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云私塾”,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现场精彩内容系列报道之一
《论语》到底是什么意思?
庞先生:自古以来学问的传承没有提纲,学问就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所以今天按照惯例,你们还是要问问题。《论语》里的“子曰”其实都是孔圣人当初给他的学生上课时,学生记的课堂笔记,但是今天我们拿来当课本讲了。
很多年了,我一直在回避讲《论语》,因为我有一个心结,圣人很少,无非就是文王、老子。圣人的东西,作为凡人很难理解,因为凡人的思维跟圣人相差很远。能跟圣人学习的都是贤人,而现在这种人极端少。
《论语》从成熟以来,一直被尊为经典来读的。现在有很多国学班,都学这个。今天来这么多人,各位应该都听过这本书,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所谓“论语”,在汉之后有一个定性,发难曰论,答辩曰语。什么叫“发难”?就是提问的人给老师提的都是高精尖的问题,老师回答你的问题叫语。那个时候学生的提问都很尖端、刻薄,以至于带有攻击性,如果老师回答不上来,就丢人丢大了,有个词叫“下不来台”,就是这个意思。但是现在没有了,现在都是“记问”之学。
孔子说:记问之学不足为师,但是现在跟那个年代已经相去甚远了。把《论语》讲完之后,你发现现在能称得上“老师”的人几乎没有了,所以我一直不想讲。教育的事情,实际上是榜样造成的,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要看你做了什么。
今天为什么又讲《论语》了呢?前几天云私塾做了一个调查,问大家公益课想听什么,这是大家投票选的内容。按照我的讲法,这个肯定是讲不完,所以只把“子曰”的部分摘录下来了。这个算是讲课的起因。
各位还是对比较时髦的学问更感兴趣一些。到下半年我会总结一个本子,把诸子一些重要的章句给大家讲一些。现在学习传统文化很时髦,最起码你听了以后能出去跟人家说几句。
古人做学问是以修身为上,修心次之,为什么?首先一定要管住自己的行为,管住你的身体不要乱干,然后从行为的标准慢慢约束自己的心灵。古人把修身放在第一位,很多事情想想可以,但不要去做。传统文化复兴之后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不敢在野生动物园下车了,因为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了。
福利
本次公益课开讲《论语》后,博粉们反映热烈,为满足广大粉丝的学习愿望,我们会将本次讲堂的课堂录音选择编辑,每期同步推出,期待大家有更多收获。若您在亲子教育或家庭关系中还有其他问题,也可以直接微信提问,我们会将问题反馈给子博先生,并给您回复。
摄影: 隔壁老王
编辑:渤深 瑞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