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注释:綦(qí)毋(wú)潜:綦毋为复姓,潜为名,荆南人(治今湖北江陵)。圣代:当代的美称。英灵:英华灵秀的贤才。东山客:东晋谢安曾隐居会稽东山,此处泛指隐居的贤才。采薇:商末周初,伯夷、叔齐兄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后世遂以采薇指隐居生活。金门远:指难以见到皇帝。吾道非:是指政策的不能实行,受到阻碍。寒食:古人以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为寒食节,断火三日。京洛:指东京洛阳。同心:志同道合的朋友、知己。违:分离。行当:将要。桂棹( zhào ):船的美称。未几:不久。“吾谋”句:说綦毋潜此次落第是偶然失败。知音稀:语出《古诗十九首》:“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赏析:
不讳之朝,迩安远至。
隐于世外的名士,
不再迷恋山野春色,奔红尘去。
拒朝堂外;
命运不济,天意难却,
非无经世之道。
忆旧年,
江河之上度寒食,
东京洛阳做春衣。
而今昔,
长安道旁置酒,
惺惺相惜道别。
孤舟将行,
不期即归故里。
孤城尽染落日余晖,
身影掩于层林之间。
八斗之才,
恭候及第之日。
说明:
綦毋潜是在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登进士第的,因此这次落第至少应在三年之前,则此诗当作于王维公元723年(开元十一年)被贬济州之前。当时唐玄宗虽然征招人才,但仍有许多贤能未能被用,所以诗中有“君门远”之叹。 这首诗是对落第人的反复劝慰,曲为之譬,实是解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