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罗久芳,1934年生于南京,长于重庆。1948年出国,在印度和澳大利亚念完高中,1955年悉尼大学文科毕业。同年入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主修近代史。1956年获硕士学位,1958年获博士候选人资格。曾任密歇根大学中文系助教,华盛顿大学远东学院研究助理。上世纪70年代起开始整理乃父遗稿、文物,协助出版《罗家伦先生文存》的工作。1977-1979年任职美国州立西雅图中央社区学院,讲授英语及中国历史课程。主要著述有:回忆录《罗家伦与张维桢——我的父亲母亲》《五四飞鸿——罗家伦珍藏师友书简集》,以及整理校订毛彦文自传《往事》等。其他研究文字散见于多种报章杂志。
图书简介
他与傅斯年等人共同创办的《新潮》杂志,使之成为当时继《新青年》后倡导新文化运动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
他起草了“五四宣言”,是“五四”爱国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
他是国立清华大学首任校长,改组旧清华,为现代化的清华大学发展奠定了方向;
他亦是国立中央大学校长,十年“重建”,遂使中大有“民国最高学府”之称谓;
他是罗家伦。
在这部由罗家伦的女儿用真情实感编写的亲情回忆录里,作者用丰富的材料全面地展现了罗家伦不平凡的一生:北大学生生活、组织学生运动、留学欧美、收获爱情、实践教育、从政报国,其间交织着爱情和亲情,以及那一代人的教育理想,和中国富强之梦。
精彩片段
【31岁的清华校长】
1920年秋,父亲从北大外文系毕业,正好赶上企业家穆藕初捐出5万银元给北大设立奖学基金,父亲与康白情、段锡朋等5位同学,被校长蔡元培选中,推荐出国留学。这5位优秀的北大学生出国留学在当时也较为引人注目,一家报纸将此比作晚清朝廷派出考察宪政的“五大臣出洋”。历届得到穆氏奖学金资助的北大学生,后来在不同的领域都各有建树。
父亲去的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不久又转到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历史与哲学,实现了拜在杜威教授门下的心愿。1923年,穆氏企业破产,父亲的奖学金被迫中止。这年秋季,在结束了三年的留美生涯后,父亲带着《思想自由史》的译文和《科学与玄学》的书稿,前往刚刚结束了“一战”、物价较低的德国。
20世纪20年代很多中国留学生赴德深造,一是因为德国各大学府有浓厚而自由的学术空气,二是在战后马克大幅贬值的情况下,带外币在德国兑换使用格外实惠。当时很多有影响的人都聚在德国,如蔡元培、朱家骅、赵元任、俞大维、陈寅恪、徐志摩、金岳霖等,他们常在一起高谈阔论,畅所欲言,父亲晚年回忆起来,形容那是他极快乐的一段时光。
蔡元培是父亲最敬爱的长者,1924年,父亲留学期间与蔡元培先生通了好多封信,幸运的是,这些信不但我们家都保留下来,蔡家也保留了不少父亲的信,前些年我们双方交换的信件,共有50多封。蔡先生与父亲,完全是一种师生关系,现在看起来,让人感觉真的很温暖。
蔡元培退休后没有房子住,他70寿辰之前,父亲这些过去的学生和同事念及他无一安身之处,便集资在上海给他建一所住宅。献寿的信由胡适起草,父亲等人修改后,以几百个朋友、学生的名义面呈。蔡元培经过三个多月的考虑,最终接受了众人对他这一番出于敬意的表达。但因“七七事变”的发生,这个心愿也未能实现。1940年,蔡元培先生去世了。
穆氏企业破产后,父亲一度以译稿补贴生活,但仍然陷于拮据。又是在蔡元培先生引荐下,商务印书馆监理张元济先生借给父亲1500元,让父亲完成了在英、法最后一年的学习研究。父亲对张元济先生一直心存感激,回国后多次要还这笔钱均被张先生拒绝,直到有一次以祝寿的名义还了张先生1000元钱,张先生才勉强接受。
1926年,游学欧美多年的父亲终于回国。他曾在东南大学任过教,后来出任战地政务委员会教育处长。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统一了中国,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的蔡元培,让父亲迅速北上,任清华大学校长,那一年父亲只有31岁。父亲到任时正赶上暑假招生,他便在招生启事上写上“男女兼收”。于是,清华迎来了清华史上第一批女学生。
父亲到清华,便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重新聘任教师。当时,清华大学教授水平参差不齐,50名教授中,父亲只续聘了18人,另行增聘的近30名教师中,毕业于清华的仅占三分之一,来自金陵大学、东南大学的一批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科的助教进入清华担任讲师,由此奠定了清华实验科学的雄厚根基。同时,一些有北大背景的文科教授也相继应聘,父亲的同学杨振声、冯友兰等还担任了教务长、学院院长等职务。此举在当时曾招来“清华要与北大合并”的恶意谣言,但父亲对此毫不在意,他说:“我只抱发扬学术的目的,不知有所谓学校派别。”
父亲多年后回忆,他当年聘请教授的原则之一:不把任何一个教授地位做人情,也决不以自己的好恶来定夺。当时有件有趣的事,外文系的吴宓教授,因在“五四”新旧文学之争时,曾攻击过新文学运动,也曾和父亲打过笔墨官司。看到父亲来当了校长,他怕父亲对他有所不利,特地托赵元任先生来打听消息。父亲大笑说:“我们当年争的是文言和白话,现在他教的是英国文学,这风马牛不相及。如果他真能教中国古典文学,我也可以请他来教,我绝不是这样褊狭的人。”以后,父亲不但继续聘他,并对他的待遇也格外关照,两人自此倒成了很好的朋友。
父亲本人并不属于任何学派,选拔人才,也不拘泥于分数。除了对钱钟书的破格录取外,还有1930年报考清华历史系的吴晗,他的数学考了0分,但中文和英文竟是两个满分。父亲大笔一挥,将吴晗也破格录取。后来还有记者向钱钟书问及此事,他说:“为此事当时校长罗家伦还特地召我至校长室谈话,蒙他特准而入学。我并向罗家伦弯腰鞠躬申谢。”几年前我在整理父亲的遗稿时,偶然找出写在荣宝斋仿古信笺上的两封信和10多首旧诗。细读之下,才知道它们的作者,便是钱钟书先生。
父亲在清华时最大的贡献之一,是使原隶属于外交部的“清华学校”,升格为“国立清华大学”。1932年,处于复杂政治形势下的父亲被迫辞职。尽管如此,在不到两年时间里,父亲对清华所做的成绩,依旧被肯定。当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导师陈寅恪先生,谈到这点时说:“志希(父亲的字)在清华,把清华正式地成为一座国立大学,功德是很高的。”而研究清华校史多年的苏云峰教授曾说:“现在很多人只知道梅贻琦是清华大学的功臣,而不知道罗家伦的奋斗成果与经验,实为梅氏的成就,铺下了一条康庄大道。”
开放征集,抢救收藏,公益传播,研究服务。欢迎为“我的历史图书馆”捐赠各类个人史、家族史等图书作品。
“我的历史”图书馆筹备小组
地 址:
北京市东城区北新桥北沟沿胡同28号杂志客厅
联络人:渠馨一
电 话:13426497334
邮 箱:wdlstsg@163.com
myhistorylib@163.com
- 上一篇:隐于市井的历史学者罗尔纲故居遗址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