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王倩 通讯员 黄攀
2月11日正是中国农历春节大年初四,一个来自大洋彼岸的喜讯让还在假期的广州市天河中学沸腾了起来——美国的科学家们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而这个人类重大发现成果的缔造者中,有一个名字他们非常熟悉,他是天河中学2012届毕业生、现就读美国卡尔顿学院四年级学生罗家伦。
罗家伦在美国接受视频连线采访
广州市天河中学2012届毕业生、现就读美国卡尔顿学院四年级学生罗家伦作为发现引力波团队的重要成员之一,参加了2月11日的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他与团队负责人Nelson Christensen教授一起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罗家伦介绍说,上述仪器探测到了成千上万的数据,他所在小组的50多个人通力合作,运行程序来分析探测的引力波候选信号哪些是引力波。他们通过统计分析,寻找统计显著的数据,最终找到信度高达99.99995%的引力波。
进入美国卡尔顿学院就读后,2013年大二暑假,罗家伦就已经跟随研究团队开始了寻找“引力波”的历程。在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站)升级之前,他已经尝试进行了寻找第五次和第六次数据中的引力波;设备升级后,他将重点放在寻找引力波的光谱对应物,力图提升引力波的信度。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团队的协作下,他们终于找到了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言。
关于学霸
记者到天河中学采访时没能见到罗家伦本人,因为他并不能因为这项重大发现而放假庆功,此时,他仍在美国紧张地准备毕业论文和期末考试。记者只能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和他通了话,在他的镜头中,美国当地时间晚上9点的大学实验室仍然灯火通明,学生们围坐在一起进行讨论,丝毫看不出有欢庆的样子。
“我的工作还有很多。”事实上,就在前一晚,罗家伦还熬夜学习工作直到凌晨四点,而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在他中学和大学期间从未间断。
“到美国读大学以后,家伦晚上经常学习到半夜两三点,他不是爱因斯坦那样的天才,他得靠勤奋。”罗家伦的妈妈李粤海心疼地说,她认为儿子高中都没有这么辛苦。
但罗家伦的中学老师、天河中学机器人社团指导老师顾志居纠正了她,“你可能不知道,其实罗家伦高中就已经会学习到凌晨了,不过他那时有自己的方法——晚饭后先睡一觉,再起来学习到两三点。”顾志居说。
老师们都表示罗家伦是标准的“学霸”,他的高三物理老师谈婳说:“到高三,很多作业我都不让他做了,因为他已经全会了。”于是罗家伦开始自学英文原版物理书,“他买了很多关于广义相对论的英文物理书,还带回来和我讨论,但我的英文不足以读懂,都需要他翻译成中文,再一起讨论物理问题。”
“学霸”仍然学习到凌晨的原因有很多,对于罗家伦来说,很大程度是因为他参加了很多课余实践和活动。高一一入学,他就报名参加了学校的机器人社团,并毛遂自荐当了社长,直到毕业,这期间,他参与设计的“舞狮机器人”获得全国机器人比赛一等奖,而且是429支参赛队伍中的一等奖第一名。
同时,他从小学习钢琴,直到现在仍然爱好,在卡尔顿学院,他的导师甚至为他特批了一台钢琴放在实验室里。
编辑:林晓彦
罗家伦本人
关于情商
2012年,罗家伦在高考中取得了天河区英语单科状元的好成绩,并收到了中山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他志向更远。“他出国读书是自己做的决定,”李粤海说,“可能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受到的教育都太拘束,所以我很想让他接受自由宽松的教育,让他学会独立。”
所以罗家伦在视频中好几次特意向父母道谢,“谢谢爸爸妈妈支持我的学业”,“谢谢爸爸妈妈支持我弹钢琴”,“谢谢爸爸妈妈对我的财力支持”……
