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这一主题吸引了很多观众前来观展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刘思恩):9月22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信念•精神•传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馆藏文物展”开幕。
8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行程二万五千里,完成了艰苦卓绝、震惊世界的长征,为中国革命胜利前进奠定了重要基础。这场惊心动魄的长征,历时之长,行程之远,行军条件之艰苦,敌我力量对比之悬殊,战斗之频繁,为人类战争史上所罕见。
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反映长征这一中国革命史上惊心动魄、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使伟大的长征精神代代相传,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信念•精神•传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馆藏文物展”。
开幕当天,很多观众进入展厅观展,他们拍照留念,详细阅读展品说明,有年轻的“九零后”、“零零后”观众不禁发出感叹:“满满的正能量啊!”
展览共由六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战争史诗”“军民情谊”“艰难岁月”“长征记录”“丰碑永存”“长征画卷”。
展览围绕“长征精神”所体现的不怕牺牲、严守纪律、紧密团结、艰苦奋斗、患难与共、坚守理想和信念等内容,用战斗的武器、布告、木板标语、漫画、地图、歌曲诗篇、学习课本、烈士手稿、红军家信等多种类型的文物以及馆藏美术作品300多件,多角度全方位展现红军指战员长征中的战斗、生活、学习和互助的场景。
本次展览汇聚了国博大量的馆藏一级文物精品,包括毛泽东在陕北接受斯诺采访时戴过的红军八角帽、周恩来长征时用过的望远镜、朱德为宣传民族政策签署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陈毅修改的《游击战争纪实》词手稿、贺龙给归化寺喇嘛夏拿古瓦的委任令、红军在甘南写的“回番汉民族一律平等”木板标语、张子意写的长征日记、红军总政治部编印的《红军识字课本》、斯诺在陕北采访时用的摄影机、方志敏在狱中写下的《可爱的中国》《清贫》等文章手稿、刘志丹在陕甘革命根据地坚持斗争时使用的马鞍、林伯渠在长征时用的马灯,等等。这些文物,是难得的长征文化遗存,是研究长征历史的珍贵资料,见证了红军是如何在艰难跋涉、险象环生的远征中,谱写出一首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传播了革命的理想和信念,锻造出伟大的长征精神的。
展览在第六部分“长征画卷”中,展出了部分馆藏长征题材美术作品,包括全山石的《娄山关》、范曾的《遵义人民迎红军》、李可染的《六盘山》、宗其香的《巧渡金沙江》、林岗、庞壔的《万里征程诗不尽》、石鲁的《一个老红军和他的藏族妻子》、古元的《刘志丹在陕北》、章仁缘的《赣南之秋》、吴作人的《过雪山》、张文源的《草地情》等。这些作品是作者研究长征历史,亲走长征路,深刻体会长征精神后,精心创作而成。它们是波澜壮阔的长征历史画卷,也见证了新中国美术发展中长征题材美术创作发展的历史过程。
本次展览还有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印制的《赣、皖、浙、闽四省交界图》、朱德手书毛泽东《七律•长征》诗、李富春长征时用过的放大镜、红四方面军总院第二分院用的药碾、石鲁绘《一个老红军和他的藏族妻子》等109件文物为首次展出。
据悉,展览将展至10月30日结束。
从课本和各种文艺作品中知道的“飞夺沪定桥”的铁索是观众比较关注的文物
观众细细地了解红军长征历史
文物是对历史的最真实的表达
每一件文物都在讲述惊心动魄的英雄史诗
这些作品是作者研究长征历史、亲走长征路,深刻体会长征精神后精心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