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此时刘表已死,蔡瑁等人掌控的荆州集团向曹操俯首称臣,荆州几乎尽在曹操手中。乘着军威正盛,曹操打算对东吴发动进攻,以此一战定天下.只可惜孙权与刘备结为联盟,在大都督周瑜的主动出击下,曹操被打的大败而归。
回到北方的曹操并没有因赤壁之战的失利而消沉,他见南方暂时不可得,于是开始出兵吞噬西北地区。此时关中区域被马超,韩遂等诸侯占领,两人带领关中各路诸侯对曹军进行抵抗。只可惜曹军势大,关中军阀被连番击败,几乎无还手之力。眼看各路诸侯就要被曹操蚕食干净,土崩瓦解,这个时候,尚有余力的马超与韩遂两人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马超完全放弃了他在关中的势力,转而投奔汉中的张鲁,后来又弃张鲁而投刘备;韩遂一开始也有依附他人的想法,但他最终没有就此沉沦,而是靠着自己的威望,再次组建起一支军队,与曹魏决一死战,最终兵败身死。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两位诸侯在兵败之后做出了完全不同的决定呢?
从大体上看,两人当时的处境几乎是一致的。渭南之战败北后,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关中诸侯死的死,逃的逃,此时成宜、李堪战死,程银、侯选逃到汉中,而马超与韩遂的部下士兵们也死伤惨重,无奈只能逃回凉州。要知道当初马超谋反,曹操是将马超在京都的族人全部屠杀殆尽的,可以说,马超几乎没有什么亲眷好友了,身边只还有一个从弟马岱。而韩遂则更惨一些,他的部下不仅树倒猢狲散,身边只剩下一个成公英,甚至连他的女婿,大将阎行都抛弃兵败的韩遂,投靠更有权势的曹操,还集结部下反过来攻打韩遂,可见韩遂算是惨到骨子里了。
但两人之所以会有不同的选择,首先是当时身边的人不同。对于马超而言,当时自己在对抗曹操上已经大败而归,不仅自己的兵马被打散,随后更是家破人亡,此时的马超已经被打得怀疑人生,自然也就丧失了争霸天下的心。而这个时候,马超身边最亲密的人是他的从弟马岱,此时马岱只怕还得听马超的主意,自然不会给马超一些指导性的意见。而韩遂不同,虽然说战败之后众叛亲离,但韩遂的手下成公英对韩遂不离不弃,一直陪伴在韩遂身边,这对于韩遂而言是一种慰藉。再加上成公英极有主见,他见韩遂逐渐丧失斗志,就不住的在他身边进行劝慰,更是为韩遂出谋划策,想好后续的规划方案。在这样的情况下,韩遂自然能逐渐冷静下来,开始谋划将来的事。
最为重要的是,韩遂当年被迫造反,是自己带兵一点一滴的将地盘握在自己手中,他深知打天下的艰苦,因此即便是战败了也还有争霸天下的雄心壮志。而马超不一样,他是随着父亲马腾南征北战的,对于马超而言,他没有经历过创业之初的艰辛,因此在遭遇战败,自己的处境江河日下时,他就有些撑不住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马超自然就选择了投靠他人,走一条相对轻松的道路。
笔者认为,正是因为两人身边的人不一样,加上马超没有经历过韩遂曾经的磨难与痛苦,因此面对战败,马超更容易放弃,而韩遂则不愿就此退出争霸天下的舞台。只能说,在乱世之中,一兵一将得来不难,甚至一城一地也能想办法得来,唯有保持那争霸天下的雄心壮志长盛不衰,才是当时身为一方割据的枭雄所必备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