作为一个二十出头的男孩,这种表达并不常见,的确,罗家伦很讨人喜欢,虽然越洋视频连线并不非常流畅,但他灵活的大眼睛和笑起来的酒窝,常常能让记者们发笑。他的老师谈婳甚至这样说:“高三他准备出国期间有一两个月没来上课,那阵子课堂都显得沉默一些,因为平时他都特别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可以说,有他在,上课特别舒服。”
上罗家伦的课感到舒服的不止中国老师,罗家伦自己也说到了一个细节:“我的数学并不是很好,在美国上数学课经常不是特别明白,但老师都会一直讲,讲到我点头了才会继续讲下去。”为什么老师如此“照顾”他?罗家伦想了想说:“可能因为我的面部表情特别丰富(笑),而且我每次都坐第一排。”
不同的老师都同意罗家伦是个“情商很高的孩子”,“在班上总有两三个非常优秀的学生,有的比罗家伦的思维更快,成绩更好,但罗家伦情商更高”。到美国读书以后,罗家伦并不经常回国,但每次回来,他都一定要回校看望老师,这让老师们更加感慨。
“作为本科生,还是留学生,能被导师选中参加这么重大的项目,他的专业水平是一方面,他的高情商一定也起了作用。”谈婳说。
关于坚持
加入LIGO科研项目也许有巧合的因素,但作为一个本科生,能最终登上引力波发现论文的作者名单,并作为代表参加新闻发布会,说明他并非如自己所说“只是做了微小的贡献”。在很多同龄人仍在懵懂地徘徊在网络游戏和校园爱情中时,罗家伦已经在枯燥艰涩的数据中坚持了三年。
“我们的团队是自由和开放的,加入和退出都凭兴趣,”谈到自己的坚持,罗家伦又调皮地开起了玩笑,“因为导师说2014年LIGO设备要升级,到时会很有希望,我想有希望嘛那就再坚持一下……现在看来这是个正确的选择。”
实际上,大量的科研工作者已经为了引力波探索坚持了上百年,坚持了三年就取得突破成功的罗家伦无疑是幸运的。“做这事得有信仰,相信广义相对论的人都知道引力波一定存在,只是什么时候探测到的问题……另外,科研是有津贴的……”罗家伦时刻不忘幽默。
短短的采访并不能完整地表现罗家伦的全部,不过他的特质已经足以让人印象深刻。哪怕在他母亲眼里,他仍然是个曾经沉迷网络游戏、学钢琴闹着要放弃、作文总也写不好的有缺点的孩子,李粤海不断地强调儿子只是个“幸运的人”,自己只是个“幸运的妈妈”,但仍可以从只言片语中了解到,她曾经为了儿子去阅读戒除网瘾的书,她也为了儿子在十几年前花180元买天文学书籍,她也听从了钢琴老师的建议帮他度过了最想放弃的那个“坎”,以及,他有个隧道专家的外祖父,家里为他专门开辟了一个小小的实验室,摆上了瓶瓶罐罐供他发挥爱好……
这一切可以看出,罗家伦翻着白眼开玩笑说的“坚持是科研的根本blablabla……”,实际上也正是如此,而且坚持的不仅是他本人,还有他背后的家庭。
补齐广义相对论的最后一块“拼图”
11日,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携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以及LIGO科学合作组织(LSC)的专家向全世界宣布:美国的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站)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
消息轰动了全世界!
引力波是一种“时空涟漪”,如同石头被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100年前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但是由于通常引力波的产生非常困难,地球围绕太阳以每秒30千米的速度前进,发出的引力波功率仅为200瓦,还不如家用电饭煲的功率大。而较强的引力波波源距离地球都十分遥远,传播到地球时变得非常微弱。寻找引力波好比科学上的登月项目,使得引力波一直徘徊在科学家的“视线”之外。
据《物理学评论通讯》介绍,由分别相当于36个、29个太阳质量的两个黑洞合并成62个太阳质量,3个太阳质量的能量以引力波的形式在不到1秒的时间内释放,产生的引力波信号经过13亿年的旅行于2015年9月14日抵达地球,被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站(LIGO)的两个探测器以7毫秒时差先后捕捉到。
引力波的发现是物理学界里程碑式的重大发现,由此,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被找到了。当人们分析携带能量和信息的引力波时,能够回望宇宙大爆炸最初瞬间,从而检验宇宙大爆炸理论正确与否。一场新的天文学革命必将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