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作者海外科技风云的独家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录鬼簿》记载马致远的生平事迹仅一句话:“大都人,号东篱老,江浙行省务官。”至于他生于何年卒于何年,迄今没人说得十分清楚。下面我们就来瞧瞧马致远身后悬案有多少?
马致远在同时代作家眼中,是一个诗情洋溢、豪气满怀、生性洒脱的人物,张可久就这样刻画他“诗情放,剑气豪,英雄不把穷通较。江中斩蛟,云间射雕,席上挥毫。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双调·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九篇》)可是,偏偏这样一个“不把穷通较”的人物,身后留下了好些个让今人再三猜读的话题。生卒年月:迄今是谜。一提起马致远的生平事迹,向读者迎面而来的字眼就是“生卒年不详”。不过,上个世纪以来,学术界就此进行过不懈探索,也取得了可喜成果。首先要提到的是冯沅君,她的《古剧说汇》中有不少文字涉及元杂剧,不乏精湛见解。这位女学者经过细心的考证梳理后提出,马致远出生时间约在1250年前后,去世于1321或者1323年。冯的观点,多为学术界采用,如《元曲鉴赏辞典》“作家小传”。此外,赵景深文《有关马致远生平的几个问题》,李修生在《元杂剧史》一书中,也都认可1321年为其卒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马致远”条的说法略微有差异,称马致远的生年当在1250年左右而“他的卒年当在13211324之间”。尽管将其去世时间再往后挪了一年,但基本上还是同类说法。与冯沅君等不同,王沛霖撰文《马致远元曲四大家之一》则提出马致远的生卒年应分别在13世纪40年代和14世纪的最初10年。也就是说,将这位元代曲家的生卒年整个地往前提了10年左右。齐森华等主编的《中国曲学大辞典》,认为马致远约生于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之前,卒于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到泰定帝泰定元年(1324年)之间此说在马的卒年上同于冯说,但在其生年上跟冯说和王说都有区别。多年来,尽管学术界努力求证,但由于史料缺乏,关于马致远的生卒年迄今仍没有特别确切的说法。
所以,198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在《汉宫秋·后记》中只好笼统地说“他生活于十三世纪下半叶到十四世纪的初年”,而像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三》第四章介绍马致远时则干脆连提都不提其生卒年问题(同书并列介绍白朴时尚称白“生于金哀宗正大三年”)。思想倾向:见仁见智。今天,对于马致远的生平事迹,我们根据各种线索只能大概知道如下情况:大都(今北京)人,号东篱,一说字千里(据《寒山堂曲谱》),曾任江浙行省务官(一作江浙省务提举)。他年轻时热衷于进取功名,“写诗曾献上龙楼”,但仕途不是很顺利,有过“二十年漂泊生涯”,最终动了“终焉计”,晚年退隐山林,过着“酒中仙、尘外客、林中友”的诗酒自娱生活。他曾参加元贞书会,与书会才人合作写过杂剧,有杂剧和散曲传世。元末明初贾仲明[凌波仙]挽词称他:“万花丛里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四方海内皆谈羡。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
这位“曲状元”,一生中共创作杂剧15种,现存《汉宫秋》、《青衫泪》、《岳阳楼》、《任风子》《荐福碑》和《陈抟高卧》,以及与李时中等人合写《黄粱梦》,还有仅存第四折残曲的《误入桃园》;其余像《酒德颂》、《岁寒亭》《斋后钟》《马丹阳》、《孟浩然》、《戚夫人》、《踏雪寻梅》等7种已佚失。在散曲方面,马致远也是元代屈指可数的大家,有小令115首、套数22曲,后人辑有《东篱乐府》。另据明代吕天成《曲品》及清代张大复《寒山堂曲谱》等书记载,他还创作有南戏《牧羊记》等。一个作家的生平及其作品,是我们解读该作家思想倾向的重要依据,但这种解读往往又很不容易,尤其是面对时代久远的古代作家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马致远的解读和评价可谓见仁见智,大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之势。
