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前后,清气上升;
草长莺飞,杨柳含烟;
暖风拂面醉人心,
真是放风筝的好时节啊!
在天空的舞台上,风筝就是主角,南鹞北鸢,各有千秋,呈现出万般姿态,上演着一出出精彩绝伦的“好戏”。今天小新就和大家聊一聊关于“风筝”的那些事。
是谁,制作了第一只风筝?
你以为只有女孩子喜欢放风筝吗?其实不然,历史上第一只风筝出自一个男人之手,他就是墨家巨子——墨翟。据《韩非子·外储说》记载,墨子花了三年时间制作了一只木鸢,飞了一天就坏掉了。这就是风筝的雏形,距今已有2000多年。(也有人认为风筝的发明人是韩信,见下文)
古时风筝,北方称“鸢”,南方称“鹞”,五代才正式采用“风筝”一词。明代陈沂《询刍录》中记载:“初,五代汉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如筝,俗名呼风筝。”由此,无声的就称为“纸鸢”,有声的就称为“风筝”。
古代风筝可不只是用来玩的!
相传,垓下之战,韩信以“十面埋伏”之计将项羽的军队团团包围,还让人用牛皮纸做成风筝,绑上竹笛,趁着夜色放入天空。冷风入笛,发出阵阵哀凉之声,汉军和着笛声高唱楚歌,楚军顿时人心涣散,“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只落得个乌江自刎的结局。这就是“四面楚歌”的典故。
宋朝的《事物纪原》中还记载:韩信曾想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的距离,以方便开挖地道。最初的风筝是用作军事测量、传递信息、载人飞行、寄托哀思的,直到唐宋盛世,才逐渐演变为娱乐工具,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户外活动。
扎,糊,绘,放……有能耐才能上天!
相声讲究“说、学、逗、唱”四门功课,风筝也有“扎、糊、绘、放”四种技艺,而这四种技艺又衍生出更广阔的内涵:
“扎”包括:选、劈、弯、削、接;
“糊”包括:选、裁、糊、边、校;
“绘”包括:色、底、描、染、修;
“放”包括:风、线、放、调、收。
经过2000多年的历史传承,风筝的制作工艺早已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工匠们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
例如追求幸福的“鲤跃龙门”“五福齐天”“百事如意”;祈求长寿的“海屋添筹”“祥云鹤寿”“八仙贺寿”;传递喜庆的“喜上眉梢”“福禄寿喜”“喜庆有余”;寓意吉祥的“百鸟朝凤”“龙凤呈祥”“二龙戏珠”等,无一不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风筝的世界,世界的风筝!
兵马俑,有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玻璃,有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丝绸,有中国丝绸博物馆;风筝,当然也有自己的博物馆啦!
世界风筝博物馆,坐标山东潍坊,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大小展厅12个。这里收藏着古今中外1000多只精品风筝和300多件翔实的风筝文物资料,以硬翅风筝为主,长串蜈蚣为最、软翅风筝为巧、筒子风筝为奇,蝴蝶、燕子、蜈蚣、凤凰、八卦图、梁山好汉……应有尽有。除了中国传统风筝,博物馆还陈列了来自日本、朝鲜及欧洲各国的风筝,别具一格的异域风情,让人眼前一亮。
想了解更多关于风筝的历史资料,还可以到贵阳的“中国风筝艺术馆”及南通风筝博物馆逛一逛。
会飞的“非遗”,天幕中的艺术珍品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代苏汉臣的《百子图》中都有放风筝的生动场景,风筝中的“奇珍”也琳琅满目,数不胜数。
《纸鲶鱼风筝》,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以鱼为型,寓意“年年有余”。风筝中间有一天坛,坛内一海屋,屋内有一装着筹码的小瓶子,寓意“海屋添筹”。八只仙鹤翩翩起舞,纷纷口衔筹码向海屋飞来,周身仙气萦绕,唯美空灵。下部又以“江水海崖”等皇家专属图案装饰,一派贵族气象。
▼▼▼
《纸质龙型风筝》,清廷游戏用品,长13米,宽2.7米。龙头硕大,威严可畏;长须飘飘,潇洒不羁;龙身修长,覆以蓝色鳞片,色彩明快,图案清晰;龙爪呈“飞轮”状,虬劲有力。点睛之笔仍在“龙眼”,双目炯炯,状若铜铃,活动自如,似乎挣脱风筝线,它就会化作真龙飞走。
▼▼▼
《271连星鹞》,收藏于南通风筝博物馆。藏品由271只小六角巧妙链接而成,上置哨口采用栗壳和毛竹两种材料雕刻。湛蓝天空中,连星鹞盘桓而上,微风缓缓流入哨口,云霄中响起一阵阵悦耳妙音,仿佛奏响了“空中交响乐”……这件藏品造型优美,工艺精湛,“视、听、触”感官效果极佳,堪称一绝。
▼▼▼
春风十里,不如放风筝的你!
春回大地,嫩草初发,
在微风中肆意奔跑,
飞舞的发丝,眺望的眼神,
都定格着你最美的样子!
偷的浮生半日闲,
携三五好友,带上孩子,
一起放风筝去吧!
- 上一篇:寻找温州最美民宿——走进乐清
- 下一篇:历史故园: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