寒夜有怀》、《萤火赋》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这些作品,被骆宾王的朋友暗中带出监狱,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所以,不少的有志之土纷纷进言,要求重审骆宾王贪污一案。最终在一年之后,骆宾王获释出狱。这一年,他已经62岁了。经历了这一次的黑暗遭遇,骆宾王对官场彻底绝望,他决定隐归乡野。
可是,谁知道的是,一场风暴正在向他席卷而来,他的人生轨迹也因此发生了巨变,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历史谜团。公元684年,唐高宗刚刚去世不久,武则天废掉了自己的儿子中宗李显,另立温顺的儿子李旦为帝。同时武则天大开杀戒,清除了不少李唐宗室元老,为自立称帝做起了准备。
而武则天这一系列逆天改命的举动,激起了不少有识之土的强烈反对。很多人纷纷起兵讨伐她。这年九月,开国元勋徐绩的孙子徐敬业,也在扬州起兵反叛。为了加大自己的影响力,徐敬业希望写一篇讨伐文书昭告天下,号召更多的能人异士加入自己的队伍。此时,他想起了一个人,那就是——骆宾王。
当时的骆宾王内心波澜起伏,一方面他想起了自己的那些痛苦经历;另一方面,面对着大唐民不聊生的现状,他又于心不忍。几番纠结之下,悲愤交加的骆宾王拿起笔,写下了气势磅薄、流传千古的《代李敬业讨武檄文》。
他把自己内心的这种悲愤情绪全部宣泄在他那篇《讨武檄文》中,把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愤懑爆发了出来。而骆宾王也确实没有让徐敬业失望,这篇慷慨激昂的檄文随后也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短时间内就集结了数十万的军队。
而这篇檄文,在前一半段就直接列举了武则天的种种劣迹恶心。据说,当武则天读到这里的时候,还镇定自若,露出了嘲讽的微笑。然而,越往下读,她的神情凝重了起来,不时露出了慌张的神色。
“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当听到这一句时,武则天忍不住打断问道:“这是谁写的。”身边的人急忙答道:“骆宾王”。原以为武则天会破口大骂,没想到他居然说了这么一句:这样的人才,却使他流落不遇,实在是宰相的过错。言语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武则天对他的欣赏之情,可见骆宾王文章的功力。
小编总结:如果大家喜欢,欢迎留言点赞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