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之后,东魏都于邺城以河北为根据地,西魏都于长安以关中为根据地,两魏都想打败对方重新一统北方,因此两魏之间战争不断。
元象元年(538年)两魏之间发生了河桥之战,又称第二次邙山会战,只是两魏持续战争中的一场战役。河桥之战的前情是第一次邙山之战。前后两次邙山之战中第一次是西魏挟渭曲之胜而主动出击,几尽略东魏河南之地。第二次就是元象元年(538年)春天东魏高欢主动大举反击。
之前,高欢亲统大军在著名的沙苑会战遭遇惨败,损失精锐甲士达八万之多,军械、旗帜、马匹不计其数,整个东魏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削弱。为防止西魏诸将乘势出关东征,逃回晋阳根据地的高欢喘息未定,就搜罗余勇,全部交给大行台侯景,让其屯兵河南虎牢,做出准备西进复仇的架势。另外,以贺拔仁部为偏师,攻打南汾州一带,以迷惑西魏。在侯景大军的步步进逼下,西魏在河南的梁迥、韦孝宽、赵继宗等守将,纷纷弃城西归,侯景则乘势追击,部下先锋卢勇更是在交锋中,活捉西魏将领程华、斩王征蛮,西魏襄城守将骆超开城投降。不到半年,侯景率部几乎完全收复了沙苑之战后东魏失去的所有河南城池。
侯景
元象元年(538年)8月,西魏决定出兵反击,同样以贺拔胜、李弼所部渡河进攻河东蒲阪,以为牵制高欢主力的偏师;而宇文泰亲统大军、独孤信、赵贵佐之,直取河南,准备捕捉侯景所部一举歼灭。两军交锋于洛阳,西魏军锐气正盛,阵斩东魏大将莫多娄贷文,侯景此时方知宇文泰、独孤信等竟然亲至,不敢迎其锋,遂一面率部后撤至河阳三城一带,与高欢派出的高敖曹、万俟受洛干两路援军汇合,一面决意以河阳三城为屏障,与西魏主力决战,历史上有名的河桥—邙山之战就此展开。
按照侯景的部署,东魏军分成几部,万俟受洛干、潘乐、高永乐分守河阳北、中、南三城,互为犄角,而侯景与高敖曹分领精锐,依邙山布阵,分北、南两路进击西魏军。宇文泰亲统骑兵与侯景部厮杀,激战中,坐骑中箭倒卧,左右护卫皆溃散,幸得都督李穆之助,伪装成普通将校方得趁乱逃走,但侯景在追击时又遭到西魏后军蔡佑等的拦截,宇文泰方最终安然回营。
高欢
与此同时,南边的战斗也已展开,东魏高敖曹以勇气冠绝天下,又素来轻视西魏军,居然在战阵上,公然炫耀本人的旗号以及华贵的伞盖,结果招致独孤信、赵贵等西魏诸部的集中攻击,众寡不敌,竟然全军覆没,高敖曹单骑突围至河阳南城下,守城的高永乐因以前与他有私怨,居然拒绝开城接纳,以致名将被杀于城下。(战后,高欢闻讯号啕大哭,将高永乐责打了二百军棍,但后又给予升迁。因此,海峡那边的学者王怡辰先生在他的学术专著:《东魏北齐的统治集团》中,认为高永乐战时谋害高敖曹之举,正是受高欢指使,以除掉一贯骄横、不遵高欢指令的高敖曹一军)。
独孤信、赵贵等虽然在南线野战中消灭了高敖曹一军,但却无法攻取潘乐、高永乐把守的中、南两城,当闻得宇文泰北线失利、生死未卜的传闻后,纷纷收兵后撤,而潘乐、高永乐及守北城的万俟受洛干派出的援军,纷纷出城掩杀,南线西魏大军已无斗志,惊溃而逃,甚至于将深入敌阵厮杀的王思政一军给遗忘了。
当高欢亲统大军渡河南下时,此次河桥—邙山之战早已结束,宇文泰等的西魏军主力先胜后败,被迫退回关中,只留下王思政率军坚守弘农,以作为以后恢复河南的楔子。
- 上一篇:天下第一快诗丨早发白帝城
- 下一篇:邙山之战——你肯定不了解的历史大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