有的论者认为,马致远前期思想进步而后期落后。尖锐的说法有吴国钦所撰《马致远杂剧试论》,称前期的马致远勇敢抨击元代黑暗社会,大胆追求光明人生,但其后期“思想越来越反动”张庚、郭汉城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说法较缓和,称马致远前期对元朝统治者“野蛮的民族压迫是不满的”,后期却把身上的那一点不平之气也“消磨干净”了。有的论者却认为,马致远前期思想落后而后期进步。赵景深便力主此说。尚达翔也认为前期马致远无法认清现实的黑暗和野蛮,后来才对社会现实渐渐有所认识,但最终采取的是消极反抗方式。关于马致远的剧作,评论界的说法也是各有出入。
有的说,马致远“作品的精神脱离现实”(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有的说,“他的逃避现实的厌世的态度大大影响了他的创作成就”(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三》);有的说,“马致远诸剧贯穿着对现实的批判精神”(《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有的说,统观马的作品,“无论是杂剧还是散曲,都表现了同样的思想情调,对现实的批判也是一致的”(李修生《元杂剧史》),等等。《中国曲学大辞典》认为,包括神仙道化剧的马致远诸剧,在元明杂剧中影响不小,即使是他散曲中的叹世之作,也“充满入世与出世的矛盾思想。他对入世与功名的否定,常表现出对人生不可解脱的执著”。徐子方著《挑战与选择元代文人心态史》,也说“马致远以否定人生为表象的愤世嫉俗实质上是其功名失意后对传统价值观念的一种反弹”,“他始终未能与传统功名观念(实质即修齐治平情结)斩断关联”。
的确,在本土数千年“儒、道互补”的文化背景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中国知识分子,其实是很少真正彻底出得了世的。以现代史上的李叔同为例,剃度出家后的他不也恪守“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这人生信条么?艺术风格:各有各说。关于元杂剧的艺术风格,向来有“本色派”和“文采派”两类划分。一般说来,词藻华美、讲究文饰谓之文采,而本色则指不加修饰,贴近生活,朴素自然。关汉卿的剧作多本色,《西厢记》的曲文多华美,二者是比较容易区分的。但是,有时候这界限也不大容易划定,学术界关于马致远剧作的评价,就有“本色”、“文采”各执一端的说法。王季思认为马致远属于文采派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在他看来,马的剧作,曲文、宾白都较华丽,同时也都带有挥之不去的文人名士气。马氏写戏有如在写诗,注意环境气氛对剧情的烘托,在抒情写景方面较为美化当然也有炫耀或滥用文辞的不足。
与之明显不同,徐朔方则视马致远为本色派,认为马是元代本色派戏剧家中“最适当的代表者之,其剧作语言具备“悲凉慷慨的风格”。王忠林、应裕康的《元曲六大家》也认为马致远剧作中的人物语言“口吻相肖”。又,关于元代散曲的艺术风格,有学者划分为“豪放”与“清丽”二种。马致远的散曲,清代李调元《雨村曲话》即称为“豪爽一路”。今人刘祯的《勾栏人生也说“豪放曲家最有代表性的是关汉卿、马致远、冯子振、张养浩、贯云石等”,并指出“他的散曲以疏宕宏放为主,比如《蟾宫曲·叹世》由于作者思想的超脱、领悟,在感情表达上洒脱不羁至于清丽派曲家,则有卢挚、姚燧、白朴、乔吉、张可久等代表人物。
李复波则将元代前期散曲的风格流派划分为三,他在《元散曲三百首》前言中写道:“这时在散曲创作中已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以卢挚为代表的雅丽流派,主要由达官显宦的高层文人组成,如胡燏、王恽、姚燧等人以关汉卿、王和卿为代表的浑朴流派,基本上由下层文人组成。而介于二者之间,存清丽而去雅重,取雄浑而舍俚俗,形成以疏放为主要特点的流派,阵容最强大,成就也最显赫,其代表首推马致远,副将为白朴、贯云石。”吴梅则认为马致远的风格特征在于“清俊”。在《中国戏曲概论》中,他说王实甫创研炼艳冶之词,关汉卿以雄肆易其赤帜,马致远则以清俊开宗,“三家鼎盛,矜式群英”。他一再强,“元人剧词,约分三类:喜豪放者学关卿,工锻炼者宗实甫,尚清俊者好东篱”。
以上诸说,尽管有种种差异,实际上从不同方面向我们展示出马致远作品的多样魅力。马致远是元曲代表人物之一,对他的作品后人有不同的解读,乃是文学接受史上的正常现象。不管接受者怎样解读,马致远作为一代大家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
- 《古剧说汇》
- 《中国曲学大辞典》
- 《马致远杂剧试论》
- 《中国戏曲通史》
- 《挑战与选择-元代文人心态史》
- 《元曲六大家》
- 《勾栏人生》
- 《元曲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